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營收創新高!身為「富豪的最愛」,智慧錶四哥Garmin有何商業訣竅?
Garmin營收創新高!身為「富豪的最愛」,智慧錶四哥Garmin有何商業訣竅?

衛星導航及智慧穿戴品牌Garmin公布2023年財報,表現亮眼。全年總營收52.3億美元、年增8%,創下新高,Garmin總裁兼首席執行長Cliff Pemble預期,2024年營收將再成長10%。

Garmin也公布旗下三大產品線成績,均創下營收歷史新高:
-航空產品線年增7%
-航海產品線年增1%
-車用OEM產品線年成長49%

Garmin整體年營業利潤10.9億美元,較2022年增加6%;年營收毛利率57.5%;營業利率20.9%;稀釋後每股盈餘達6.71美元,較2022年成長9%。

另外,Garmin健身休閒領域2023年營收成長21%。許多新品輪番上陣發布,跑者標配的Forerunner 265與965在2023年上半發表後,在跑錶強勁表現帶領下皆全面成長。

Garmin為何能繳出好成績、站穩市場?以下為《數位時代》2019年分析報導:

產業排名老四,還能賺大錢,必定有其商業訣竅。

智慧手錶全球銷售量排名第四的Garmin,發佈第三季財報相當讓人驚艷,不僅單季營收9.34億美元,年增15%,毛利率衝上61%,營益率拉升至28%,每股稅後純益1.27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Autoland在偵測到駕駛無法飛行時會自動開啟,亦支援一鍵開啟,使駕駛員與飛機安全降落。 (2).
Autoland在偵測到駕駛無法飛行時會自動開啟,亦支援一鍵開啟,使駕駛員與飛機安全降落。
圖/ Garmin

其中智慧錶所屬的健身休閒類營收第三季季增率高達28%,跟航空類產品業務是兩大成長最強的事業體;而休閒健身類產品營收大增,一大原因是Garmin在10月推出vivomove、Venu AMOLED GPS與Vivoactive 4系列GPS智慧腕錶受到好評,其次2019年初收購全球最大室內自行車訓練品牌Tacx,擴大Garmin對跑步、自行車等運動領域的掌握。

因為財報超出預期,Garmin總裁暨首席執行長Cliff Pemble調高了年度財務目標,預估健身休閒類營收年增率要從原13%提高至16%,而航空類產品需求超出預期,今年也上修成長目標至20%,比原本估17%高的多。

至此,Garmin「航空、航海、車用、戶外、健身休閒」五大產品領域,今年預估只有車用業務會衰退。

富豪的最愛!發表私人飛機自動著陸系統

而為何航空產品需求如此強勁?事實上Garmin就是以航空事業起家的品牌。Garmin最為人所知是汽車導航及智慧穿戴系列產品,但其實Garmin在船舶及航空GPS導航上深耕超過30年,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2006年曾在美國學開飛機,用到的就是Garmin G1000機艙訓練系統。

Garmin在航空界知名度高,11月新發表一款Autoland自動著陸系統,受到市場熱烈關注,預期將受富豪們歡迎,因為這套系統可用於小型私人飛機上,讓飛機不必人為操作,就能安全降落,而過去這類系統都是大型商用客機所有,發表後獲得廣大關注。

自動降落系統可以透過一鍵啟動,就能接手機師的工作,幫航機安全降落,系統也可以透過自動偵測,比方發現機師沒有回應,或操控趨於零,自主判定此時「有必要」自動接手駕駛降落。

Garmin
Garmin亞洲總經理王正偉出席星宇航空記者會
圖/ 王郁倫攝影

那麼要去那個機場平安降落呢?自動降落系統會馬上評估飛機所在位置、燃油量、附近地形與障礙、天氣,智慧化選定最適合降落的機場,讓飛機緊急降落,所謂最適合降落的機場必須具備適合的跑道長度與寬度。

Garmin駕駛系統能自動繞過山或暴風雨,並讓飛行員與該機場塔台交通管制人員聯絡,若飛行員失去行為能力,機上人員可以在飛行顯示器上用簡易的觸控操作方式跟塔台通話,當安全降落,自動駕駛系統還能關閉引擎,通知機上乘客離開,讓待命急救人員接手處理。

自明年起,Cirrus Vision Jet 和Piper M600生產的新飛機都將採用Garmin的新技術,以科技帶來更安全的飛行,這兩台各售價200萬及300萬美元。

責任編輯:蕭閔云

延伸閱讀:
1.3.9萬元智慧錶成機師標配!張國煒創星宇航空,Garmin鐵粉身份曝了光
2.王子重返天空!張國煒揭星宇航空神秘面紗,2大科技成亮點

關鍵字: #自動駕駛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