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虎航NFT 10日開賣!從地勤到空服員都動起來,董座揭飛向Web3的經營心法
台灣虎航NFT 10日開賣!從地勤到空服員都動起來,董座揭飛向Web3的經營心法

台灣虎航今(9)日正式宣布,「tiger NFT」將於5月10日上午10:00正式開賣,至5月12日中午12:00截標,NFT發行數量為15顆,每顆起標價為新台幣15萬元,由價高者得標。

台虎NFT除了數位藝術收藏,還配有免費搭機、至空巴法國總部接機兩大賦能,還沒開賣就在社群掀起討論,《數位時代》獨家專訪台虎董事長陳漢銘,暢談發行NFT的幕後故事。

企業、品牌發NFT(非同質化代幣)並不稀奇,四月中旬,台灣虎航(Tigerair Taiwan)發行的NFT卻掀起熱度,讓從未接觸NFT的一般民眾也想出手購入。原因就在,台灣虎航的NFT並非僅是單純藝術收藏,而是結合了兩項賦能(福利),「限定期間內飛機搭到飽」以及「到法國空中巴士工廠接新飛機」,打中了航空迷和粉絲的心。

在這款NFT正式開賣前,台灣虎航(以下簡稱:台虎)董事長陳漢銘接受《數位時代》專訪,獨家揭露NFT販售方式、價格、賦能細節,以及台虎進軍Web3世界的幕後故事。

用「年輕人語言」溝通,速度快還要有創意

發行NFT的構想就來自陳漢銘,其實一開始他對NFT並不理解,某次在員工餐廳偶然聽到同事在討論相關話題,引起他的興趣與好奇。隨後在今年初,旅遊體驗電商KKday創辦人陳明明、營銷長黃昭瑛知道陳漢銘對NFT很好奇,就熱情安排一場專屬講座,親自向陳漢銘講解NFT、Web3相關資訊,台虎發行NFT的構想逐漸在他腦中成型。

台虎是台灣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今年底將滿9歲,旗下70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僅32歲,一直以來的策略目標都是希望能夠吸引年輕、跨領域客群的共鳴。比方說,2021年台虎跟樂天桃猿 (Rakuten Monkeys)合作彩繪機,是國籍航空首次與國內職業棒球隊合作的案例。

台灣虎航
2021年台虎跟樂天桃猿 (Rakuten Monkeys)合作彩繪機,讓許多球迷成為台虎粉絲。
圖/ 台灣虎航

陳漢銘回憶,過去一年只要踏進棒球場就會被球迷認出,「球迷會跟我說,『我知道你是台虎董事長,你們的彩繪機很炫』,希望可以復飛更多國際航線,甚至還問說可以指定搭乘嗎?」,陳漢銘分析,透過這類跨界的合作,可以觸及到新的客群,甚至因為想搭彩繪機而注意到台虎。

發行NFT也是基於相同道理,陳漢銘認為,元宇宙、NFT等虛擬經濟概念,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共同語言,「NFT可以精準瞄準我們年輕TA(目標客群)」;另一個目的是希望能透過NFT跨出同溫層,甚至讓全球的NFT收藏者認識台虎,「這樣品牌關注度,才會不斷提升。」

陳漢銘上任後,對內管理態度開放,他有一項堅持,過去幾乎每一檔行銷活動,不分年資、職務,他都讓熟悉該領域的同仁參與其中,「像之前棒球彩繪機,我就找懂棒球的同仁跟我討論,這次NFT專案我就找有在玩NFT的同仁加入」,成員從航務、前艙教官、後艙空服、行銷、財務等同仁都有。

20220113 台灣虎航推出虎虎生風彩繪機01.JPG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上任後,對內管理態度開放,他有一項堅持,過去幾乎每一檔行銷活動,不分年資、職務,他都讓熟悉該領域的同仁參與其中。
圖/ 台灣虎航

拍板要做NFT後,陳漢銘回憶,「細節是最痛苦、磨人的,團隊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在NFT世界中變化非常快速,如果發行速度太慢,就可能錯失話題性。同時,這款NFT必須要有創意,並具備價值性、特殊意義及尊榮感等三大原則,「要發就要發獨一無二的,不要讓人覺得都是一樣的NFT,必須讓收藏者覺得值得收藏,否則會讓我們粉絲族群失望。」

陳漢銘透露,過去這段時間,台虎全員幾乎都動起來,公司內部還舉辦講座,讓有興趣的同仁都可以認識NFT技術,以及公司發行NFT的目的等,甚至還成為員工之間聊天的話題,「大家時常會聊到空投、瓦斯費等等,對於這些名詞不再陌生,這對內部也是一種成長。」

虛實整合!從「3個15」看台虎NFT的巧思

這次台虎是跟MaiCoin旗下的NFT平台Qubic合作販售,並非上架到全球最大賣場OpenSea,陳漢銘解釋,這是因為台虎NFT瞄準的是一般大眾,希望能夠盡可能樣低購買門檻,讓所有想購買的人,都可以簡易操作。而Qubic正是針對一般大眾,所設計的NFT交易平台,民眾可以透過社群帳號註冊,並使用信用卡購買NFT,不須事先取得加密貨幣。

MaiCoin_Qubic Creator
台虎跟MaiCoin旗下的NFT平台Qubic合作販售。
圖/ MaiCoin 提供

台虎NFT是一款結合虛、實的NFT,虛擬的部分是「數位藝術品」,與平均年齡25歲的設計團隊「I.K.A.G Studio」的新銳數位藝術家Jun合作,設計了15款不同造型且會動的NFT。

台虎NFT
圖/ 台灣虎航

實的部分是實體的賦能體驗,有「到法國空中巴士工廠接新飛機」及「限定期間內飛機搭到飽」兩部分。陳漢銘坦言,「要決定(數量、定價)真的很難,我幾乎是躲著員工在做」,原因是要維持NFT的尊榮感,數量不能發太多,否則失去收藏意義;此外,這次NFT賦能成本不小,如何決定價格也是大學問。

陳漢銘_台灣虎航董事長_張明瑋_虎航總經理_陳明明_KKday創辦人_黃昭瑛_KKday營銷長_20
台虎董事長陳漢銘坦言,最困難的就是NFT的數量、定價,「我幾乎是躲著員工。」
圖/ 蔡仁譯攝

某天,陳漢銘在辦公室內突然想到,台虎自2021年以來,陸續引進15架A320neo,因此決定發行15枚NFT,並採用競標的方式販售,起標價新台幣15萬元,價高者得,並選在5月10日上午10:00正式開賣,至5月12日中午12:00截標,以「3個15」貫穿整個專案。

從開賣當天,一直到明年(2023)底的18個月間,這款NFT共包含三次至法國參與新機交付,以及無限次的空位搭乘權利。過程中若持有者覺得體驗足夠,可以隨時至二級市場轉售,兼具增值功能,持有者可以在18個月時限內,享受剩下的交機、無限次空位搭乘賦能。

賦能一:化身機務人員,親赴法國空巴總部迎新機

提到航空業,最直接聯想到的就是機票,陳漢銘希望這款NFT,可以讓持有者享受到航空從業人員的福利。從2021年起,台虎新購買的15架A320neo開始陸續交機,陳漢銘想:「如果可以到法國空中巴士總部,讓持有者擔任一日機務人員,參與新機交付的過程,會是很難得的體驗。」

虎航
台虎在2023年以前,預計會有三架A320neo交付,NFT持有者將可以親赴空巴法國總部接機。
圖/ 攝影 / 高敬原

在台虎NFT販售的約18個月的時間內,預計會有三架A320neo交付,將是台虎的第4、5及6架。最近的一次交機預計會是在今年7、8月,剩下兩架會在2023年交付,而NFT持有者三次飛機交付都可以參加。

陳漢銘表示,一般人可以買機票飛到法國土魯斯,甚至付費參觀空中巴士工廠,但只有這顆NFT的持有者,能夠參與台虎的新機交付過程,這是金錢都難以獲得的獨特體驗。

賦能二:想飛就飛!從業人員獨有的「空位搭乘」權力

延續讓持有者享受航空從業人員福利精神,NFT持有者可以享有無限次數「空位搭乘」權力,只要是台虎國際線的定期航班,18個月內可以無限制搭乘。

「空位搭乘」是航空從業人員的福利,意思是只要航班有空位、沒有乘客候補,那麼航空公司員工就能搭乘。不過通常會依照員工年資等條件,決定空位搭乘的優先順序,陳漢銘保證,「NFT持有者空位搭乘的優先順序,絕對是第一位,甚至高於台虎董事長。」

虎航
只要是台虎國際線的定期航班,NFT持有者在18個月內可以無限制搭乘。
圖/ 攝影 / 高敬原

國際上疫情未歇,之所以選在此時推出這兩項NFT賦能,陳漢銘說:「這也代表台虎正面看待航空業復甦」。目前包括日本、泰國等台灣人常去的國家,都已經降低入境門檻,他認為,接下來在邊境管制上,台灣會慢慢跟國際接軌。

台虎是國內第一家發行NFT的航空公司,象徵正式與Web3世界接軌,具有特殊意義。陳漢銘說,這次發NFT不是要賺錢,完全是站在回饋顧客以及接觸NFT族群的立場,而這只是第一步。

陳漢銘也看到了許多可能性,也許未來某一天,可以開放用加密貨幣購買機票也說不定,「能夠得到不同客群、世代的共鳴與支持,我認為就是賺錢,因為這是錢所買不到的」,陳漢銘這麼說。

責任編輯:錢玉紘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