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團結小夥伴,台灣大廠快掌握轉型籌碼

2014.10.07 | 創業

[2014年10月號雜誌精選] 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屢屢錯過,這不是聊愛情,而是談台灣大企業對投資新創團隊的遺憾。Beats、GoPro、Nest都曾與台灣大企業如此靠近,但最後不是緣盡分手,就是與投資機會擦身而過,Beats、GoPro、Nest給了台灣什麼啟示?

今年6月,Google宣布以32億美元高價,買下智慧型調溫器品牌廠商Nest,讓這家2010年才成立的公司知名度大增,但鮮少人知道,Nest沒沒無聞時,曾有一家台灣公司在背後給予技術及量產的支持,這家公司叫做和碩。

Nest創辦人費德爾(Tony Fadell)曾是蘋果重要人物之一,參與iPhone開發,更被冠上「iPod教父」的美譽,當他離開蘋果創業,就牽起了Nest與和碩的緣分。業界人士私下透露,Nest團隊因過去的人脈網絡,找上和碩幫忙代工。代工廠服務客戶,通常得投一組團隊下去,但新創團隊訂單缺乏經濟規模,對大型代工廠來說,不僅無利可圖,還可能虧錢。儘管Nest產品本身概念良好,但不可否認的,和碩在技術整合、製造幫了很大的忙,為Nest躍上國際舞台推了一把。可惜的是,當初和碩沒想過投資Nest,否則Nest被Google收購,和碩就有可觀的投資收益入袋。

除了錯過投資機會的和碩,曾入股Beats的宏達電或是轉投資GoPro的鴻海,也因為不同原因而未能良好運用這些品牌。鴻海一開始投資GoPro,業界普遍認為當初的著眼點還是為了拿訂單,但當GoPro長大了,自主意識提高,與想要掌握控制權的鴻海,不和傳聞便甚囂塵上。

用外力強化創新力

類似的故事還有小米。雷軍領軍的小米也曾經是個沒沒無聞的新創公司,當年雷軍透過台灣人脈,來台尋覓供應商,最出名的一段往事是雷軍找上鴻海,但卻遭鴻海婉拒,反而是當時英業達南京廠的廠長力挺小米,為其代工第一代小米機,直到小米變大米,鴻海才又殺進搶單。但私底下,雷軍對英業達的知遇之恩,現仍感念於心。

科技產業瞬息萬變,Google、蘋果等巨頭不斷利用收購、投資外部創新,來加強企業內部的創新能量或是卡位新領域。而且在網路應用為主導的科技潮流下,年輕的團隊相對更了解市場需求。台灣代工大廠擁有堅強的技術開發及製造能力,但為什麼思維總是停留在接代工訂單,而不能以投資的角度看待新創團隊的價值?特別是投資報酬率應高於代工5%的毛利率許多。這或許是你或新創團隊的疑問。

但站在大廠的角度,上市櫃公司每季必須揭露財報,投資新創團隊的風險高,為了股東利益,自然得對投資謹慎以待,就像宏碁為布局雲端收購iGware,也曾換來小股東的砲轟。就連投資不少新創團隊的群聯董事長潘健成私下也曾開玩笑說,很怕股東認為你不務正業。這是大廠的包袱,也是大廠與新創團隊的矛盾。

所幸在多次與優秀的團隊擦身而過,台灣大廠開始嗅到產業的變化,陸續願意放下「門戶之見」,與新創公司合作。例如鴻海集團就是最積極的代表,目前設立了包括Kick2Real、三創計畫等創業計畫,與台灣或國外大學合作,並推動校園創業競賽。此外,據了解聯發科、廣達、緯創則是TMI HWTrek平台上比較積極協助新創團隊的大企業。而老牌代工廠環隆科技、正崴也積極與新創團隊接觸,爭取接單。

TMI HWTrek今年推出PDH(Project Development Hub)平台,主要是建立一個供應鏈平台,讓新創團隊能找到相對應的零組件、代工廠等資源。事業開發總監許雨婕回憶,當初找願意加入平台的供應商花了很多力氣,「但在Google買下Nest之後,大家就比較願意理我們了。」她表示,部分大廠願意以不收費、幫忙生產,但轉換成入股的方式,投資新創團隊。

積極資助創業群體

相對於台灣廠商的謹慎保守,中國大企業對於新創團隊則是積極招手,百度2013年在投資購併領域花費超過24億美元,業界直言,智慧硬體將是百度下一個快速殺入的領域。騰訊、華為、聯想、海爾也透過投資、收購或成立孵化器的方式,與新創團隊建立合作關係。

其中,海爾在2010年成立開放創新中心(Haier Open Innovation Center)的新興部門,與大量的新創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並推出許多軟硬智慧產品,例如自動調控空氣溫濕度的「空氣盒子」、智慧保鮮的「變溫冰箱」等產品。

除了產業巨頭外,深圳新我創辦人高磊觀察,今年深圳中型代工廠也開始願意接新一代的產品,他們也想轉型,也要「練手」,像是在全球低價平板有5%市占率的易方數碼,或是做3C產品、配件代工的比科斯電子,都釋出承接小單的意願。

觀察兩岸創業圈發展的深圳華強雲谷負責人李曉鵬直言:「創業土壤很關鍵,但台灣目前很缺乏!」因此他建議台灣大型PC廠商都應投入培養土壤,資助創業群體,取得人才、技術、創意,增加轉型的籌碼。

面對歐美、中國巨頭借重新創團隊的人才、創意,迎接下一波機會,台灣大企業還要再與下一個Nest或下一個GoPro擦身而過嗎?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台灣應盡快培養創業土壌,資助創業群體,取得人才、技術、創意等資源。圖片來源:林衍億攝)

** [活動推薦]**
2014創業小聚年終盛事!掌握硬體創新、物聯網、雲端應用的創新創業趨勢與現況
時間:12月9日(二)大會論壇、12月10日(三)創業之星Demo Show
地點:臺北文創大樓6樓 (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6樓)
報名方式:請參見活動網頁(11/20前早鳥票7折優惠)。另有創新創業大展徵件中,歡迎報名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年10月號《數位時代》「爭霸!全球硬體創新軍火庫!」,全國7-11、誠品等各大書店熱賣中,或可選擇線上訂閱。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45期)

關鍵字: #新創 #數位轉型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