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屬意的財政部長?看摩根大通CEO如何挺過金融危機,寫下華爾街精彩傳奇
拜登屬意的財政部長?看摩根大通CEO如何挺過金融危機,寫下華爾街精彩傳奇

今年三月初,美國總統大選煙硝濃厚之時,有報導指出,拜登正在考慮當選之後,聘請現任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出任美國財政部長一職。

Jamie Dimon
現任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
圖/ JPMorgan Chase臉書

雖然大選才剛落幕,情況尚未明朗,但仍不禁讓人好奇,傑米究竟是何方神聖,得以擊敗眾多優秀銀行家,成為民主黨團隊心中的財政候選人之一呢?

延伸閱讀:川普、拜登企業政策大比拚,無論誰當選都是科技巨頭災難開始?

深耕花旗集團16年,卻在權力鬥爭中黯然離場

故事必須先談到開啟傑米金融人生者,曾被傑米視為第二個父親、前花旗集團(Citi Group)執行長,桑迪.威爾(Sandy Weill)。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Sandy Weill
前花旗集團執行長桑迪.威爾
圖/ 維基百科

桑迪和傑米的父親是舊識,1982年,在一次的晚餐聚會上,傑米的母親將他的論文拿給桑迪,論文內容是有關兩家經紀公司Shearson Hammill和Hayden Stone的併購案,而桑迪恰巧就是當年Hayden的併購書撰寫人。

桑迪看完論文後,對傑米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隨後為傑米提供一份短期的暑期工作,憶起這段過往,桑迪告訴《紐約時報》:「一星期以後,傑米就告訴我如何將那起併購案做得更好!」

在花旗集團的16個年頭裡,傑米是數字的贏家,他經手多起收購,提高花旗的盈利能力,並推動花旗進入網路時代,成為內部率先採用個人理財應用程式的先驅。而他缺乏社交能力這點恰巧與桑迪形成互補,愉快的合作在桑迪想把部分權力交給自己的一雙兒女時,戛然而止。

1998年,傑米拒絕任命桑迪的兒女擔任集團要職,引起桑迪不滿,血緣關係最終佔了上風,傑米被要求自行辭職,董事會則提供傑米無上限的遣散費用。諷刺的是,桑迪的一雙兒女,最終也未繼續留在花旗集團。

傑米離開花旗集團的消息一出,震驚整個華爾街,人人都以為傑米會成為桑迪的接班人。多年以後,傑米將這起事件比作莎士比亞的悲劇,自稱為肯特伯爵,他則為挑戰李爾王的權威付出了代價。

那段被炒魷魚日子,對傑米而言是非常痛苦的。傑米除了透過拳擊發洩心中怨懟,也同時大量閱讀曾陷入苦難的國家領袖傳記,沉澱心靈。一年後,傑米下定決心要了結此事,他邀請桑迪在四季飯店共進午餐,並向他表達這些年來的感恩之情。

延伸閱讀:華爾街女王被花旗、美國銀行炒魷魚後,華麗轉身創辦全球最大女性投資平台,靈感從哪來?

傑米在Harvey Mackay於2004年出版的書籍《We Got Fired!》裡提到:「我和桑迪共識了十幾年,很多時候是非常愉快的,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我們不能只評斷單一面向……我也犯了一些錯誤,但雙方的錯誤多寡已經不重要,而與桑迪的會面讓我感覺非常好。」

掌舵第一銀行由虧轉盈,出色表現被摩根大通相中

隨後傑米拋下過去,開始繼續邁進。2000年,傑米加入第一銀行,成為執行長。他幫助第一銀行轉虧為盈,並在三年內,使原先高達5.11億美元的虧損,扭轉為35億美元的獲利。

2004年,當時摩根大通的董事會相當欣賞傑米,為使傑米接手管理摩根大通,該公司以5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第一銀行,而傑米也在隔年,出任摩根大通的執行長。

JPMorgan Chase & Co.
圖/ JPMorgan Chase & Co.臉書

傑米是個相當出色的領導者,2007年,摩根大通的淨收入達到713億美元。不過,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是2008年當金融風暴席捲全美時,傑米當機立斷的判斷,和為摩根大通過失負責的舉動。

帶領摩根大通度過危急難關,在華爾街寫下精彩傳奇

次貸危機肆虐全球之時,傑米收購了貝爾斯登(Bear Stearns)並接管華盛頓互助銀行(Washington Mutual),遏止大規模裁員危機,並使不斷崩塌的股價有效止血。此外,傑米也帶領摩根大通,承擔起銷售詐欺性證券的責任,並於2013年時,同意向聯邦當局支付130億美元的罰款。

可以見得,傑米在危急之時,有著穩健處理危機的能力和以眾人為己任的負責態度。

不過,奧本海默控股集團(Oppenheimer Holdings)的財務顧問Whitney Rugg認為,傑米有責任去幫助自己的國家,但他真正要負責的對象,是對摩根大通的大股東。但傑米仍在2011年時,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回顧傑米的一生,絕對是真金不怕火煉的最佳寫照,而這些經歷也讓他成為華爾街的一代傳奇。傑米也將持續帶領有近200年歷史的摩根大通,創造奇蹟。

責任編輯:文潔琳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Washington PostVanity FairHarvard Business ReviewFox BusinessReference for Business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研究機構IDC指出,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AI Infrastructure)市場自2019年以來皆呈現兩位數成長,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超過2,000億美元,驅動市場快速成長的關鍵是AI伺服器相關投資。看好AI帶來的市場機會,台達早在許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因應晶片、企業、雲端服務供應商等不同類型企業客戶提供最佳電源方案。

為什麼台達能搶先布局市場?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鄭謝雄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不僅從技術創新、產品組合完整性,以及產品品質等面向切入,更與客戶進行緊密合作,從市場痛點出發,攜手打造符合需求的最佳方案。」

台達電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 鄭謝雄
圖/ 數位時代

AI基礎設施崛起,電源管理朝向高供電密度、供電穩定度與電源機櫃靠攏

AI的日新月異不僅重塑了運算架構,也加速電源管理變革。首先,有別於傳統伺服器的單一顆電源供應器(PSU)功耗較低,AI伺服器PSU功耗大幅上升至最高12kW,這也讓單一AI伺服器機櫃所需電力來到120kW甚至更高,傳統電源管理系統已經不敷使用,必須在相同體積下輸出更高瓦數,逐步提升供電密度。

其次,AI伺服器與機櫃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供電密度這個議題,如何確保供電穩定也至關緊要,理由在於,傳統CPU的EDPp峰值僅較平均值高出30%,GPU的EDPp峰值則高達65%。由於AI運算會造成劇烈電力波動,連帶影響電網負載能力,因此電源系統必須搭配高功率電容模組(Power Capacitor Shelf),透過內建的超級電容及放電或儲電,穩定電網運作。透過該模組以及備援電力單元(Battery Backup Unit;BBU)穩定電力供應,才能避免AI系統平台損害。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鄭謝雄認為:「隨著AI模型規模持續增長、GPU跟加速器的功耗密度節節攀升,以及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需求,AI伺服器與機櫃的總功耗將只增不減,傳統分散式電力架構不敷使用,集中式架構與模組化設計成為主流趨勢,將帶動市場對電源機櫃(Side Power Rack)的需求。」

從全方位解決方案到專業服務團隊,台達致力滿足客戶的多元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

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將電源系統從AI伺服器機櫃裡獨立出來,作為專門供電用的機櫃。台達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早在許多年前即開始關注高效能運算(HPC)與AI伺服器等議題,鄭謝雄指出,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因應算力需求高漲帶動電力不斷往上走,因此才需要將電源系統跟負責算力的AI伺服器分開,單獨將機架式電源、BBU、高功率電容模組、交換器等放置在一起,解決伺服器機櫃空間有限的問題,這也是台達在COMPUTEX 2025展示的800V HVDC電力架構的一個重點,也能優化電網到AI機櫃的電壓轉換效率。

台達電
台達新一代800V高壓直流電源方案
圖/ 數位時代

台達合作夥伴非常多元,從晶片商、企業客戶到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因此除了觀察市場趨勢,也會因應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此,鄭謝雄強調:「每一個客戶的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都不相同,台達除了透過模組化的方式提供包含電網到晶片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更透過一站式專業顧問與客製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舉例來說,同樣是5.5kW的電源方案,台達會在客戶系統開發過程中深度合作,定義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規格,因此需要一個懂電力電子技術、系統設計與產業知識的專業團隊提供最佳後援,這也是台達長年深耕電源技術能帶來的優勢。

另外,台達除了提供單一產品,也依照客戶不同需求合作,提供一站式電源及散熱解決方案,如此次在COMPUTEX展出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就整合了AI伺服器、1.6T交換機、電力、電池備援系統、液冷系統等,讓客戶在安裝上能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只要幾個星期就能完成資料中心建置,滿足AI運算、邊緣運算跟電信機房等多元場景需求。

持續深入技術創新與自動化生產,敏捷回應瞬變市場需求

為提供客戶最佳產品服務,同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提升競爭力,台達每年投入總營收的8%到9%進行研發。以電源管理與散熱這個領域來說,台達為了因應科技突破與客戶需求不斷迭代更新,在研發部份就投入了大量資源,同時也持續改善自動化生產製造流程,確保客戶需要的關鍵產品能準時、穩定量產交貨。

鄭謝雄進一步解釋:「考量全球在地生產趨勢,以及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等議題,我們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就同時思考如何提高自動化生產能力,目標是每一代產品的自動化比例都要比前一代高,確保在技術創新之際,有可靠的生產後盾可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市場競爭力。」

在AI新世代來臨之際,台達不僅持續關注AI應用、語言模型、加速運算與基礎設施變革,同時也針對電源管理與散熱方案扮演關鍵角色。透過長期研發投資、模組化創新產品設計與自動化生產製造等方式,台達提供了客戶節能、高效、穩定的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從電源到晶片、從伺服器到基礎設施的多元需求,與客戶攜手實現綠色AI的願景。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