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出國度假意外收到鉅額電費帳單的 Mark Chung 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能找到一套精準、可視化的設備觀察建築所使用的電量。在市面上尋找智慧電表卻沒發現,研究過後卻發現這件事情大不易。
曾於後來被蘋果收購的半導體公司P.A Semi擔任研發總監的他,自2011年開始在自家車庫鑽研起這個題目,卻發現若需要有好的電錶資訊來源,還需要有好的數位化電錶(傳統電錶為類比式),加上需要把這個數位資訊透過網路上傳至雲端,也得有通訊模組。整個組合還必須通過各種標準測試,確保安全、穩定、有效。「同時這個產品還必須設計得簡單容易,讓合格的師傅可以根據說明進行安裝。」美商綠銅科技亞洲區經理柯三多表示。
Mark意識到整合能源管理系統的複雜,說服了自己的弟弟Thomas和前同事Jonathan一起在2013年底開始全職開發全套系統,包含一個可以對應傳統一般電錶、分電錶與資料紀錄器的硬體聯網裝置(Wifi, Ethernet or LTE),搭配SAAS based的能源管理系統,藉由人工智慧自動分離同一迴路上的裝置並給予每個裝置準確的標註(CBECS裝置種類)。
此外,透過團隊自行開發的機器學習技術,利用長期取得的用電數據,來預測建築物未來24小時用電情形,使用者能依據自動產出的預估報告進行策略調整,如更改空調系統設定或預先儲能,以利節省與控管用電成本。
除了本身的雲端管理後台與App,客戶也可以透過官方 api取得MQTT的標準數據,自行開發對接第三方的管理系統。
綠銅的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得到了包含arm、NVIDIA、Verizon、Jabil、ABB、施耐德電機甚至NASA的肯定成為其客戶,也得到Jabil與Verizon的投資。如今已經發展到第五代的硬體裝置,銷售遍及9國,並贏得了電信商、製造業、大型旅館的青睞。確立深入耕耘亞洲市場的策略方針後,經數月研究,最終選擇落腳台灣開設台北辦公室。
柯三多說:「一開始選擇在亞洲設點,除了考慮亞洲市場的布局外,也考量與供應鏈進一步合作。」雖然團隊所有成員都具有台灣背景(台灣籍或台灣裔)但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偏好要設定在台灣。「但台灣相關單位的邀請、公司設立的友善環境加上強勁的製造供應鏈背景引起了創辦團隊的注意,最終很快決定將亞洲據點落腳在台灣且開始接洽台灣相關的企業。」
台灣裔的美國新創,手握軟硬整合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配上台灣世界級的硬體供應鏈,能否改變人們使用能源習慣的風貌,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