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5大關鍵要點,讓AR真正走進消費者生活
掌握5大關鍵要點,讓AR真正走進消費者生活

何種機緣能把大小人兒集中至台南一起同步玩手遊?2018年11月,雖是平日卻吸引 101 萬多人到奇美博物館與台南各大景點抓寶,短短五天創造超過 15 億元商機,比過去各式在地觀光獎勵措施的成效都高太多了!頓時讓全台重現「寶可夢 Pokémon GO」風靡狀態,「低頭指滑抓寶族」再起江湖。

看似退燒的「寶可夢 Pokémon GO」為何能在圈內持續熱燒?關鍵即為虛擬與實體經驗的重新串連。即便不斷更新產品版本、創造新玩法等,可能是讓消費者持續守候的方式之一,然而,若能確實與其生活產生深度連結,才是讓他們願意長期駐足的關鍵。

有別於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 VR),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 AR) 是將虛擬資訊擴增至現實空間的一種技術,它並非要取代現實世界,而是在其中添加虛擬物件或資訊,進而創造各種可能性。正如同「寶可夢 Pokémon GO」或其他 AR 應用 (例如:IKEA 實境型錄與模擬家居iStaging 數位宅妝房產看屋與室內設計、Archeoguide 希臘文化遺產現地導覽、KabaQ 菜單餐點 3D 介紹等),或甚至在 Cupertino 蘋果總部旁的 Apple 園區遊客中心也針對新的 Apple 園區提供 AR 導覽;皆是從實境出發,建構出有別於原始空間無法給予的嶄新消費者體驗。

如同前述所提,若無法將虛擬與實體經驗進一步連結,在新奇感與熱潮逐漸消退之後,將無法持續吸引消費者。以下我們將列出 5 大關鍵重點,提供想運用 AR 創新、或是想改造現有產品或服務的實務設計參考:

關鍵重點 1 – 創造情感連結

人類畢竟是個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動物,若與顧客接觸過程中少了人性溫度,就像是與陌生人相遇,無法讓人掏出真心意。若企業添增 AR,卻無法提供人性溫度、創造情感連結,就難以真正走入消費者生活。想想,曾經你與陌生人是如何從未知、到熟悉、直到變成摯友的?試著用在產品或服務上吧!

關鍵重點 2 – 共築社群與討論平台

除了官方建置的以外,更重要的是應鼓勵顧客主動自行創建小群體聯繫社群與討論平台,企業亦可試圖進入小群體中默默觀察與紀錄,才能真實了解消費者動態與想法。在每次私下的討論與互動中,將逐步透過不間斷的接觸、持續升溫,而這些小群體亦將成為企業的各式消費者接觸點與直接溝通互動管道。

關鍵重點 3 – 舉辦實體活動

網友終究是要見面的,每次實體活動都讓彼此共築美妙時刻及創造顧客記憶點。即便活動結束,消費者在懷念起當初所參與的盛會,依舊會露出微笑,並期待下一次見面,這就是成功創造完美顧客體驗。當然,在見面之前,一切流程細節務必思慮周全、準備完善,免得難得的接觸機會,變成行銷反效果啦!

關鍵重點 4 – 運用科技紀錄並持續了解重要顧客

透過每次對話機會,都必須更了解你的顧客一點,人腦可能辦不到,但科技勢必能協助記錄下每個接觸過程。消費者背景、個人喜好與厭惡、在意細節,都將變成你的「厚數據 (Thick Data) 資料庫」,差異化服務基礎由此而生。把每個接觸過的顧客都當作自己最重要的人,在下次重複接觸時,你的表現勢必能創造「我是最特別的一個顧客!」的暖心感。

關鍵重點 5 – 用「限定式資訊分享」取代「資訊共享」

獨特顧客尊榮感將從「資訊分級取得制度」開始,透過接觸頻率、設定不同任務關卡,讓顧客藉此取得資訊分享的每一把鑰匙。想取得多點資訊,就與企業多些互動吧~尊榮服務差異化的創造在於將顧客分級,透過「資訊分級取得制度」,可加深顧客黏著度與忠誠度。

以上 5 大關鍵重點,提供現在或未來準備將 AR 這項重點新科技納入企業與管理者做為參考,期許在很興奮加入 AR 生力軍同時,仍然別忘記這些關鍵重點,才是讓能讓產品或服務永續經營的要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