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百億結親告吹!Discord拒絕多家公司收購,傳考慮自己IPO
微軟百億結親告吹!Discord拒絕多家公司收購,傳考慮自己IPO

4月21日更新
微軟以百億美元收購Discord的計畫傳出談判破局,Discord拒絕了包括微軟在內等眾多公司的收購邀約,將繼續作為獨立公司營運。《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這次協商沒有成功達成協議,但雙方不排除未來會再次重啟收購討論。

另外,Discord也傳出考慮透過IPO的方式籌措資金,但暫時還不是公司內部的優先事項。

下為3月24日原報導:

微軟始終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進軍社群領域。本週有消息人士指出,微軟正計畫以超過100億美元的金額,收購遊戲聊天社群服務Discord。

Discord是一款成立於2015的語音聊天平台,起初主要瞄準遊戲玩家,定位近似於過往台灣玩家所熟悉的RC語音,用戶可以在平台上透過語音溝通,也可以傳輸文字、圖像訊息,甚至在群組內開啟直播,擁有多樣化的功能。

Discord沒有廣告、可以直接透過網頁啟用等特點,令這項服務快速在全球竄紅,成為眾多遊戲玩家交流互動的首選。

Discord目前正在私下求售,雖然官方拒絕對此發表任何評論,不過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除了微軟是有意願收購這個遊戲社群新星的買家之一外,他們還曾與Epic Games、亞馬遜等巨頭進行過談判。

活躍用戶達1.4億人,Discord從遊戲社群走向普羅大眾

根據去年12月公佈的最新數據,Discord月活躍用戶數已達到1.4億人,並且平台上的聊天群組總數達到670萬個。在完成最新一筆1億美元的H輪募資後,其估值上看70億美元。

Discord更計畫超越「遊戲社群」的標籤,去年中發表一篇文章宣稱,他們將跨出遊戲領域,像SnapChat、Twitter一般,成為所有人的社群平台,打造一個能和朋友、社群閒話家常的場所。

discord.JPG
疫情下Discord用戶快速攀升,甚至超越遊戲範疇,開課、讀書會等活動都在平台上日益興盛。
圖/ Discord

延伸閱讀:拒絕廣告與按讚!Discord從電玩交流變成聊天社群,如何讓微軟、亞馬遜都想參一腳?

疫情期間居家防疫的趨勢,帶動大批一般用戶進駐Discord,平台上已越來越多授課、讀書會等主題聚會,甚至用來組織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不再只是遊戲玩家的溝通橋樑。

Discord求售的理由暫時還不清楚,科技媒體《VentureBeat》引述消息人士發言指出,「目前公司的狀況非常好,我找不出他們想要出售的理由,現在一切也都似乎相當順遂。」

不過,去年Discord曾坦承他們目前尚未獲利。雖然並未公佈財務資料,外界估計其2020年營收約為1.3億美元。

執著社群公司、聚焦遊戲領域,微軟會成為Discord最終買家嗎?

微軟對社群平台有著一股執著,去年TikTok面臨拆分危機時,就率先宣佈有意收購其美國業務。近期《金融時報》也披露,微軟去年曾提議收購圖片社群平台Pinterest,雖然最後談判告吹。

限編輯用途_shutterstock_1083507680_microsoft.jpg
微軟近年來多次瞄準與社群密切關聯的企業收購,也讓Discord是否會被這間科技巨頭納入麾下格外受到矚目。
圖/ Sundry Photography via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微軟也垂涎!Pinterest去年用戶數激增1億,3大致勝關鍵如何威脅藍色社群巨頭?

事實上,不只這些近來耳熟能詳的併購傳聞,微軟2016年收購的LinkedIn與Mixer、2018年納入麾下的GitHub等平台,本質上也都是針對特定族群的社群平台。

甚至微軟早在2011年收購的Skype,也是在Discord問世前,許多遊戲玩家用來溝通的服務之一。

在個人電腦逐漸式微,發展行動平台又晚了一步的當下,著眼網路社群或許是微軟想在下個世代繼續保有影響力的一個作法。

再加上,微軟近期大手筆投入遊戲領域的方針,都讓收購Discord的傳聞增添幾分真實性。Mixer的中道崩殂也讓Discord可能成為微軟進軍遊戲社群的一個寄託。

「在微軟持續將遊戲業務向軟體及服務轉型時,的確有可能收購Discord。」彭博分析師馬修.坎特曼(Matthew Kanterman)指出,「將Discord的加值服務Nitro與Xbox Game Pass推出同捆包是一個很大的商機,有望使目前1800萬的用戶數進一步成長。」

稍早微軟以75億美元收購《上古捲軸》、《異塵餘生》等熱門遊戲開發商Bethesda母公司Zenimax,才正式獲得美國及歐盟批准,便立刻宣佈20款遊戲加入Game Pass,期望Bethesda強悍的遊戲陣容可成為訂閱用戶數的成長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Discord已並非第一次對外求售,早在2018年時就曾與多方買家進行過一輪談判,但由於買家要求Discord變更路線、做他們不願意的事,如加入廣告,最後沒有接受任何提案保持獨立。

儘管這次再度傳出尋覓買家的風聲,最終能否有買家讓Discord願意許諾下半輩子,或許還有待觀望。

資料來源:BloombergVentureBeatArsTechnica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