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最潮產品其實是它!打破語言隔閡的家具說明書,如何走到3.0版本?
IKEA最潮產品其實是它!打破語言隔閡的家具說明書,如何走到3.0版本?

在9月開學季的第一周——8月30日至9月3日,IKEA巴黎做了一場特殊活動——為市民提供免費的移動午睡艙服務(La sieste pour tous)。

由於午睡艙是由一輛電動自行車拖著的,在午睡艙小憩的同時還會經過不少巴黎街道,姑且可以稱之為「夢遊巴黎」——午睡中的巴黎觀光。參與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在Twitter或Instagram上發文@IKEAfrance,並添加#lasiesteIKEA標籤,經確認後,自行車隊就會在30分鐘內帶著配備齊全的午睡艙上門服務。

IKEA巴黎推出午睡艙
IKEA巴黎推出的午睡艙。

可惜這樣的午睡艙一共只有8輛,只在這5天下午1點半到6點半開放,而且每人僅限30分鐘。令人更覺得可惜的是,移動午睡艙不會讓人馬上聯想到宜家,即使午睡艙裡面有全套舒適的宜家寢具。IKEA去年推出的「遊戲屋」系列中的Fortress沙發堡壘,外形跟這次的午睡艙有三分相似,雖然是產品的二次改造,但是一看就是「IKEA作品」。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遊戲屋」是去年疫情把大家困在家裡的時候,由IKEA俄羅斯推出的。「遊戲屋」一共包含6個兒童堡壘設計,讓大家即使身處再熟悉不過的家裡,依然有一處很不一樣的隱藏角落。嚴格來說,這算不上新上架產品。因為這些堡壘都是用IKEA既有產品,在說明書指引下改造而來的「新產品」。

IKEA_Castle城堡堡壘
IKEA推出的Castle城堡堡壘。

一般情況下,新產品的推出才會有新的說明書面世。偏偏在IKEA,光靠印刷說明書就能創造「新產品」。甚至不需要等待印刷品,上網下載電子版,在家蒐羅一下IKEA產品,跟著說明書動動手,一款最新產品就能在自家完工了。

IKEA的傢具,或許能在網上找到同款或相似款,但是他的說明書,卻是真真正正的「獨家產品」,早已到達其他品牌說明書遙遙不及的高度。如此非同尋常的說明書,是如何成為世界級讀物的?接下來有請這位說明書界的前輩上台,為我們講述它的過往經歷。

被迫上崗的組裝傢具好幫手

IKEA說明書設計師Gillis Lundgren
IKEA設計師Gillis Lundgren。IKEA第一份說明書問世,得歸功於他。

Gillis Lundgren是IKEA的第4位員工,他被大眾所銘記在於他設計了至今經典的Billy書櫃。但不為大多數人所瞭解的是,IKEA第一份說明書得以面世,也得歸功於他。2016年Gillis去世,IKEA特地為他畫了一張很像說明書封面的紀念插畫,上面寫著:「紀念這位為我們所生活的環境賦予生命的人:Billy(書櫃)之父——Gillis Lundgren」。

IKEA_紀念Gillis Lundgren
紀念Gillis Lundgren的插畫。

IKEA裡有個關於說明書的傳說,因為是傳說,至今留存有多個版本,在這裡將依據德國商業雜誌《Handelsblatt》講述——1955年,Gillis從公司買了一張Lövet桌子,下班之後發現桌子塞不進他的後車箱,一氣之下將桌腳擰掉。這是宜家第一件被迫要重新組裝的傢具。

之後他告訴了他的老闆Ingvar Kamprad,這位瑞典企業家馬上嗅到其中的商機——將傢具分拆裝入扁平包裝,將會讓傢具銷售中組裝和運輸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其中組裝所耗費的時間也將由顧客分攤。在1956年,Lövet桌子作為IKEA第一款組裝產品推出。自此,IKEA的傢具開始跨入扁平包裝時代——傢具被分拆成零件,到家後再用工具進行組裝。

但直到現在鮮有人知道,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竟然是從一張簡單的小桌子開始了。
——宜家英國的銷售經理Emily Birkin

為了能讓不可思議的故事繼續,IKEA開始為這些分裝傢具設計說明書。早期的說明書,更像是現在的傳單,在IKEA的商店分發給顧客。1960年代的說明書,依稀能看到現在說明書的影子——簡單的黑白圖稿,帶有角度地展示產品。不過當時仍採用分解圖的形式,沒有清晰的逐步分解,恐怕也不適合廣泛大眾使用。

步驟設計這件事,IKEA的說明書也暗藏玄機。早期的Tune椅子說明書,在第3個步驟中就已完成了產品雛形,後面才開始對產品細節微調與加固。說明書的設計,也少不了對顧客心理的細緻琢磨與研究。

IKEA_椅子組裝圖
IKEA早期的Tune椅子組裝說明書。

說明書是設計過的,讓顧客在(組裝過程)前期就能看到成功。舉個例子,如果你組裝一個帶抽屜的櫃子,從框架開始可以讓你有更大的滿足感。我們知道,在組裝之初看到傢具更大部分完成,會讓你想繼續下去,並最終完成組裝。
——IKEA生產部門負責人Antonia Pehrson和視覺傳達設計師Pär Zimmerdahl

沒有文字的說明書,卻能通行全世界

IKEA的說明書是幾乎沒有文字的,通常也只會在第二頁用各種語言文字寫上需特別警告的事項。此外還有一些特例,比如在一些地震頻發的國家與地區,需要一些額外的固定指示。去掉文字,讓同一款說明書設計,衝破語言文字的束縛,走遍世界各地。這樣的設計,在時間、成本、環保層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如果我們使用書面文本,每次有更新時,我們都必須翻譯成35種語言版本,翻譯時存在拼寫錯誤、不當翻譯或語義誤解的風險。
——IKEA生產部門負責人Antonia Pehrson和視覺傳達設計師Pär Zimmerdahl

IKEA的說明書並不厚,薄薄的一本裡卻包含了這個瑞典品牌的核心精神——花最少的力氣,發揮最大的作用;簡約到極致,卻極具同理心。
不過他們的說明書也曾複雜過,早期的說明書會用瑞典語密密麻麻寫上一大段字,放在今天恐怕比課本還要難以閱讀。在1970–80年代,IKEA說明書開始進入彩色階段——產品被拍攝成彩色照片,與大量文字一起擠進了有限的頁面裡。乍看之下還以為是電話本,或者附錄裡的訊息展示。

IKEA_過去的彩色說明書
1981年IKEA推出的Tullanes沙發說明書。

這太複雜了,你甚至不知道該關注什麼。
——IKEA設計師 Lisa Sträng Feldt

隨著千禧年的到來,IKEA說明書彷彿意識到自己也要跟上時代,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一下子變得簡約起來了——大段大段的文字被扔出了版面,取而代之的是箭頭、更大的圖像、以及讓人視覺更為放鬆的留白畫面。

我們只想強調最重要的事情。當你強調一切的時候,你就什麼都不強調。
——IKEA設計師Sträng Feldt

說明書中的尖鼻子卡通人物也在2000年登場,它的名字叫Gubbe。在瑞典語中,Gubbe代表「男生」的意思。即使IKEA努力將Gubbe去性別化,也難免陷入性別話題——2005年,前挪威首相Kjell Magne Bondevik稱其帶有性別歧視。

到底是哪位設計師創造出 Gubbe 這個卡通人物?

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從一張IKEA工作照可以猜測,Gubbe一路走來,離不開這幾位成員的努力,他們分別是Lisa Sträng Feldt、José Silva、Christian Öhrström和Daniel Frith。

IKEA_Gubbe
宜家成員Lisa Sträng Feldt、José Silva、Christian Öhrström和Daniel Frith(從左至右)。

Gubbe從來不說話。學習全球這麼多種語言,對於喜歡簡簡單單的他而言,也太費勁了。但這絲毫不妨礙它處處為顧客思考,在顧客發現問題之前,就提前想到問題,並身體力行展示解決方案。

不過,這種過於直白的純圖像指引,並未得到所有大眾的理解。不可避免的是,有一些顧客在組裝傢具的過程中,陷入無止境的沮喪情緒。2006年,美國漫畫家Mike Sacks在體會這種沮喪情緒後,為GQ雜誌創作了一則反諷IKEA說明書的漫畫。

漫畫講述了一對夫妻買了一件IKEA傢具,因為丈夫一直看不懂說明書,即使致電IKEA也弄不清楚如何安裝,導致夫妻吵架。在妻子離開他之後,丈吞槍自殺,負責下葬的人也依然搞不懂說明書,好不容易打電話學會了組裝,將丈夫下葬後,墳頭的十字架依然搭得歪歪扭扭。

反諷IKEA的漫畫
Mike Sacks 繪製的漫畫《宜家說明書》。

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對IKEA滿含敵意的漫畫,主角人物仍是用了說明書上的Gubbe。Gubbe早已成為了世界各國人的熟面孔,可他的名字卻很少為人熟知,經常被稱為組裝幫手(The Assembly Figure)或宜家人(IKEA Man)。

這都歸因於Gubbe缺乏明顯個性特徵,不過這塊短板反倒成為了Gubbe的優勢。如果Gubbe過於滑稽搞笑,那麼由它來教導組裝,難免要笑場。假設Gubbe有著權威學術的人設,那這些年由他主演的不正經說明書,恐怕要被顧客大喊「換人」了。

IKEA外星人說明書
Gubbe如何變成「怪物」的IKEA說明書。
IKEA_外星人說明書02
IKEA推出的外星人說明書,附有特別提醒:不要用飛船帶回,宜家可以配送到家。

這不趁著美國政府發佈UFO報告,IKEA推出了外星人的傢具說明書。
Gubbe也趁著這個機會,再次利用了自己造型的高度可塑性,立刻變身為3隻眼睛、4隻手、頭戴圓形氣罩的外星人,平時不作聲的它,開始有模有樣地用起外星人語言,做起了傢具組裝指導。這份看著很正經的說明書,最後還會嚴肅提醒外星人:不要用飛船帶回,宜家可以配送到家。

IKEA說明書的設計準則

IKEA說明書在設計的始終,都會遵守兩個設計準則——清晰性和連續性。這是負責說明書的設計師Jan Fredlund在受訪中透露的。清晰性相對容易理解,要點在於反復測試,預期發現顧客對說明書感到困惑或容易犯錯的地方。

組裝測試提供一次機會,以確定是否存在顧客將某個部件放置錯誤帶來的風險,這在目前看來可能不是一個明顯的錯誤,但會在許多步驟之後導致問題。
——IKEA說明書設計師Jan Fredlund

連續性則是IKEA在設計說明書上,能夠甩其他品牌幾條街的關鍵。說明書上幾個步驟配圖,看似非常簡單,但設計起來並不容易。設計師會模仿顧客拿到產品組裝的角度,拉近看或放遠點看的視角都需要被周密考慮到,然後製作連續動作的插圖。

而且,所有零件的比例關係也要非常精確,即使這也被一些顧客聲討無法看清,但唯有準確到位的視圖,才能保證說明書的連續性。因此,每當我們拿到IKEA的說明書,看著這熟悉的視角,與真實一致的畫面,組裝起來也會更容易進入狀態。

IKEA說明書
IKEA說明書的精確細節。

現在每一件組裝傢具,包裝裡面都會放上一份組裝說明書。設計這些說明書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團隊,由受過設計和繪圖專業訓練的,但來自銷售、工程、駕駛等不同領域的成員組成。

從作家JustinZhuang於2018年為《Works That Work》寫的文章得知,這個團隊有13名全職員工,每年設計大約400份全新的說明書,並根據現有產品的變化,對已完成的說明書進行大約900次修訂。

所有這些說明書,都圍繞一個宗旨——「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組裝IKEA產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內部設計團隊的合作流程也很不一般。在產品開發初期,負責設計說明書的團隊就會開始與產品設計師、工程師合作,為產品設計提供大量反饋,細節到每個螺絲、每個插頭連接,都要討論出最簡單易懂的方式。

組裝的難易程度決定了開發過程。
——說明書設計工程師Christian Öhrström

根據IKEA的包裝部門副經理Allan Dickner的說法,無論顧客在組裝IKEA傢具時有過多麼糟糕的經歷,原本都有可能更加糟糕。正是因為包裝工程師測試了比最終版本更加複雜的早期版本,才會有現在更容易組裝的產品。

Allan Dickner還舉了一個開發過程中比較極端的例子:「我們有一件傢具,具體是一款衣櫃,最初是需要用四百多個配件和螺絲進行組裝的。」

畢竟,過度分拆零件的結果,直接造成顧客在組裝傢具上花費過多時間,這會讓易於組裝和包裝優化之間的天枰失去平衡。

IKEA家具測試區
IKEA測試實驗室中,用來測試組裝的區域。

組裝的設計上還要考慮到傢具銷售的國家與地區的實際情況。每件產品經過包裝後,都要能夠被當地小型電梯所容納。組裝說明書指引的方式,也必須能夠在狹窄的空間內實施。因此,適用於全球的組裝流程,IKEA會在兩個地方進行測試——總部測試實驗室中3x2米標記區域內測試,以及日韓地區的實境測試。

將三維立體的沙發變成二維平面的插圖絕非易事。但是如果組裝說明書沒有意義,那麼所有的工作都是沒有意義的。
——Fastcompany編輯John Pavlus

IKEA說明書的設計,難度絕不低於一件產品設計。這背後隱藏的苦心,恐怕也只有負責設計的成員才能一一訴盡。

走向3.0版本的產品改造說明書

2021年IKEA正式取消了產品目錄的製作,在說明書上好像更加用心了,以前花在產品目錄上的心力,現在好像都用到了說明書上。

首先針對這即將退出歷史舞台的產品目錄,宜家推出了《Hack-Alogue》說明書,引導顧客賦予這些產品目錄第二次生命——例如用作臨時筆記本電腦支架來調整坐姿,或者作為固定門的阻門器,還可以撕開它們來製作禮品包裝。

IKEA產品目錄再次利用
IKEA的《Hack-Alogue》說明書,告訴消費者如何再次利用產品目錄。

緊接著在2月份,IKEA為自己的暢銷產品推出了《拆卸說明書》(Disassembly Instructions)。組裝傢具相當重要,遇上搬家這些情況,如何正確拆卸傢具,避免傢具遭到過度損傷,他們也幫你考慮到了。

IKEA_拆卸家具說明書
IKEA的《拆卸說明書》。正確拆卸家具,從長遠角度來看,也會延長家具的實際使用年限。

恰巧,推出《拆卸說明書》的IKEA英國,在去年黑色星期五促銷期間,做了一次回購活動,呼籲顧客將不再需要的Billy書櫃或其他產品賣回給IKEA,由IKEA負責轉售。由於這項活動的成功,在今年8月30日至9月19日,美國費城康舒霍肯的IKEA也開始回購和轉售二手傢具,並計劃將二手傢具的生意拓展到美國的其他地區。

《拆卸說明書》也將在這場二手傢具轉售的趨勢中,派上大用場。有了它,即使自己將二手傢具拿到IKEA商店,也可以像買回來時候一樣輕鬆,而不需要費力的搬搬抬抬。

8月份,IKEA又推出12份《二次改造說明書》(Repurposeful Instructions),將說明書打造既具有環保意識,又有遊戲精神的特別讀物。當我們不再需要某些產品,想要扔進垃圾桶的時候,《二次改造說明書》告訴我們,這些「垃圾」還能改造成為最新產品。例如IKEA最經典的Frakta購物袋,可以改造出來一個空中花園。

IKEA購物袋_二次改造
用Frakta購物袋改造的空中花園。

這些說明書還依照DIY難度,劃分成高、中、低三個級別,激起通關晉級的動力。難度系數稍高的,有Blanda Matt沙拉碗改造的鳥籠,連小鳥佇立的細桿也不忘加上,精緻程度絲毫不亞於商店裡售賣的全新產品。就連為宣傳說明書而製作的30秒影片,也在最佳廣告網站(Best Ads On TV)上排到了前六名。

IKEA_沙拉碗改造的鳥籠
用IKEA沙拉碗製成的鳥籠。

IKEA說明書的設計,早已超越了一般說明書的意義,它所創造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簡化安裝過程,同時在於用趣味元素讓組裝傢具這件日常瑣事,變成開心DIY的遊戲過程。此外,它還可以讓持續發展的環保意識,在開心動手的過程中深入人心。

IKEA致力於幫助我們的顧客和同事做出很多小改變,例如《二次改造說明書》,可以用簡單和鼓舞人心的方式推動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生活。
——IKEA加拿大行銷專家Ami Warrington

好的設計想法,即便是一本薄薄的說明書,也能變身為環保事業的好幫手。如同IKEA設計師Gillis Lundgren所說:「想法是很容易腐爛的,你必須在它到來的那一刻抓住它。」 如果有這樣的好想法,那就趕緊抓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范兒ifanr

【熱門焦點】
1.UNIQLO Taipei全球旗艦店將開幕!要開花店、出東區粉圓T恤⋯全新明曜店亮點一次看
2.台積美晶圓廠動工後3個月,英特爾啟建亞利桑那州Fab52/Fab62!三張圖表看晶圓廠關鍵數字

最新9月號雜誌《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蕭閔云

關鍵字: #IKEA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最大生技盛會】亞洲生技大展 × 美容保健大展 7/24 南港雙展齊發
【亞洲最大生技盛會】亞洲生技大展 × 美容保健大展 7/24 南港雙展齊發

全球矚目的產業年度盛事將於明日登場!亞洲年度生技產業盛會─【亞洲生技大展】與【亞洲美容保養.生技保健大展】將於7月24日至27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全館盛大登場。今年展會匯集來自19個國家、近850家指標大廠、使用近2,200個攤位,橫跨生技、醫藥、保健、美容等多元領域,打造業界掌握最新趨勢、拓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平台。

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三大亮點展區引領台灣生技邁向國際

今年亞洲生技大展將於4樓展出,以「Next Wave of Biotech Opportunities 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為年度主軸,展現台灣連結全球、引領創新的實力。此屆展會邀集美國、瑞士、日本、澳洲、比利時、印度、波蘭、奧地利、菲律賓、泰國等國家組成12大國家館,還有英國、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義大利等多國企業參展。參展陣容橫跨各大領域,包含藥華、保瑞、中裕新藥、台康、逸達、台耀、昱展新藥、長佳智能、永昕、台新藥、Merck、FUJIFILM、Cytiva、BD、Charles River、Lonza、Labcorp…等國際龍頭齊聚,展現全球生技產業的尖端技術與市場應用。同時,經濟部、衛福部、國科會、國衛院等8大政府主題館,聯合臺大、清大、成大、北醫、中國醫等10餘所學研機構,揭示台灣在精準健康、生醫創新上的重要成果。

今年展會特別聚焦三大亮點專區:「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醫藥醫材」、「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 ,呈現完整的生醫技術發展趨勢,並開啟國際合作與產業鏈整合新篇章。CDMO專區聚集國內外重點製造商,包括保瑞、台康、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台耀、中裕新藥、永昕、台新藥、霖揚、潤雅、聯亞藥、日隆精化及台灣CDMO聯盟等,展現製造產能與跨國合作優勢; 醫藥醫材專區 則由藥華、蘑法、國鼎、逸達、溫帝、友華、友霖、APRINOIA(新旭)等企業呈現創新藥品與醫材成果; 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區 匯集暢鴻、捷昇、進階、禮文、瀚醫生技、冷泉港等多家公司,公開最前沿的治療技術與應用潛力。

聚焦創新亮點 從研發到臨床一次掌握

此展覽聚焦前沿生技技術與臨床應用的實質落地,匯集多家國內外指標企業展出具突破性的研究與應用成果,展現台灣在精準醫療與創新研發領域的深厚實力與未來潛力。其中, 怡定興生醫(攤位號碼:M432) 帶來預計明年啟動人體臨床試驗的創新止痛解方; 巨明生醫(攤位號碼:N715A) 帶來全球首見、3秒完成定量檢測的AI系統; 中裕新藥(攤位號碼:M732) 將揭示愛滋維持治療的最新進展; 微體生物醫學(攤位號碼:N604) 則推出創新非侵入式癌症早期檢測平台,為臨床診斷帶來全新選擇。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展覽還有更多創新成果,不僅展示出台灣生技產業的研發實力與臨床轉譯能力,也進一步凸顯此展會作為「從研發到應用一站式交流平台」的關鍵角色。

40+參展商創新技術發表會 展現產業最新技術趨勢

自7月24日至26日展期間,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超過35家企業, 舉辦超過40場參展商創新技術發表會 ,內容涵蓋細胞與基因治療、藥品開發、癌症診斷、學研成果與創新原料應用等,完整呈現台灣生技從原創研發到臨床應用的強勁實力,也為國內外與會者開啟更多交流與合作契機。

亞洲唯一 美容保養+生技保健 雙主題 原料、設備到成品全產業鏈展出

同期登場的「 2025亞洲美容保養.生技保健大展 」,於一樓展出「 醫學美容保養 」與「 食品生技保健 」雙主題,內容涵蓋研發與進口原料、代工製造、自有品牌、包裝容器與檢測服務,打造完整美容與保健產業鏈。專業供應鏈廠商包含元弘草本、綠茵生技、創百、東翔生技、生資等;消費品牌線則有提提研、台塑生醫、台塩生技、台糖、台酒生技等知名企業參展,充分展現MIT產業研發能量與市場實力。今年展覽亮點豐富,除匯聚MIT保健保養品、生技技轉成果、AI檢測系統等創新應用,韓國館亦有多家韓國原廠帶來熱門趨勢產品,以及外泌體、膠原蛋白飲、機能茶、家用美容儀器等話題商品。

展期間也將舉辦多場專業活動,包括7月25日由佐見啦與展昭共同策劃的「PIF挑戰與機會」、7月24日主打清真市場的「清真美妝商機日」,協助業者掌握產業趨勢與技術脈動。

亞洲生技大展 × 亞洲美容保健大展 明日正式登場!

立即登錄免費參觀,一站掌握亞洲生技與美容保健產業的創新脈動與市場未來!
4樓【亞洲生技大展】 參觀登錄:https://chanchao.tw/xlHiqT
1樓【亞洲美容保養.生技保健大展】 參觀登錄:https://chanchao.tw/jz3Qb-

2025 亞洲生技大展 BIO Asia–Taiwan Exhibition
- 7/24(四)-7/27(日)
- 10:00-18:00 (最終日展至17:00)
- 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
- 官方網站:https://chanchao.tw/9jw019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