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底,中華電信的MOD 210台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頻道——狼谷競技台,第一個完全以電競為核心的電視頻道,包含藝人徐乃麟、王仁甫、KID等都是節目主持行列。
電競發展伴隨著線上直播影音而起,為什麼狼谷娛樂要走回頭路,設立傳統的電視頻道?狼谷娛樂的總經理黃俊仁講得相當明白:「就是為了讓家長都看得懂。」
透過NCC審核,讓家長放心與孩子一同觀看
台灣立法院於2017年三讀通過《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首度將電子競技納入運動產業。但儘管電競已獲得正名,「很多家長仍以偏頗的角度來看待電競,」黃俊仁說,「對於電競產業發展絕對不是好事。」
因此狼谷競技台的核心目標很明確, 讓更多人來看電競、看懂電競,才有下一步加入電競、支持電競以及壯大電競的可能性 。
而狼谷競技台之所以選擇上架電視頻道而非線上直播、網路節目的形式,就是為了透過NCC的審核,讓家長對電競放下心中的成見。「我們認為要推廣電競產業成長,必須放在一個大家普遍能夠接受的平台上。」黃俊仁說。
舉例來說,當家長看到小朋友在看直播,有些實況主(直播主)在直播時可能會有情緒性的反應或發言,家長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可能只會單純接收到「小朋友在看不良內容」的訊息,進而與「不好、不恰當」劃上等號,電視頻道則可以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
能不能說服家長支持電競仍是未知數,但要先讓他們願意坐下來看。在節目內容方面,主持人不只是網紅,也有傳統藝人,就是為了提升家長的收看意願。「打開電視不管幾個網紅,家長一個都不認識一定轉台,」黃俊仁笑著說,「看到徐乃麟,至少知道他『輸不起』。」
再加上電視通常放在客廳,全家能夠一起收看。當家長有機會跟小朋友一起收看,他們就能夠更加理解兒子、女兒在玩的遊戲,「這些東西沒有不好,也許只是欠缺了解,」黃俊仁說。
借鑑緯來經驗,讓更多人認識電競
不過,過去緯來電視網也曾在緯來育樂台、緯來體育台固定的時段播放電競比賽,狼谷競技台要怎麼確保做得比緯來好,進一步更廣泛地推廣電競?
「我們沒有辦法確保啊!」黃俊仁坦白得令人意外,因為過去並沒有完全以電競為核心的電視頻道存在,「我不知道狼谷競技台是不是電競產業內唯一的正確答案,但仍要做做看,因為它有機會是正確答案。」
同時,他也認為緯來電競相關的節目雖然關閉了,播出期間仍讓很多人有機會認識電競,理解《跑跑卡丁車》、《星海爭霸 2》等遊戲都有其戰術與觀賞價值所在。「所以緯來沒有成功嗎?我不這麼認為。」黃俊仁說。
推廣電競也不是做公益,商業模式需先確立
儘管狼谷競技台致力推廣電競,它們也不是來做公益的,仍要回歸到商業模式與持續運作的可行性。提到商業模式便揭露狼谷競技台選擇上架電視頻道的另一個原因:收入來源簡單易懂,廣告與置入。
「所有的廣告主、代理商都認同電視收視率換錢這件事。」黃俊仁說。收視率多少,廣告就值多少錢,這個商業機制相當清楚,因此目標變得相當清楚,衝高收視率。
談到收視率,對於狼谷競技台開播幾個月來的成績,黃俊仁還算滿意,「但還有進步空間。」狼谷競技台共有7個節目,每個屬性都不一樣,有電競綜藝、電競教學、電競產業探討,設立不同屬性節目就是希望能夠理解收視觀眾的反應,作為未來調整的依據。
同時,黃俊仁也提到為什麼選擇先上架到MOD,「MOD只有一個老闆,跟中華電信談好就可以上了,先觸及200萬訂戶,」黃俊仁有些保留地補了一句,「台灣的系統商生態系⋯⋯有點詭譎。」但狼谷競技台未來也會持續與系統商溝通上架。
擴大電競人口基數,台灣電競才有更多的可能
最後,談到台灣電競人才的發展,黃俊仁認為台灣擁有相當優秀的電競人才,不管在選手、硬體、美術、遊戲各方面都人才濟濟。但重點是電競產業需要更蓬勃地發展與更完整的結構,不管如何都需要更廣大的人口基數來支持。
當有越多人願意了解電競、支持電競、投入電競,產業才會更加蓬勃,結構才有機會更加完整。「頂尖人才才更容易出現,我們就是要把這個金字塔蓋起來。」黃俊仁說,透過狼谷競技台,讓過往較少接觸電競,或對於電競尚不理解的族群加入這個產業。
最後,問到他未來是否支持自己的孩子打電競,「如果有天份的話,我絕對支持;如果不行,我也希望他能在電競領域中找到適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