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拓墣研究報告,新車搭載車聯網技術占比,將在2025年來到8成,除了能進一步帶動自駕技術成熟,車子也將愈來愈「耳聰目明」,隨之衍生許多商機。
充電基礎設備的布建就是商機之一,充電營運商可以在公共場所、校園、機械停車塔、公寓等安裝充電樁;也可以跟飯店、商場合作,將充電功能與商場App整合,供消費者掌握愛車充電狀況,商場則可以推播適合該車主的行銷訊息,藉由異業互惠,帶動更多消費。
車內的功能和服務也是創新的機會。塞車時,可以直接在車內進行視訊會議,通話品質不輸在辦公室內;下班回家路上,透過語音助理直接叫外送,順便開啟家中冷氣;串流平台也能跟車輛連線,在車內享受各類型娛樂內容。
就連車況、駕駛人的開車習慣和常走路線,也都可以透過車輛電腦,將資料上傳雲端,供業者開發使用。像是保險公司可以依據駕駛人行為數據,作為投保、理賠依據;維修業者也可以預先告知車主是否該進場保養。
工研院預估,2023年全球汽車電子與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4,511億美元,2030年將達到8,000億美元,2050年將出現7兆美元的搭乘者經濟(指透過車上提供各種加值服務)。
在一輛聯網、自駕的電動車內,小小空間,想像空間無限。
責任編輯:郭昱彣、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