[218期雜誌精選]淡定的熊大、活潑的兔兔、自戀的詹姆士、大喇喇的饅頭人,當通訊App滿街是,LINE能夠占領低頭族手機的原因,就是既卡哇依又精緻的使用介面,線條、位置、動線,認真優化每個細節的設計團隊,絕對是LINE走紅的大功臣。
「對話框的泡泡要有多大、有沒有圓角,泡泡框與字列的距離有多遠,每個字與字之間的緊密度是多少,這些細節我們全都很在意,」說話的是負責LINE設計的NHN日本網路服務部使用者經驗部經理橋本建吾,他一邊畫著白板,一邊比手畫腳地說著設計LINE介面的過程,仔細程度讓人了解到,LINE從介面擄獲人心不是巧合,設計團隊絕對下了一番苦心。
行動通訊App當紅,數量之多,如果真要下載,一定可以占滿「一頁」,但LINE得以受到台灣網友青睞,甚至挖了既有同類型App的牆角,簡單易操作的介面、可愛的貼圖是其中重要因素。由幾位潮男正妹組成的LINE視覺設計團隊,正是負責使用者設計(User Interface,UI)與選定角色貼圖的核心工作者。
LINE的使用者介面設計團隊目前有五位成員,他們原本都是做電腦上的設計,2011年初接到LINE任務,最初版本的設計是從iPhone概念出發,做出最適合使用者習慣的通訊App。智慧型手機因為螢幕很小,所以使用者行為的特色是操作時不會做很多的動作,因此功能核心是「簡單方便」。橋本建吾表示,「優化,是最讓我們絞盡腦汁的。我們先把簡單的功能變成簡單的視覺設計,讓任何人都可以用,之後還需要方便未來功能上的擴張。」
(圖說:流著日本血液的LINE,精緻的使用者介面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LINE使用者介面設計團隊成員非常年輕,各個是潮男型女。圖中為NHN日本網路服務部使用者經驗部經理橋本建吾。圖片來源:林衍億攝。)
品牌要素:按鈕、字體、綠色
橋本建吾進一步說明,LINE不同的功能介面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線條、位置、動線,細節積累起來就是LINE的風格!」尤其是LINE目前有多種版本應用在多種裝置之下,不管是習慣向右翻頁的iPhone版,還是四方翻轉的Android版,或是上下捲軸的桌面版,LINE都要求讓使用者有共同的體驗,關鍵就在維持品牌一致性,「按鈕、字體、綠色主色是核心,把握這三項就能體現LINE的品牌形象。」
除了視覺上的介面設計,LINE也擁有話題性十足的體感設計「搖一搖」,使用者只要開啟「搖一搖」功能,就能夠搜尋到同時在使用該功能的人。橋本建吾笑著分析,人們能夠使用「講話」之外的方式交朋友,是智慧型手機的特色,「LINE是朋友聯繫的平台,我們很珍惜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譬如說去喝酒的時候,以前需要交換名片、email,很可能會輸入錯誤,浪費時間又很囉唆,現在用搖一搖有趣多了,而且坐電車回家時就可以用LINE交流了。」
LINE設計團隊印象最深刻的介面改動,當屬將「大型貼圖」按鈕獨立。LINE推出一年以來,讓低頭族趨之若鶩的原因,除了功能完備之外,另一個就是表情誇張到底的原創貼圖。
最早的設計中,它只是埋在表情符號小圖的其中一部分,但設計團隊發現它的潛力,於2011年10月份第二波改版時,將它自成一區,並設計成好操作的大圖示,在日本爆出大人氣,也成為LINE最為人熟知的特色。
目前原創貼圖主要有四個角色:Moon饅頭人、James詹姆士、Brown熊大、Cony兔兔,透過情緒滿溢的風格,深深打中年輕族群的心,特別是女性使用者。344個原創貼圖仍是LINE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負責四大角色繪製的是韓國籍美術設計師,在日本、韓國兩地支援。過去他是畫漫畫出身,特別喜歡觀察人們的表情。四個角色最初設計時,並沒有設定性別、個性、故事,完全是透過表情符號的累積,逐漸發展出完整人格。
為角色添加故事
橋本建吾指出,「為了豐富四個角色的故事性,設計團隊已經陸續繪製四格漫畫,增加使用者對於角色個性的印象。」例如自戀詹姆士的四格漫畫,受到網友轉載之後,人氣大增。漫畫中,詹姆士在與其他三位主人翁相約見面時,讓所有人空等他兩個小時,原因是詹姆士在途中經過一棟辦公大樓,看著自己在玻璃帷幕的倒影,久久無法離去。有了情節的支撐,貼圖就不只是貼圖,而是使用者心情的反射。
原創貼圖不僅是LINE的特色,甚至因此促成付費商店「貼圖小舖」的成形,這是LINE執行的第一個商業模式,其中已經引入第一個付費企業──《蜘蛛人》電影日本發行商索尼(Sony)。目前一個系列的貼圖,從設計到完成初版大約需要十天,現階段收費貼圖共有28套1472個,未來Hello Kitty、迪士尼系列都有機會在LINE平台看見。
採訪的當天晚上,日本NHN相約《數位時代》團隊餐敘,橋本建吾傳了簡訊給老婆:「今晚喝酒,晚歸。」老婆立刻回傳他一個面無表情的熊大貼圖。橋本建吾說面無表情的想像空間最大,於是有點擔心地在想:老婆是什麼意思呢?是生氣了嗎?還是早點回家好了。他會心一笑地表示:「好玩、有趣,這也就是LINE能夠讓大家樂在其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