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餐飲業!FunNow攜手10幾家數位平台組「外帶大聯盟」,LINE、WeMo跨界撐腰
搶救餐飲業!FunNow攜手10幾家數位平台組「外帶大聯盟」,LINE、WeMo跨界撐腰

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警戒升級至第三級,餐飲業因限制內用的政策,受到嚴重的衝擊,根據POS系統業者iCHEF的數據顯示,三週以來餐飲業的總產值僅剩4成。

都會享樂即時預訂平台FunNow發起「進食下半場計畫」,結盟超過10個數位平台打造「外帶大聯盟」,希望透過行銷曝光、資訊整合,讓外帶的模式更加健全,協助餐飲業者度過難關。

響應加入的平台包含入口平台、系統業者及網路媒體,加總每月瀏覽人數超過千萬人次,如旅遊資訊平台Tripadvisor、台灣美食評論網愛食記、LINE、WeMo Scooter、iCEHF與肚肚等。另外,《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 2020》、WalkerLand、Tatler Taiwan、Taster美食加、Influenxio等平台,將透過媒體、自媒體資源,將外帶資訊整合給廣大消費者。

「進食下半場計畫」FunNow不抽成,增加業者曝光管道

目前因應疫情而禁止內用的措施,讓許多餐廳受創。而為了協助店家撐下去,FunNow號招的「進食下半場計畫」,將作為計畫主要的餐廳外帶自取平台。

張家甄_FunNow創辦人_2020-09-11_侯俊偉攝影_ (2).jpg
FunNow為外帶大聯盟的發起人,也是餐飲業者上架外帶的平台。
圖/ 侯俊偉攝影

FunNow本身耕耘餐廳預訂已有5年,也因疫情協助餐廳業者轉型外帶模式,7月底前上架皆採不抽佣金的方式合作,目前已有超過200家餐廳業者加入,FunNow共同創辦人張家甄表示,若好餐廳因為疫情無法營業下去,不是消費者與平台所樂見,「因此我們思考如何運用數位平台的屬性,並且結合多方夥伴一起和餐廳業者挺過這個艱難時刻。」

網站每月瀏覽人次超過600萬的台灣美食評論網「愛食記」得知此計畫,也表示很樂於合作將資訊整合,且原本就因應疫情開啟的「外帶專區」也已受到用戶高度關注,愛食記創辦人鄭仲鈞說:「作為台灣美食評論平台,我們的用戶愛吃、懂吃,這次疫情影響餐廳極大,我們也希望透過合作讓消費者知道有哪些外帶好選擇。」

而旅遊資訊平台Tripadvisor也串連店家連結,將可透過瀏覽評論時,點選連結至FunNow的店家預訂。

讓外帶自取更方便,LINE TAXI、WeMo響應加入

為了方便消費者外帶自取,也有系統商響應加入,LINE提供了多項優惠回饋,提升消費者外帶意願,包含LINE Pay於6月30日以前,每筆在FunNow結帳的訂單將有LINE POINT 6%回饋,且無限筆數。

而LINE TAXI則是祭出每次30元乘車券優惠,不限新舊戶皆可使用;共享電動機車品牌WeMo Scooter也響應此計畫,提供上萬份免費騎乘金。當消費者在FunNow上預訂完成後,可利用LINE TAXI及WeMo Scooter前往取餐,避免暴露在大眾運輸工具群聚風險之下。

Jeffrey Wu, WeMo Scooter founder and CEO of WeMo S
WeMo也加入了「外帶大聯盟」,提供騎乘優惠給外帶自取的消費者。
圖/ WeMo Scooter

延伸閱讀:餐飲業總產值掉到剩四成、外帶外送難補虧損!餐廳如何評估要不要苦撐?

WeMo Scooter執行長吳昕霈表示:「希望透過交通移動力與外帶餐飲平台的聯合影響力,提供疫情升級期間外帶自取餐點更方便的交通工具,帶動餐飲商戶下單量,一起度過這段特別時期。」

此外,透過LINE熱點使用FunNow點餐外帶,結帳輸入折扣碼「LINE熱點訂美食」可再享9折優惠。而針對業者,POS系統商業者iCHEF及肚肚,也將支持這段期間營業額下降的餐廳,分別提供相對應的POS系統及線上訂餐方案免費。

網路媒體資源投入,協助餐廳業者曝光

除了入口平台、系統業者,網路媒體也投入本次的活動,包含《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生活美食資訊網站WalkerLand、品味生活媒體Tatler Taiwan、美食流行消費網站Taster 美食加,以及專注微網紅行銷的Influenxio等網路媒體都加入合作。

WalkerLand總經理陳威光表示:「這次疫情導致餐廳營業狀況受損嚴重,希望透過資訊的傳播,讓更多關心這個議題的消費者可以用外帶行動響應。」

Fouder _ CEO of Influenxio - Allan Ko_01.jpg-copy
Influenxio則發動平台上上萬名微網紅替餐廳宣傳外帶。
圖/ Influenxio

Influenxio執行長柯景倫也表示:「這次疫情對實體餐飲業造成很大的影響,Influenxio號召平台上超過萬名IG微網紅,免費為餐飲業者宣傳,讓店家在社群媒體上也能創造更多討論度。」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傳送門
零接觸電子雜誌訂閱:傳送門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餐飲業動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