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是全球第三大PC品牌,今年成立邁入35周年,2019年度科技大會發布的第10代商用筆電Latitude系列,銷量最大的5000系列首度採用碳纖維機殼,體積更小,同時戴爾也強調提供企業客戶軟體預載服務,翻轉代工廠生產線角色,影響到的台灣供應鏈包括緯創、仁寶、可成、神基集團漢達精密。
戴爾眼中的未來商務工作是高度移動性的,也因此,資訊安全是這類行動工作者最關注的一點,戴爾更期望推動工作空間一致性(Unified Workspace Revolutionizes)革命,因此簡化及快速讓筆電裝置上線與管理,這部分會透過跟VMware Workspace One軟體合作達成。
翻轉代工廠任務:客製軟體預載
戴爾也強化軟實力,承諾可以配合客戶需求,在工廠端筆電就可以預載好企業指定要的工作軟體,再出貨送達客戶手中,也就是說,客戶拿到筆電就能開機登入,完全不需要經過企業MIS人員(負責管理公司資訊系統)設定。
過去代工廠主要替微軟裝載Windows操作系統,每一台都一樣,如今要配合客戶幾百幾千台訂單,預載企業專用軟體,讓企業拿到機器就能上線。
戴爾商用行動裝置副總Rahul Tikoo表示,為了達成這項服務,代工廠端生產線也必須配合調整,增加設定軟體這個工作流程,協助客戶裝載要用的軟體,目前大部分筆電製造都在中國。根據瞭解,戴爾商用機主力代工廠是緯創跟仁寶,換言之,兩大廠的產線都已能配合預載軟體出貨。
主力機種大翻新,提高碳纖維比例
戴爾發表第10代Latitude商用筆電,5月1日正式推出,除重新設計外觀,配合資安需要,上蓋有Windows Hello人臉識別IR鏡頭及指紋辨識等新生物辨識登入工具,飛機上工作,螢幕也能縮小以防鄰座偷窺,其次,因應出差需求,除選用低耗電LCD螢幕,電池續航力24小時,筆電快充功能可做到1小時充滿80%電力,20分鐘也能有35%電力,智能WiFi可以更快40%連上網路。
在機殼材質上,Latitude也有大變化,7000系列高階機種以高級全鋁合金材質為主,只有入門的少數7000機種用碳纖材質,價格1,299美元起跳。而中階的5000系列,過去是鎂鋁合金,而第10代則改換成碳纖加強聚合物材質,價格800美元起跳,這也意味,碳纖維比例將大幅提高。3000系列入門機種鎖定新興市場,售價599美元起跳。
戴爾表示,過去XPS跟Precision系列筆電也都有用碳纖機殼,只是這次用的是量最大的主力5000系列導入,考量點是成本優勢。
台灣機殼供應鏈神基旗下漢達近期不約而同透露,戴爾對採用碳纖機殼意願提高,雙方合作開發材料後,下半年將導入量產,且將有彩色碳纖機殼問世,這次在戴爾正式宣布加強碳纖比重下,未來漢達與可成等主力機殼供應商也勢必要配合調整。
另外,戴爾商用行動裝置副總Rahul Tikoo表示,13吋Latitude是根據中國市場需求開發,但全球都會銷售,筆電體積比對手小14%,價格也更具競爭力。
商業筆電之戰,戴爾:小勝薄
面對惠普跟聯想的激烈競爭,戴爾排名第三,顯得不上不下,不過,戴爾在商用市場仍占據一片天,連宏碁今年計劃進軍商用市場,董事長陳俊聖都坦言,若跟戴爾或惠普硬碰硬,「勝算不大」。
不過在商用市場三雄來說,惠普與聯想紛紛推出超薄商用筆電,戴爾則以業界「最小」為訴求,Rahul Tikoo認為,戴爾專注的是商務客戶的需要,筆電的厚薄是一種取捨,要薄,筆電就得稍微增大,但大筆電不好攜帶,因此,戴爾選擇開發業界最小的13~14吋筆電為目標。
他也強調,跟對手相比,戴爾擁有端到端、邊緣到核心及雲的完整技術,目前業界也只有戴爾可以做到,戴爾提供的不只是PC使用體驗,可以協助客戶做整個電腦的生命週期的管理,企業招聘員工上班更容易,這就是戴爾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