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陳建仁在今(18日)聽取國發會報告「亞洲.矽谷計畫2.0——創新創業推動成果」。從2016年推動「亞洲.矽谷」計畫七年以來,國發會目標協助新創取得成長資金,現在有以下3方面成績:
- 國發基金投資:已經投資4家新創(如設計網站Pinkoi、旅遊平台KKday)約新台幣19億元。以及,國發基金匡列50億元「創業天使投資方案」,投資225家新創約新台幣31億元,帶動投資超過新台幣109億元。
青年創業貸款:在融資部分,經濟部推動動青創貸款,至今已經核保超過9.2萬件,協助取得融資超過新台幣735億元。
新創紓困加碼方案:已通過1158案,並協助取得超過新台幣120億元貸款。
國發會也表示,將持續加速新創出場機會,以及為新創爭取海外商機。比如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睿能創意Gogoro、九易宇軒91APP、玩美移動Perfect等四家獨角獸,都已經在近幾年陸續掛牌上市。
打造「國家隊」,期待強化新創國際鏈結
「新創是數位經濟的催化劑,也是下一波經濟及產業成長動能的驅動力,政府在資金、人才、法規、市場及國際新創聚落等面向持續政策推動,給予新創從種子期到成熟出場多元支持。」國發會指出。
為了活絡新創出場管道,金管會現在已推動「臺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等,透過多元資金及出場管道,協助新創快速發展。目前有19家公司登錄戰略新板、3家登錄創新板。
在延攬國際創新人才方面,政府透過就業金卡及創業家簽證吸引國際人才來臺。其中,就業金卡已核發7,283張,包含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矽谷創業家Tim Draper等人。另透過修正企業併購法、沙盒機制、提供租稅誘因鼓勵天使投資新創等方式,協助新創加速成長。
而為了協助新創拓展國際市場,政府已推動國家新創品牌Startup Island TAIWAN,與新創社群及部會聯名舉辦或參加國際展會,例如CES消費電子展、Viva Tech及臺日新創交流會等,透過品牌力協助臺灣新創拓展全球市場。此外,也透過打造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林口新創園、亞灣新創園等國際新創聚落,吸引逾20家國內外加速器(如500 Startup)及800家新創進駐,匯聚國際創業資源及能量,帶領新創拓展國際市場。
國發會談到,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臺灣新創發展環境逐步完善。未來,國發會將持續擔任跨部會平臺角色,整合各部會新創資源,也將持續與新創事業、產業界等交流意見,期透過公私協力發揮綜效,加速臺灣產業升級轉型。
行政院長陳建仁:大、小企業合作,是未來臺灣產業發展的關鍵
針對此次成果報告,陳建仁首先回應,感謝各部會持續在資金、法規、人才及市場各面向,為協助新創發展而努力。
「臺灣已有4家獨角獸,也有許多新創達到IPO階段,為加速新創出場,證交所積極拜會潛力新創,希望協助在創新板掛牌,請各部會鼓勵符合上市條件的優質新創申請,也請金管會主動向新創社群介紹創新板,一旦越來越多新創成功出場,也能產生正向循環,帶動更多投資動能。」陳建仁指出。
國際間,企業與新創合作非常普遍,許多大企業會透過投資、併購新創事業,引進外部創新,帶動企業及產業轉型升級。
因此,陳建仁表示:「大企業有硬底子、新創有軟實力,大小企業合作將是未來臺灣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請國發會協調財政部、金管會、經濟部、國科會、數位部等相關部會研擬誘因,加強企業與新創的投資與合作機制,共創成長動能。」
他也提到,處在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淨零永續、資安等新興議題,已蔚為國際新潮流,臺灣要在這些領域上贏得先機,善用新創事業在創新研發、突破瓶頸的能量,是重要策略。「期許各部會秉持開放心態,無論在新創募資、企業併購或上市櫃等規範上,都要有新思維,提供新創更具彈性的發展空間,以加速新創成長茁壯,共同打造臺灣的護國神山群。」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