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未來商務展(Future Commerce)盛大展開,下午的論壇則以行動支付為題進行討論,同時並邀請多位產業指標性人物發表專題演說。其中,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聚焦《虛實整合下的支付革命》、暘碁資訊總經理朱俊宇針對《支付的未來與未來的支付》與拍付國際資訊營運長韓昆舉針對《跨越平台與時空限制的電子支付》等議題暢談。以下為論壇重點整理。
重點一:支付這兩個字本身就應該被革命,銀行業不改變就等著被改變
(圖說: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支付這兩個字本身就應該被革命。照片來源:翁書婷攝)
支付正從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改變我們的生活,目前台灣還有75%的市場沒有被滿足,現有支付工具僅滿足了23%~25%的市場,其中的落差就是業者的機會,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表示,業者要在消費者產生需求做通路比較時,把服務端到消費者面前,完成支付,如提供24小時,隨時隨地的支付服務,也就是Ubiquity(無所不在),在使用者使用之前就已經知道使用者的習慣與消費行為,也就是Customize(客製化)。這兩大條件是支付發展重要核心。這對傳統與銀行業等老行業都是巨大的改變,改變當然很痛苦,但我們要去擁抱它。
重點二:穿戴式行動P2P支付風潮來臨,通路還是為王
(圖說:暘碁資訊總經理朱俊宇:穿戴式行動P2P支付風潮來臨,通路依舊是王。照片來源:翁書婷攝)
Google 與Apple 紛紛推出智慧手錶進攻行動支付領域,帶領穿戴式行動付款風潮,現在的穿戴行動支付,使用者還是在實體店家端,透過專屬裝置,完成交易付款,暘碁資訊總經理朱俊宇認為,未來,手機將單獨成為一個支付中心,手機對手機(P2P)支付將成為風潮。因此紅外線感測器、螢幕顯示RQcode條碼、鏡頭做電腦視覺應用、NFC、藍牙與音訊等行動技術應用將是2015年行動裝置支付的主要特色。而在這過程中「通路還是為王」,各家業者將搶占店面的收銀台而商戶有更多的選擇權。
重點三:新興支付業者是傳統銀行業務的延伸
(圖說:拍付國際資訊營運長韓昆舉:新興支付業者是傳統銀行業務的延伸。照片來源:翁書婷攝)
在台灣,現金還是支付主流,電子票證、信用卡電子支付僅占25%比例,要怎麼追上其他國家是台灣需要努力的地方,同時也是新興業者的機會,拍付國際資訊營運長韓昆舉指出,在台灣新興支付業者和傳統銀行將產生分工,傳統銀行主攻高端客戶服務,如百貨公司與大型連鎖店,而新興支付業者就是傳統銀行業務的延伸,提供底層小店面,把現金支付轉換成電子支付形態。在這過程中,中國經驗並不一定是和台灣借鏡。我們看中國行動支付的發展,是直接到從現金直接跳到支付寶支付,隨之銀聯興起,但已經被支付寶搶去一大塊市場,支付寶錢包又從線上流通到線下,形成新興支付業者在前面跑,傳統金融業者在後面追局面。在台灣,我們要自仔細從需求面思考,電子商務還需要什麼樣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