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踐Banking My Way精神,中國信託從優化客戶體驗、場景串連及智能服務三個面向來發展金融服務,並成功地在多項服務裡寫下客戶滿意度超過9成的好成績。
客戶體驗優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先就優化客戶體驗來談,這句話說來輕鬆但執行起來卻不太容易,應該要從哪裡開始?用什麼工具或方式去優化?著實考驗金融從業人員的智慧,為此,中國信託決定在談優化客戶體驗前,應該先做好基本功,將此思維深植於中國信託由上到下所有同仁心中。
楊淑惠指出,中國信託從2015年開始舉辦設計思考、敏捷開發、心智圖等課程,藉由導入敏捷文化紮根與進行內部團隊塑型,讓員工在規劃各項專案時,皆能站在客戶角度去思考並付諸執行,快速進行客戶旅程梳理與迭代優化,才能持續為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隨著優化客戶體驗的專案需求越來越多,中國信託也在2020年成立UXDDD(User Experience Data Driven Design)團隊,納入IT、PM、流程管理、客服、市調、大數據、UI/UX設計專家等跨領域人才,主動梳理顧客使用金融服務的旅程,例如:開戶流程、刷卡流程、轉帳流程等,從中找出需要改善之處,再加以優化並追蹤成果,確保服務流程與介面的優化,的確能讓客戶感到更容易使用,進而提高使用頻率。
舉例來說,中國信託在優化開戶流程後,讓開戶變得簡單又快速,所以這兩年的數位帳戶大幅成長,從2020年初的4萬戶,成長至2021年11月的53萬戶。又如Home Bank APP轉帳程序在經優化設計後,透過APP轉帳或繳費的筆數,單月便破了千萬筆。「做這些事,不一定對營收獲利會產生很大的幫助,卻能拉近中國信託與客戶的距離」楊淑惠笑著說。
場景串連,3種方式打造環景金融服務
再來看場景串連,中國信託近年來一直在發展環景金融服務,透過服務、平台與數據的整合,串連由上到下、由內而外的各個場景。
楊淑惠表示,所謂服務整合,就是將金融服務融入到生活場景,隨時滿足顧客的金融服務使用需求。像中國信託與7-ELEVEN的合作,從最初在7-ELEVEN店內設置ATM,就是金融服務走入場景的開始,之後中國信託又將合作範圍擴增至官方LINE與Home Bank APP,讓顧客可以列印7-ELEVEN專屬優惠券,如今更進一步到APP會員與服務的互導,讓顧客可以更便利地使用雙方的服務。
再就平台整合來談,中國信託APP會員數與LINE好友數目前加總已破千萬,可說是流量相當大的數位平台,以此為基礎串起各種不同服務或資訊,可以為客戶或商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舉例來說,Home Bank APP內「猜你喜歡」的功能,就是整合各商戶的優惠券,並根據顧客需求與偏好去做推薦,引導顧客前往中信合作商家去消費。又或者是LINE Pay卡點數生態圈,以點數串起各個零售商家,提供客戶最佳支付體驗。
最後的數據整合,則是在政府法規開放及客戶同意的前提下,將客戶資料或交易數據,透過Open API串連內外部業者進而提供更好的服務。例如:集保e平台,就是在客戶同意的前提下,將客戶資料與集保服務整合在一起。
智能服務,以AI中信腦深入各項金融服務
在智能服務端,中國信託引進各領域AI專家,共同發展出具備文件辨識、生物辨識、對話、深度學習等能力的中信腦,藉由「人+機協作」或「機+人協作」兩種方式,讓服務更有效率。楊淑惠舉例指出,中信腦的對話式技術結合Home Bank APP,發展出語音助理小B,讓顧客聲控就能使用APP裡的功能,又如智能客服小C,即時回應客戶任何問題,再接到後端服務人員。
楊淑惠強調,中信腦不只可以提高作業效率,更能優化客戶體驗。以信用卡消費通知為例,以前顧客刷卡交易時,中國信託官方LINE帳號會即時推播刷卡通知,通知內容包括刷卡時間、卡號末4碼及商店名稱,但經過訪談後發現,只有3成消費者看得懂通知內容,尤其很多商店的公司名稱與品牌名稱不一致,導致消費者看到商店名稱反而感到困擾,例如大家所熟知的Uber Eats,其登記的公司名稱是台灣優食,因此,中國信託藉由中信腦去爬文、整合商店與品牌名稱,並重新設計通知內容,改為顯示信用卡類別、放大刷卡金額、商店與品牌名稱一起顯示,結果92%消費者都表示看得懂刷卡通知,從30%前進到92%,靠的就是中信腦智能服務與優化客戶體驗的思維。
追求創新 滿足更多客戶需求
在運用體驗、場景及智能三大關鍵,打造Banking My Way數位金融服務之際,中國信託也不斷觀察客戶需求,從中找到創新的機會,藉由創新來滿足更多客戶需求,例如:2020年底推出的「嵐山豬豬」零錢理財服務,又如新推出的親子金融服務「存錢日記」,都是在與客戶互動過程中而觀察到的新需求、新服務。
此外,中國信託也積極引進新科技,成為台灣第一家與Apple合作、導入Apple Business Chat服務的金融業者,客戶來到分行大門時,用手機完成實聯制登記時可以順便取號,號碼牌會以簡訊方式傳到客戶手機,而在等待的同時,客戶可以先用手機填寫表單,目前中國信託已經有21項預處理表單,節省客戶在分行辦理金融業務的時間,當快輪到時,手機簡訊會跳出訊息,通知客戶到第幾號櫃檯,待完成服務離開櫃檯後,則會發送簡訊提醒客戶連到網站填寫滿意度問卷,同時也讓客戶安心。
展望未來,中國信託將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初衷,致力追求兩大願景,一是從客戶旅程出發,創新金融服務體驗,二是將銀行服務延伸到各生活場景,共創客戶與商戶新服務模式,實現「Banking My Way 隨你數位」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