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300萬人當中,有2100萬人都在用LINE,用戶幾乎已經飽和到頂點,今年這場疫情,用戶的通訊、消費模式劇烈變化,卻為LINE帶來更龐大的商機。
「在短時間內發掘出很多需求,其實本來就一直都在,只是突然被看清楚了。」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參加東方線上消費生活型態趨勢研討會時分享洞察,變化最大的無非是購物、通訊兩大功能。通訊量大增,為官方帳號的帶來更多互動機會,線上購物潮更是直接讓LINE各大平台業績翻漲。
線上購物潮大爆發,送禮業績翻三倍
根據統計,LINE有多達4成的用戶都會在APP上進行消費,其中導購平台「LINE購物」,更從5月疫情加劇開始流量暴增,扣除廣告帶來的人流,單純從外站搜尋進站的數量暴漲15倍,而且不只是進來看看而已,是有實際的消費行為,平台整體營業額翻了一倍之多。
熱賣品項中又以電腦周邊商品、口罩、酒精、保健食品和燈泡照明設備為前五大,凸顯疫情期間居家上班,對於生活品質及健康保健的重視。
線上購物需求的暴增,更展現在LINE今年剛剛轉型的「LINE禮物」平台上,用戶的送禮比例,從30%成長到80%,平台業績成長三倍,因為見不到面,沒辦法一起吃個飯過生日了,不如線上送個蛋糕、護手霜當作禮物,讓壽星填寫地址,寄到對方家中,或者就近到附近的店面兌換。
「大家買禮物時也不再追求折扣,而是精緻。」陳立人說,過去沒想過送禮功能需求會這麼高,剛開始還會以划算為主,「但假如壽星點進平台發現禮物在打7折,是不是就不太體面了?」因此近期平台在商品的展示和價格標示方法都做出改變,致力於展現贈禮的質感。
為了幫送禮功能「助攻」,LINE近期還推出「生日提醒」功能,告訴用戶有哪些朋友的生日快到了。陳立人分享,提醒功能的轉單率高達20%,代表在看到提醒後,每五人就有一人會點進LINE禮物頁面進行消費。
主力用戶年齡層擴張,官方帳號行銷新機會
除了消費行為,LINE發現疫情後的「傳訊量」有明顯成長,70%的用戶每天傳的訊息變多,使用時間也更長,整體傳訊量在5月後增加23%,還在持續上升當中,「用戶發現有更多事情用訊息就可以完成了。」陳立人分析,其中可能包括工作指令、和見不到面的家人朋友培養感情等等,把線下的互動都進行轉移。
其中更發現50歲以上的銀髮族,傳訊量增加40%,代表高齡用戶對LINE的熟悉度、依賴性都有提高趨勢,19歲以下的青少年族群也成長56%,LINE的主力用戶年齡正在往兩極擴張當中。
高度使用的年齡層擴張,其實也代表著商機在擴大,適合進駐的品項變得更多更廣,超過4成的長輩會加入「購物類型」的官方帳號,是所有官方帳號類型之冠,「很多老人家可能不願意在手機多下載一個APP,但是已經會用LINE買東西了」。業者看見商機紛紛開始註冊經營,LINE官方帳號數較2020年成長18%。
官方帳號行銷成為LINE全力發展的項目之一,陳立人更表示,現在元宇宙正夯,他認為LINE的終極目標就是要為每一家企業創造完美的「數位分身」,可以和消費者做到所有需要的互動。接下來將加強CHATBOT聊天機器人的語法,達到自然對話溝通,也將引入OCR光學字元辨識,讓消費者即使是傳送照片、手寫文字,也能辨識出內容,轉換成數位資料,以便做到更全面的服務。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