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讓邊緣運算與物聯網應用大幅起飛,COVID-19疫情下更推升企業利用雲端中心遠距協作,美超微(Supermicro)是全球第三大伺服器品牌業者,早在18年前就開始推動綠色機房設計,搭上全球「碳中和」熱,連雲端中心客戶都積極尋求節能對策,美超微總裁暨執行長梁見後謙虛說:「是我們夠幸運。」
美超微創辦人、總裁暨執行長梁見後受邀出席Computex演說,針對5G與智慧物聯網時代的邊緣運算效能發表演講,他透露,因為客戶需求,美超微也已經有Arm處理器開發計畫,另外雲端中心紛紛自行開發晶片,美超微也已跟其中幾家客戶合作,提供技術支持。
美超微此次也發表Intel最新第3代Xeon伺服器開發的邊緣運算主機,以模組化架構彈性設計(Building Block)提供雲端服務、電信業者需要的邊緣運算硬體。
桃園生產基地全球最大,7月年產能上看100萬台
「我們在軟體跟韌體都很強!」梁見後演說中表示,美超微矽谷有3,000位工程師認真投入產品開發,模組化設計支援英特爾(Intel)、超微(AMD)及NVIDIA(輝達)GPU(顯示晶片)伺服器,不僅支援O-RAN及OCP等雲端中心常用機櫃規格,跨平台性高、高擴充性,不論直流與交流電都能支援,更具嚴苛戶外寬溫考驗,這些彈性設計讓客戶買去裝機時,要做的調整微小化,「有點像樂高積木」他解釋。
美超微以模組化開發伺服器,通用電源供應器、散熱模組、主機板、機殼等設計,所以能跨代支援處理器平台,生產上效率高,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交貨效率,對客戶來說很有吸引力。
後疫情時代,全球雲端中心建置需求大增,美超微也交出亮眼成績,2021年會計財年第3季度(2021年1~3月)營收年增16%,2020年會計年度獲利更創新高。美超微成立27年,是伺服器業界中第三大品牌商,梁見後出身台灣,目前除矽谷生產基地,在台灣桃園也有龐大生產園區。
美超微生產基地位於桃園,目前第三期100萬坪方英尺廠辦即將完工,電機檢驗及申請使用執照中,預計7月將設備搬入準備量產,屆時總年產能將上看100萬套伺服器,廠辦面積達300萬坪方英尺。
「我少年時來自台灣!」梁見後表示瞭解台灣產業特性,台是非常好的地方,有好的工程師跟高質量勞動力,目前台灣有2,000名員工,未來會持續利用台灣生產基地服務全球客戶。
倡議綠色運算中心18年,研發液冷方案
美超微從2003年開始倡議綠色伺服器概念,產業中腳步領先,「綠色投資可以幾乎免費,不需要太大投資,只需要大家參與!」梁見後指出,目前美超微除打造能源使用效率(PUE)1.06~1.07,全球PUE效率最高的伺服器(編按:PUE是電腦資料中心使用能源的效率比值),也跟日本大阪大學合作沈浸式液體冷卻方案,讓機房冷卻效率更高。
「當年當看了氣候暖化影片後,我開始思考能做什麼?幾秒內就決定這樣做,現在愈思考愈覺得值得,」梁見後說,透過研發低耗能伺服器,雲端中心客戶可以不全靠氣冷(用空調送冷空氣降低主機機房溫度,再帶走熱空氣)降溫,甚至已有幾個大客戶能100%停用氣冷,減少5~8成電費支出。
根據統計,現代數據中心用電量相當於全球發電量的3%,必須要種植70億棵樹木才能消除產生的碳量,未來隨企業數位轉型,這個數值有可能衝上8%,成為吃電怪獸,節能機房也成為未來趨勢。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