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向人民幣靠攏,找上騰訊重返中國雲端市場
Google向人民幣靠攏,找上騰訊重返中國雲端市場
2018.08.06 | 蘋果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雲端市場,退出中國市場已久的Google近來態度轉趨積極,除了上周傳出打算推出一款符合中國言論審查標準,專為中國人民設計的搜尋App。據傳現在正與騰訊、中國浪潮集團(Inspur Group)以及其他公司接洽,希望與中國在地夥伴合作推出旗下雲端服務。

據傳Google將重返中國雲端市場

雲端服務進軍中國的討論,最早出現在今年年初,過去一段時間,Google逐步將合作的候選名單,縮小至騰訊控股、中國浪潮集團(Inspur Group)及其他當地業者共三個選項。

去年六月,中國實施新的《網路安全法》,強制規定外國企業,必須將包括用戶資訊、商業數據等所有資料儲存在中國境內,並且通過政府安全審查。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中國iCloud 業務交由合作夥伴「雲上貴州公司」負責,當時被不少人批評,蘋果為了賺錢,已經選擇將民主自由的堅持暫時擺在一邊。

不過,在AI、無人車、IoT等技術迎來龐大商機的現在,雲端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龐大,不只是蘋果,亞馬遜的AWS和光環新網合作、微軟和世紀互聯合作,以共同經營的方式在中國提供服務。根據熟知內情人士的消息指出,Google希望將在地合作夥伴的計算及儲存能力,來執行包括Google Drive、Docs、G Suite等雲端生產力工具。

Apple
中國實施新的《網路安全法》,強制規定外國企業,必須將包括用戶資訊、商業數據等所有資料儲存在中國境內,並且通過政府安全審查。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中國iCloud 業務交由合作夥伴「雲上貴州公司」負責。
圖/ shutterstock

截至目前,Google、騰訊、浪潮集團皆未對此發表任何意見 。不過根據Google公開招聘的資訊,目前正在尋找駐上海的業務開發經理,必須具備中國市場相關經驗和知識,透露出Google經營中國市場的企圖。

中國雲端市場商機大,但競爭也不小

Google在2010年因不願配合中國當局的內容審查制度,最終關閉中國版網頁搜尋服務,改以香港域名及伺服器為中國用戶提供簡體中文服務。

然而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壯大,Facebook、Google都透過各種努力想進入,尤其Google近期更是動作頻頻,今年初才在香港設立新的雲端資料中心,去年也在北京設立AI研究中心、今年七月更以5.5億美元入股電商巨頭京東,上週更以「Dragonfly」計畫,想在中國推出有內容審查功能的搜尋服務。

根據Google最新一季財報,母公司Alphabet第二季總營收為 326.57 億美元,同比成長 26%,旗下的雲端事業部、硬體產品銷售、智慧家居等部門,營收為4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5%,不過財報中並沒有透露雲端部門個別營收,執行長皮查(Sundar Pichai)僅在財報會議中表示「雲端事業仍強勁成長中」;而對手亞馬遜本季營收為528.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兆6173億元),雲端服務AWS(Amazon Web Services)也是主力之一,本季營收為61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865億元)年增49%;最後雲端業務是這幾年推升微軟營收的強力引擎,本季微軟雲端服務整體營收達到9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8.22億美元成長了22.81%,微軟也沒有單獨公布Azure的營收具體情況,僅表示Azure較去年成長了89%。

Google
Google不論最後是跟哪一家中國公司合作,也是必須要面臨本土業者的挑戰。
圖/ shutterstock

不過,目前整個中國的雲端市場,仍由在地公司主導,以2017年來說,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超過40億美元,市占排名分別為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金山雲、AWS。

因此Google不論最後是跟哪一家中國公司合作,也是必須面臨本土業者的挑戰,對Google自己來說,重返中國市場對於跟微軟、亞馬遜的競爭有加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最後合作夥伴由騰訊勝出,騰訊也能夠藉由跟Google結盟,增加與阿里巴巴競爭的籌碼,無論最後結果為何,巨頭們各自都有盤算。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