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寫程式、設計機器人納入課綱,台灣下一代國中開始學AI
06

當寫程式、設計機器人納入課綱,台灣下一代國中開始學AI

中國出了一本AI高中教科書《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台灣呢?

人工智慧(AI)時代,全球都把AI教育列入重要政策,中國已經先推出AI高中教科書,由商湯科技董事長湯曉鷗等多位專家撰寫、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這本設計給高中生的教科書除了中國,在台灣也備受矚目,因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購買2萬本給員工閱讀而聲名大噪,也成為科技圈的熱門教科書。

台灣也不落人後,桃園市立永豐高中與元智大學、祥儀企業合作,成立全桃園首個「AI科技實驗班」。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文惠就在一場論壇中指出,「教育部從小學到高中都有計畫引入AI教育。」這對台灣的國民教育來說會有什麼層面的影響?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祕書蔡志宏指出,正和教育部計畫推動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的AI教育。師資與教學的時間,則可以利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中「資訊科技」(國高中必修科目)的彈性時數。

課綱著重「引發興趣」,支持者樂觀其成

劉文惠指出,教學內容並不強調AI技術,而是「AI科普」,教學目標也不在於考試,而是在於「邏輯與批判思維」,並且利用基本的AI認知,引發學生自我學習興趣,因此「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要強制學習」。同時,教育部也在準備給台灣學生閱讀的AI教材,預計2019年教材就會正式出版。

不過,中國出版的AI高中教科書除了許多科技圈人士自己拜讀,也購買給兒女閱讀。劉文惠對於這本教科書的看法是什麼?她指出,這本教材難度艱深,對於一般程度的高中生來說學習不易,台灣版的教科書會更淺顯易懂。

針對教育部的政策,學者專家怎麼看?台灣國民教育或高中教育需要開始教AI嗎?這是贏在起跑點,還是揠苗助長?

對於高中以下的學生而言,引發興趣是首要工作,而非課程的教學。對此,台灣知名AI新創Appier首席資料科學家林軒田指出:「10年至15年後,年輕人的身邊都是圍繞著AI,若他們能保持著對AI科技的興趣,然後有所啟發,都是很好的事情,這裡的興趣不僅是對於技術本身,培養一種AI使用的品味也是一種能力。了解AI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有機會的,也就是AI的鑑賞能力培養。」

Appier首席AI科學家孫民則認為,「尤其是以興趣為主軸的科普教育,不僅對年輕人,對全民來說都是很好的事情。對年輕人來說,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孫民也指出,「因為未來AI會緩慢應用在我們生活中,其中大部分是使用者,僅有少部分是推動AI技術往前發展的人,希望藉由AI演講或推廣,找到真正有興趣的年輕人。目前教育部也有AI向下扎根的計畫,例如暑假舉辦高中教師AI訓練營,訓練出教師鑑賞能力,藉由基層教師找出哪些學生對研究AI感興趣,因此我對相關課程樂觀其成。」

國英數學業繁重,反對者憂揠苗助長

不過,AI在國教課程中出現適合嗎?尤其現在學生課程繁重,除了數學、國文與英語等學科還要加上學程式語言與AI,因此也有專家持反對意見。智慧醫療影像新創長佳智能執行長黃宗祺指出,「並非人人都適合做AI,有人喜歡數學,也有人喜歡寫詩。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核心在於評估為什麼電腦學不好,需要很強的理論分析、邏輯與推理能力,這些都是人的天賦,應該讓天賦自由。」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則認為,「微積分、數學、線性代數等學門是AI領域的基本功,高中生若感興趣,把這些領域的基礎打好即可。」

在AI教育之前,程式教育是熱門討論議題,台灣的程式教育和AI教育是什麼關係?專家皆認為,台灣要深耕AI教育,程式教育是重要根基,是AI領域的入門基礎,不會寫程式就沒有辦法從事AI相關領域研發與應用。

微軟大中華區人工智慧負責人暨台灣微軟行銷營運長趙質忠則妙喻,會寫程式就好像會寫字,而AI研發就好比寫作文,不會寫程式沒有辦法進入AI領域,就像不會寫字就沒有辦法寫作文一樣,不過「字寫得好不好和作文寫得好不好並不相關」,因此台灣AI教育課綱中,也會涵蓋程式教育。

趙質忠指出,AI重點在於各種場域的應用導入,因此AI科普教育中「人文思維」非常重要。社會學與哲學等領域都是很好的人文思維培養學科,舉例來說,當無人車撞到行人,在法律上要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

另外他也提醒,AI研究不斷變化,現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夯,也有可能在幾年後就被取代,因此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才是重點。

關鍵字: #人才 #人工智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