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Visa、亞馬遜賞識!澳洲金融獨角獸Airwallex,如何打造估值26億美元的跨境支付版圖?
獲Visa、亞馬遜賞識!澳洲金融獨角獸Airwallex,如何打造估值26億美元的跨境支付版圖?

澳洲跨境支付獨角獸Airwallex 自成立以來發展相當快速,年營收逐年增高,投資機構和大型企業爭相投資,獲得騰訊集團、紅杉資本、Square Peg、Greenoaks Capital等來自世界各國多間企業的融資。2019年3月,Airwallex完成C輪融資後,公司估值一舉突破10億美元(約280億元台幣),正式晉升為新創獨角獸。

今(2021)年,Airwallex再獲1億美元(約28億元台幣),使其累計融資金額突破4億美元(約112億元台幣), 公司估值更是大幅飆漲,一舉攻破20億美元(約560億元台幣)大關,達到26億美元(約728億元台幣) 。不到兩年,其估值成長近三倍,不僅成為澳洲最大的跨境支付服務商,更是澳洲排名第一的金融類獨角獸公司。

以外匯為特色業務!打造一站式的跨境支付服務

Airwalle成立於2015年,是由張杰克(Jack Zhang)和劉玉玲(Lucy Liu)兩位華裔在澳洲墨爾本(Melbourne)創立,總部位於中國香港(Hong Kong),是一間提供跨境支付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公司,其業務範圍包括全球收款、全球收單、貨幣兌換、國際付款等跨境支付相關服務。

此外,Airwallex還為客戶提供應用程式介面(API),以方便客戶對接其系統,並結合人工智慧技術、高緯度資料優化與機器學習演算法,為客戶打造高效低成本的支付解決方,。 Airwallex希望透過一站式的跨境支付服務,幫助企業打造專屬的金融生態體系,並大幅優化跨境支付成本,以打造數位化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

在Airwallex的眾多服務中,「 外匯 」是 Airwallex的特色業務,Airwallex自主研發外匯引擎,直接與銀行間的匯率市場連通,實現即時鎖匯,再搭配Airwallex先進的外匯交易技術與風險管理模型,減少匯率浮動的影響,以獲取全球最優惠的即時報價,並保障所有時區都能在穩定交易的環境中,進而提供最具競爭力的價格。

exchange rate
圖/ 截圖自Twitter

延伸閱讀:TransferWise更名「Wise」直接上市!英國金融科技獨角獸,如何花十年打造跨境支付王國?

與VISA戰略合作,推「無界虛擬卡」助企業節約支付成本

去(2020)年,Airwallex與VISA達成全球戰略合作,攜手推出「 無界虛擬卡 」,讓企業可以在數秒內實現多種貨幣付款,並支援查詢各項交易記錄、動態管理額度、帳戶對帳等多項功能。此外,無界虛擬卡透過綁定Airwallex的電子錢包,讓客戶可以實現多幣種的付款方式,再結合Airwallex在匯率方面的優勢,實現幫助企業節約跨境支付成本。

對此,Airwallex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張杰克表示:「 Airwallex的願景是建構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幫助企業在世界各地拓展業務 。在過去幾年裡,我們逐步發展成為企業平台,並高速成長,成為全球領先的跨境支付服務提供者。與VISA的戰略合作,可以將金融科技行業推向新的高度,竭力支持現代網路企業的金融需求,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為了讓客戶安心使用無界虛擬卡,Airwallex也非常注重交易安全性,因此,每張無界虛擬卡皆有3D-Secure支付驗證機制,並運用巨量資料分析及人工智慧技術判斷每筆交易的風險,以提升線上支付的安全性,為客戶的每筆交易護航。

airwallex
圖/ Visa

延伸閱讀:傳統銀行頻翻車、疫情成加速器,FinTech每兩年成長翻倍!如何讓華爾街買單?

支援亞馬遜、ebay!積極加速全球擴張

目前,Airwallex支援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提供50多種幣別進行交易,也成功支援大部分的跨境交易平台收款,例如:亞馬遜、ebay、shopify等知名平台。因此,線上旅遊、物流、教育、留學、金融機構、數位行銷、線上娛樂等各式領域皆已使用Airwallex,讓成立短短不到5年的Airwallex,在全球已有12個辦事處,包含香港、墨爾本、上海、深圳、北京、新加坡、倫敦、舊金山、東京等座落於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辦事處,並擁有600多名員工。

Airwallex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張杰克表示:「世界只會變得越來越數位化,線上營運的企業也會比以往更多,公司以身處這發展核心為榮。」

未來,Airwallex將更積極於加速全球業務擴張,包括中東、非洲、東歐及拉丁美洲等地區,並持續開發實體卡等產品及服務,以期早日實現數位化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初衷。

資料來源:StartupBeat劇多知呼

最新7月號雜誌《零碳新賽局》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