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賺兩種黑金商機! 泰國石油巨頭PTTOR兼賣咖啡,準備將新「燃料」帶出海
大賺兩種黑金商機! 泰國石油巨頭PTTOR兼賣咖啡,準備將新「燃料」帶出海

泰國的能源巨頭PTTOR(PTT Oil and Retail Business)的零售部門,計劃自2021年開始為期的5年內,為一種全新的「燃料」進行海外擴張,而此一燃料不是別的,正是多數人每天必須來一杯的「咖啡」;並預計在2025年,讓所屬的咖啡連鎖店Café Amazon,在海外商店的數量達到1,000家、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

PTTOR
圖/ PTTOR

從加油站內的小零售商店晉升為全球咖啡連鎖店

Café Amazon成立於2002年,希望能成為人們聚會、放鬆和享受咖啡、各種飲料以及小吃的地方。最初是作為PTT Station、OR零售加油站的內部咖啡連鎖店而開發,後來在國內擴展為星巴克式的連鎖店(包括開在購物中心內或是獨立門市);現已成為泰國第一大、全球第6大的咖啡連鎖店。

Café Amazon
圖/ Café Amazon

對於在加油站販賣咖啡一事,執行長Jiraporn Kaosawad在接受《路透社》的採訪中表示:「給電動車充電大約需要20分鐘,車主在等候期間可在加油站吃飯、買東西,並儲備另一種不同的燃料——咖啡」。

PTTOR目前在泰國擁有2千多個加油站,計劃到2025年會再增加500個站點,石油業務雖佔該公司去年90%以上的收入,但除了石油外,咖啡儼然成為PTTOR的另一項知名產品,並以「燃料以外的新零售」(Retailing Beyond Fuel)作為公司推動新零售業務的口號。

秉持「可持續採購」、「綠色環保倡議」以及「社會包容性」三大精神

Café Amazon以其「綠洲氛圍」(green oasis ambiance)和獨特而濃郁的咖啡口味贏得數百萬顧客的青睞,公司除聘請專家來培訓合作夥伴、支持本地化咖啡、強化飲品與菜單的研發能力,還成立一個專家團隊,提供投資細節、建議和支持潛在的主加盟商,並擁有數據分析、行銷和資訊科技的團隊。

此外,Café Amazon的營運也秉持著「可持續採購」、「綠色環保倡議」以及「社會包容性」三大精神。

一、可持續採購:

推出社區咖啡採購項目,培養咖啡農的職業技能和教育社區企業,確保他們可擁有公平貿易的收入。在未來五年內,Café Amazon計劃向泰國本土的咖啡種植者購買超過38,000噸的生咖啡豆,作為促進包容性增長和支持當地社區承諾的一部分。

二、綠色環保倡議:

Café Amazon的綠色理念體現在店面設計、食材選取和可再生材料使用,並開設永續生活概念店,以回收廢棄物製成的時尚裝飾品來裝飾店面,以提高環保意識。

Café Amazon
圖/ Café Amazon

三、社會包容性:

它的「Café Amazon for Chance」計畫,僱用聽力障礙者、老年人和退伍軍人,並與瑪希隆大學(Ratchasuda College)合作,培訓貧困和殘疾工人成為咖啡師,使他們擁有基本的工作技能。目前,該公司有13家門市招聘聽力障礙人士、228家門市招聘老年人。

與老牌餐飲業簽訂特許經營協議,以多角化發展

截至2021年6月,PTTOR在泰國本地已擁有3,432家門市,而未來則希望能將海外商店數量增加到2倍以上,而PTTOR在東南亞7個國家以及中國、日本和阿曼等10個國家,都設有Café Amazon。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PTTOR更已於2021年2月在泰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PTTOR
圖/ PTTOR

但部分人士指出,PTTOR的零售部門雖然在泰國已坐穩龍頭地位,但這並不會對其欲向國際發展的野心起到任何作用、金英證券(Maybank Kim Eng)的分析師Kaushal Ladha也認為:「零售業務在泰國是具有競爭優勢,但如果進入國際市場,這種優勢勢必會大大減少」。

不過,就PTTOR零售部門目前的規劃來看,其長遠目標當然不僅止於咖啡。PTTOR除了與全球市場上的老牌餐飲營運商簽訂特許經營協議,以在國外增加更多咖啡店,也以約1,500萬美元收購一家有機食品餐廳Ohkajhu的20%股份,並宣布與食品配送平台Line Man Wongnai建立雲廚房合作夥伴關係,多角化經營其零售商業務。

資料來源:asia.nikkeireutersPR Newswire

【熱門焦點】

1.中國如何度過這波「限電」難關?從用電大國看全球離能源轉型還有多遠
2.全球首輛「飛行重機」亮相,可飛到4500公尺高空!還有哪些驚艷特點?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咖啡產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