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初開始的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全球B2C實體零售,同時也對B2B外貿市場帶來衝擊。
以往,外貿市場都依賴實體展會媒合。但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實體展會受到限制,大量線下買家轉移至線上進行搜索、交易與採購。跨國B2B採購平台阿里巴巴國際站在疫情爆發後,整體流量達到3位數成長,整體線上訂單也成長了74%。
在台灣經營16年的美甲廠心緹(Ostar Nails)於疫情期間,傳統貿易營業額掉了7成,但透過電商的業績逆勢成長,2020年上半年業績即超過去年整年的1.5倍。
「現在的趨勢就是電商,我們就是想要把電商擴大」,心緹企業品牌總監江芝儀說,展望未來後疫情時代,將會減少參與實體展會,把重心逐步轉向以電商外貿。
二代接手16年指甲油代工廠,點燃電商新契機
時光回到2011年,心緹企業執行長王湘湄的一雙兒女江芝儀與江廷峰,都回到家族企業中幫忙生意。同年在江芝儀的主導之下,開始經營自有官網、進軍電商市場。
在這之前,心緹一直靠著傳統外貿的方式替國際專業美甲用品品牌代工,2011年後才開始針對美甲師這個族群,開始做B2C的商品開發。
「那時候從傳統行業轉型,其實我們不是很看好這件事」。江芝儀回憶,當時只是抱著試水溫的心情,一個人開始搭建自有官網銷售,同時也透過經營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試著打進國際市場。
靠「鏡面粉」翻紅,阿里巴巴國際站主動敲門
轉型電商的信心起源於一個可以把任何指甲油加上金屬光澤的「鏡面粉」。「當初是藉由官網,先透過Facebook、Instagram推到美國去,國外爆紅之後再紅回台灣。」江芝儀說,當時鏡面粉使用說明的YouTube影片流量,足足比其他影片多了20倍。在台灣舉辦產品分享會時,有超過百位美甲師出席,就是為了這一個鏡面粉。
到了2017年,阿里巴巴國際站主動敲門。「當時我們做傳統貿易,阿里巴巴國際站就是在搶我們生意,」王湘湄笑著說,「剛好小孩子回來上班,就投下去做了。」
說到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成績,江芝儀回憶,第一年基本上沒有什麼業績,是從第二年才開始獲利,這也讓心緹對整個電商市場的投入更有信心,第二代的自有品牌與電商通路新策略都能繼續營運。
國際美甲師因疫情開始自創品牌,營業額大增4倍
即便第二代的生意已經可以養活電商部門,不造成整個企業的負擔,在2018年時,電商依然只有佔總營收的1%。不過,在今年疫情的嚴重衝擊下,傳統貿易量大跌7成,佈局9年的電商竟成了重要通路。
由於世界各地的美甲師各有自己擅長的手法、風格,需要不同稠度、顏色的美甲產品,因此在心緹的自有品牌生意中,80%是客製化產品。江芝儀分析,「美甲師平常非常忙碌,現在終於開始有時間創造自己的品牌,這就是疫情的時候我們(心緹電商)沒有退,反而成長的原因」。
疫情爆發後,透過阿里巴巴國際站,讓心緹接觸到超過40個國家的客戶,也成功讓電商佔整體營收的比例提升到20%。今年上半年,心緹在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營業額是去年上半年的4倍。
展望未來,江芝儀表示相當看好電商市場,將會藉由阿里巴巴國際站展開第二個自有品牌規劃,進攻B2C的OEM市場。也就是說,未來若是有小型賣家希望開發自己的美甲商品,直接販售給消費者,今年9月後就可以透過阿里巴巴國際站與心緹接洽,打造客製化商品。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