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改變了世界,擾亂全球秩序,2021年各國為了挽救經濟而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塞港堵住貨物供應鏈,環環相扣下造成2022年嚴重的通貨膨脹。
雖然荷包變薄,但民眾對食品、日用品的剛性需求強勁,在這樣的通膨風暴下,家樂福等大型量販商表現不俗。家樂福公布上半年的財務報告,在通貨膨脹創下40年新高,而且不斷加劇下,家樂福拉高降低成本的目標,並對2022下半年的營運充滿信心。
家樂福今年預計的降低成本9億歐元的目標,在上半年已達成4.8億歐元,讓公司預計將成本撙節目標拉高到10億歐元。
家樂福執行長邦帕德(Alexandre Bompard)對於目前的情況表示,目前通膨沒有放緩的跡象,因此必須控制惡化的情勢,而且下半年通膨對於客戶的影響更會大於上半年。
家樂福報告,依照匯率換算,上半年經常性營業利益增加1.6%至8.14億歐元。業績反映成本削減和上半年銷售額增長5.4%至434.2億歐元,特別是集團的第二大市場巴西推動成長動能。
家樂福觀察,在今年第二季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略有變化,第二季營收LFL(line-for-line)上揚7.3%,其中食物類增加8.1%,非食物增加2.9%。
2022年受通膨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家樂福集團的成本撙節計畫目的是為了維持消費者的購買力,透過減少其他支出,讓產品凍漲或微幅調漲,更可鞏固零售經濟模式,特別是在自有品牌產品,現在這類產品約佔銷售額、促銷活動和忠誠度計劃的32%。
執行長的強硬資產計畫
家樂福在過去就一直撤出亞洲,2006年退出韓國、2010年離開日本、2014年的印度到2019年的中國市場,而今年更是退出唯一一個亞洲據點的台灣,將股權賣給統一集團,宣告完全離開亞洲市場。
外商的短期績效管理制度,讓家樂福為了減少債務與營運支出,執行長邦帕德採取強硬的資產計畫。以利潤導向的考核方式,讓管理階層在執行時,要考慮成本降低、提高淨利等。
舉此次的台灣家樂福股份出售案,當集團急需亮麗的財報、精美的成本數,集團就將資源投入在獲利更高的地區,並對其他地區的資產進行調整,相較於整個集團的營收佔比,即使台灣表現亮眼,但是市佔率小,不具有規模經濟因此成為出售對象。
集團的下一個新方向擴大拉丁美洲業務
家樂福集團2021年6月公布的巴西第三大零售商Group BIG的收購案,預計在拉丁美洲的業務擴張。邦帕德表示,此收購案今年已經完成交易,且Group BIG整合後帶來極高的營收利潤貢獻。
從集團營收成長率看出,家樂福在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各地區營收都有下滑;然而,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等金雞母,營收成長率強勁,分別為71.2%與19.4%。
家樂福總部在2018年實施全球5年數位轉型計畫,邦帕德將數位化視為重要方針,公司簡化組織、增加生產力與競爭力、打造全通路零售管道。更特別的是:食物轉型計畫(Act for food)旨在讓顧客負擔的起的食品,同時注重食品安全、產品來源,試圖轉變整條食物供應鏈模式。
半年報新聞稿也提到,在2018年的五年轉型計畫後,集團將在今年11月8日發布新的營運策略,確保家樂福在不確定的大環境中持續保持韌性。
責任編輯:吳秀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