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創新,數位化的醫療生活型態已誕生
02

擁抱創新,數位化的醫療生活型態已誕生

在未來,只要你喜歡,想走到哪就「行動支付」到哪,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
2017.06.28 |

講到能夠使用行動支付的地點,大多數人會直接聯想到的不外乎是量販店、餐廳、便利超商、公車與捷運站等地方。不過,隨著行動支付的用戶越來越多,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提供不同的支付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近而拉升客戶的滿意度與忠誠度。舉例來說,在支付產業的重要推手 – Visa – 的推動下,攜手台灣金融與醫療機構共同合作推出醫療行動支付服務「醫指付」,讓就診民眾繳費時不用苦苦等待,能以更快速便捷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

破除一等再等的看診經驗,「醫指付」App快速搞定

相信多數人對於就醫看診的經驗,就是一等再等,從等診號到看醫生、繳費到領藥,每一個環節都得等,沒有從病患角度出發的醫病關係,讓原本身體就不適的患者,感到諸多不耐。雖然近年來醫院在數位化潮流之下,多數已導入線上門診看診進度查詢,減少患者等醫生看診的時間,不過在繳費、領藥仍得等待,這對分秒必爭的數位民眾而言,依舊苦悶難耐。

觀察到上述問題,透過數位科技應用與產業跨界整合,Visa做為推動支付產業創新的領導品牌,也以「便民、多元、E化」為原則,跨界整合台灣金融機構與醫療院所,一起推動專屬醫療產業的「醫指付」App服務,讓台灣消費者可在醫療院所使用行動醫療支付服務,打造更加數位化的醫療生活型態,迎合行動支付在台灣的加速發展。

首波參與「醫指付」的銀行共22家,包括:上海銀行、土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日盛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台灣企銀、台灣銀行、永豐銀行、玉山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安泰銀行、高雄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第一銀行、凱基銀行、華南銀行、新光銀行、彰化銀行、遠東銀行、聯邦銀行,總發卡量超過4,500萬張,未來民眾只要手持iOS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就醫時僅需透過手機上的「醫指付」App,即可行動繳費。

「醫指付」App服務的操作方式極為簡便,任何人都可以輕鬆上手:民眾可先透過App線上註冊信用卡或Visa金融卡,看完診後民眾有兩種方式-「輸入資料付款」或「QR-Code掃描付款」來完成繳費。此外,「醫指付」App服務會紀錄近90天的繳費紀錄,讓民眾輕鬆掌握醫療支付資訊。

方式 1.輸入資料付款 (目前共有21家醫療機構適用)
選擇就診醫療機構,接著輸入就診者身分證字號及生日等資料,就可以看到當日應繳費資訊,點選付費按鈕後,系統會讓您從已經儲存的Visa金融卡或信用卡選擇交易卡片進行付費,繳完費後,便可至藥局領藥。

方式 2. QR-Code掃描付款 (目前有2家診所適用)
直接在「醫指付」App介面選擇「掃描付款」 ,對準醫療機構的醫指付專屬QR Code進行掃描,系統便會顯示繳費內容,按下「我要繳費」按鈕後,確認費用正確無誤,輸入4位數字登入密碼,並按下「確認繳費」,即可完成繳費。
(更多流程說明請至醫指付網站)

「醫指付」App服務的操作方式極為簡便,使用流程步驟示意圖
圖/ 數位時代製作

百業導入行動支付 驅動台灣電子支付倍增

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指出,「醫指付」App不僅可為醫院減少臨櫃批價交易筆數,減輕醫院行政負擔;更重要的是,民眾多了一項支付選擇,不僅可以感受到醫院優化就醫服務的用心,更因為減少等待的時間,促進醫療產業服務創新,提升醫療服務滿意度。尤有甚者,有鑑於老人家就醫比率甚高,醫指付更提供病患子女親友遠端即時付費,讓子女即使沒空陪診也能像陪在父母身邊一樣,體貼付費。

「醫指付」App服務是Visa跨出傳統零售之外,與台灣其他產業合作的一個創新行動支付應用,未來,Visa將與台灣更多產業合作,透過多元化應用推動行動支付在台灣百業的綻放,讓行動支付深入民眾的生活。

註一:最新參與金融機構及醫療院所名單請上www.e-healthpay.com查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