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純網銀執照!LINE、樂天、將來團隊比一比,誰最有機會?
爭純網銀執照!LINE、樂天、將來團隊比一比,誰最有機會?

金管會在7月13日,純網銀發照前夕,唯一一場面試,樂天、將來、Line三家有意角逐的業者,都派出團隊應考。

據了解,最快在本周、最遲在7月30日,官方就會公布執照榜單。未來純網銀跟客戶互動的窗口,只有手機裡的一支App,不只是產品的概念創新,更應該深入思考的是,如何透過一支App串起客戶、股東之間的生態圈。純網銀三搶二,各團隊都有各自的優劣勢,究竟哪組團隊的呼聲最高呢?

2,100萬用戶是LINE的優勢,也是包袱

LINE純網銀布局態度積極,LINE Bank籌備處執行長黃以孟表示,未來LINE Bank所有的設備、資料通通都會落地台灣,未來規劃是一個主要機房,搭配一個備援地點的配置,預計本季就會開始建置,解決資料落地台灣的關鍵問題。

LINE在台灣2,100萬的用戶基礎,以及LINE Pay結合一卡通電子支付的經驗,都是LINE Bank的優勢。此外,股東組成包括富邦、中信、聯邦、渣打等四家銀行,是三隊中擁有最多消金銀行股東的隊伍,配上電信、數位服務等股東組成,對於打造金融基礎、發展生態圈相當有利。

黃以孟
2,100萬用戶是優勢,也是LINE在發展新服務的包袱,雖然市場聲量大,並不代表繼有用戶能轉換成獲利。
圖/ 攝影 / 蔡仁譯

2,100萬用戶是優勢,也是LINE在發展新服務的包袱,雖然市場聲量大,並不代表繼有用戶能轉換成獲利,像是先前在台灣推出的LINE 旅遊、LINE MOBILE服務,皆未能帶動明顯獲利成長,是LINE Bank未來挑戰之一。

LINE Bank董事長將由來自韓國的LINE財務長黃仁埈擔任;總經理由在銀行業有30年服務經驗的前北富銀前執行總裁黃以孟擔任。今年三月黃仁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論最後結果如何,LINE集團不排除用「任何一種形式」來靠近用戶,留下不少伏筆以及想像。(延伸閱讀:專心備戰純網銀,LINE財務長:併購銀行不在考量內

LINE BANK

安全又賺錢,樂天國票「血統純正」

股東組成是純網銀奪照的觀察指標之一,樂天國票隊股東結構是三隊中最單純的,國票金是以票券起家並非消金,一般認為消金銀行代表著即戰力,因此缺乏金融業股東成為外界眼中的一大弱點,也正因為股單結構單純,好處是做決定比較有效率。

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強調,「血統純正」是最強優勢。樂天在日本已經累積18年的純網銀經驗,且從未發生過任何詐騙情事,交易監控系統、詐騙防制系統、高風險檢測系統都非常成熟。(延伸閱讀:日本純網銀18年零詐騙紀錄,樂天如何靠「犯罪腳本」攻防?

佐伯和彦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佐伯和彦,已經是申請純網銀的老手,加上樂天在日本繼安全又賺錢,在考量到台灣純網銀發展的穩定性下,這將成為金管會評選的誘因之一。
圖/ Rakuten

同時,也已在全球市場有超過70項服務與事業群,目前全球約有12億人口在使用樂天服務,生態圈基礎穩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樂天純網銀是全球少數已經獲利的純網銀,樂天要把日本成功模式移植台灣,目標開業三年內做到損益兩平。

未來純網銀消金加上企金,場景通路快速整合,虛實界線逐漸模糊,因此,同時擁有線上線下通路的純網銀,在經營上是比較有優勢的。國票樂天隊要如何在現有的生態系外,爭取更多台灣在地的異業合作夥伴,是現階段必須突破的挑戰。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由前第一金控總經理簡明仁出任,總經理則由日本樂天銀行資安專家佐伯和彦出任。雖說缺少消金銀行股東,讓外界不看好樂天奪照,不過總經理佐伯和彦已經是申請純網銀的老手,加上樂天在日本繼安全又賺錢,在考量到台灣純網銀發展的穩定性下,這將成為金管會評選的誘因之一。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無成功經驗可循,將來銀行代表本土業者奪執照

由中華電信領軍的將來銀行,一直被外界視為「本土保障名額」,股東組成從電信、金融、零售、能源通通都有。董事長由前蕃薯藤創辦人陳正然出任,執行長、總經理分別由劉奕成、梅驊出任。將來銀行股東組成本土,金管會若把兩張執照都給日、韓業者,恐遭外界批評,市場一致認為將來銀行奪照機率高。

進一步分析,中華電信除了擁有1千萬的用戶基礎,既有的數據與資安技術,也是發展純網銀重要的資產。占股9.9%的全聯,也讓將來銀行成為三支隊伍中,唯一擁有實體通路的,行動支付PX Pay 剛剛上線,官方表示下載量已經突破200萬,躍升台灣前三大行動支付。零售、金融的基礎,都能成為往後發展的利基,梅驊曾表示,有信心在第三年到第四年當月損益轉正,約在第五到第六年累積損益開始打平。(延伸閱讀:劉奕成與梅驊兩大金融科技戰將,斜槓人生登入純網銀戰局

劉奕成
相較於LINE、樂天,將來銀行的劣勢在於,沒有成功經驗可循,除了缺乏既有生態系基礎,客戶也必須從「零」開始經營。
圖/ 蔡仁譯 / 攝影

相較於LINE、樂天,將來銀行的劣勢在於,沒有成功經驗可循,除了缺乏既有生態系基礎,客戶也必須從「零」開始經營。此外先前更傳出,純網銀是中華電信最大的跨業轉投資,目前預估,純網銀前3年都無法獲利,也讓股東之前傳出雜音,深怕將來銀行成為沉重的財務負擔,這些都是將來銀行要面對的挑戰。

將來商業銀行

執照三搶二,最快本周揭曉

金管會在7月13日,舉行發照前唯一一場面試,樂天、將來、Line三家業者,都由預定的董事長、總經理帶領團隊前往說明。

面試內容,主要環繞在增資能力、獲利模式、創新性三大面向,除了金管會本身的代表,也找來外部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審查會。台灣金融業存在過度競爭、銀行家數太多(Overbanking)問題,最後勝出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凸顯與傳統銀行的不同,才有可能在兼顧創新之餘,在市場上生存下去。(延伸閱讀:純網銀拚創新,金融人才不再吃香?

根據了解,金管會最快在本周、最遲在7月30日,會公布2家純網銀核准名單,業者向經濟部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最快在2020年可以開門營業。

責任編輯:陳映璇

關鍵字: #金管會 #純網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