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支付已經是後疫情時代日常,跟LINE Pay合作的電子支付(後稱:電支)業者一卡通MONEY,用戶數正式突破500萬,等於每四個台灣人就有一人是用戶。
今(23)日一卡通MONEY透過新聞稿宣布,經櫃買中心核准為公開發行(俗稱:公發)公司。事實上不只是一卡通,台灣的電子支付業界幾乎都在準備公發,背後原因、意義為何,帶您一次看懂。
用戶數破500萬,一卡通獲准公開發行
跟同事一起訂的下午茶,許多人會透過LINE Pay轉帳分攤費用,背後「轉帳、分帳」的功能,靠的就是跟一卡通合作的一卡通MONEY服務。
目前一卡通MONEY用戶數破500萬、儲值卡發行量超過3,500萬張,公司實收資本額為11.4億,是目前專營電子支付機構中最高。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一卡通MONEY儲值金額市占率63.25%,已連續7個月站上百億元大關。
一卡通在本周正式經櫃買中心核准為「公開發行公司」,意思是一卡通必須將財務、經營情況及內部控制執行等資訊,向大眾完整公開,並非是股票上市。現在一卡通的股票,還不能在證券交易所,或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交易,至於未來是否規劃上市或上櫃,還是需要看公司日後籌資、實際營運狀況而定。
在公開發行後,一卡通在經營上,期待能強化吸引優秀人才、便利資金籌措,也會與各股東之間合作,開發更多元化的支付場景,如智慧住宅管理平台、移工小額匯兌業務等,來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
電支「公發潮」從何而來?
一卡通這次獲准公開發行,是因為去年(2021)七月修訂了《電子支付機構業務管理規則》,規定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只要實收資本額達5億元新台幣,就要在在一年內補辦(提出申請)為公開發行公司。
因此不只是一卡通,根據櫃買中心查詢的資料,包括:街口支付、悠遊卡(悠遊付)、愛金卡(icash Pay)、橘子支付、國際連等業者,都已經提出公開發行申請。
這麼做的目的,是因為去年電子支付條例修正通過後,可以做的業務範圍變廣,電支業者除了可以儲值、轉帳,還可以買外幣、基金,點數還能互轉,宛如一間「微型銀行」,當經營規模大到一個程度後,便要求業者對外公開財務資料,達到加強治理、監理,資訊透明的目的。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