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總產值掉到剩四成、外帶外送難補虧損!餐廳如何評估要不要苦撐?
餐飲業總產值掉到剩四成、外帶外送難補虧損!餐廳如何評估要不要苦撐?

本週政府再次宣布延長第三級警戒,餐飲POS業者iCHEF從系統資料庫抓出全國地區超過7,000間餐廳,將自宣布第三級警戒後三週以來(5/17~6/6)的數據,與2021年4月份的營運資料對比,追蹤疫情對於餐飲業的影響。

數據發現,餐飲業的總產值持續低迷,進入三級警戒後的三週,每週平均總營業額都不到4月的四成,依序為38%、37%、39%。

現金流壓力開店加減賺,但需評估虧損的狀況

以平均單店的營業額來看,維持在4月的四成多,雖然第三週以來有緩和爬升走勢(44.4%、48.1% 、49.6%),但依然不到四月週平均的一半。

iCHEF 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表示:「我們也觀察到一些原歇業店家在發現防疫升級期間可能比預期還長後,出於現金流的考量仍然開店,生意加減做。但是若以月營業額60萬的店家來說,獲利的最低門檻約原業績的70%(註),目前是每天開店每天虧。建議餐廳應做好至少六個月的長期抗戰計畫,評估成本和營收後再決定開店的形式。

註:假設食材毛利率 55%,且淨利率15%

iCHEF COVID-19
台灣的三級警戒與封城本質上並不同,且階段性發布在餐飲業者與消費者的心態上也會有所不同。
圖/ iCHEF

對比新加坡封城八週走勢,台灣總營業額爬升幅度目前仍較小,推測由於第一波警戒原訂5月28日結束,然當週才又宣布再延長兩週,相較於一開始就宣布封城四週,而後又延長至八週的新加坡,餐飲業和消費者在面對長期和短期封城的心態和反應勢必有所不同。

隨著第三級警戒再次延長到六月底,推測下三週有可能會反映出更接近新加坡封城期間的走勢,且還會有一些拉回的空間,然後一路持續到第三級警戒結束。

線上外帶成長近5倍,成為持續成長的新通路

配合政府政策,大部分的餐飲內用皆取消,全國內用營業額下降近90%。現場外帶總營業額與四月週相比,連續三週都對比下降六成多:第一週減少65%,第二週進一步下滑67%,但第三週回到減少65%。然以前三週來看,外帶相比於外送等通路仍是總營收最大宗,佔比超過七成。

iCHEF COVID-19
線上外帶佔餐飲業營收仍小,但已有相當顯著的成長。
圖/ iCHEF

延伸閱讀:防疫三級警戒,餐廳生意怎麼辦?老闆們必懂的6大準備思考

從外送來看,三級警戒後第二週的成長最高,其中對比成長第一週36%,第二週48%,第三週回到41%。外送成長停滯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餐廳或平台產能限制;第二、消費者在面對長期封城的開銷考量。

然而,線上外帶持續大幅攀升,到第三週對比成長已成長超過4倍,為接下來值得關注投資的新通路。

但總體而言,由於現場外帶流失的損失太大,因此即便線上外帶與外送有明顯成長,但是整體店外消費依然低於四月水平,同時加以店內消費減少90%,所以整體的營業額依然對比下降60%。

然而,線上外帶在過去三週內成為持續顯著成長的新通路。過去三週內,線上外帶在不損及現場外帶交易量的前提下,本身成長了5倍(從第一週累計至今)並持續攀升。雖然目前營收佔比較低,但依然是在此階段值得餐飲業者投入強化的通路。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傳送門
零接觸電子雜誌訂閱:傳送門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餐飲市場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