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服飾」進攻信義區背後,解讀迪士尼商品策略!台灣「絨毛娃娃」也超有潛力
「國家地理服飾」進攻信義區背後,解讀迪士尼商品策略!台灣「絨毛娃娃」也超有潛力

在台灣時尚潮牌的一級戰區──信義威秀商圈──多了一家以經典黃框LOGO為標誌的品牌旗艦店國家地理服飾(National Geographic Apparel),該品牌由韓國企業The Nature Holdings與華特迪士尼公司合作授權推出(國家地理為迪士尼旗下品牌),主打融合戶外與潮流的風格,提供服裝、鞋包、行李箱及戶外露營用品等選擇。

國家地理服飾在韓國已經有逾290門市,近年也積極前進海外市場,在中國、香港、澳洲等地陸續拓點。在台灣,除了信義威秀的旗艦店之外,在台中知名的商場LaLaport於4月就開設了門市,並預計在9月進駐高雄漢神巨蛋,目標在2027年前,全台能有20家直營店舖。

國家地理服飾插旗台灣、中國、香港、澳洲,讓迪士尼有機會賺更多

在台北旗艦店開幕之時,華特迪士尼公司消費品部大中華區及韓國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林家文也專程來到台灣,同時透露迪士尼在授權商品方面最重要的布局。

跨境,是我們重要的策略。」 林家文說。過往迪士尼在品牌授權方面,採用單一市場授權。舉例來說,日本品牌取得迪士尼的授權,產品主要就以銷售日本市場為主,或是台灣品牌取得授權,就以銷售台灣市場為主,「我們發現,很多跟迪士尼合作的品牌,端出來的產品都非常成熟,放到其他市場也一定會大受歡迎,開始鼓勵他們把商品賣到其他市場。」

國家地理服飾台北概念店邀請新生代嘻哈才子「婁峻碩」擔任開幕嘉賓-2.jpg
國家地理服飾信義威秀旗艦店開幕,並邀請新生代嘻哈才子「婁峻碩」擔任開幕嘉賓。
圖/ 國家地理服飾

國家地理服飾就是經典的案例之一,韓國企業The Nature Holdings營運該品牌已久,在韓國開設了近300家門市,「我們開始鼓勵他們,往海外市場進攻,台灣人非常喜歡戶外活動,相信他們到台灣來也一定會很受歡迎。」林家文說,所有才有今天台北、台中的國家地理服飾門市。

延伸閱讀:迪士尼CEO:考慮脫手電視業務!剪線潮來襲,衛視中文台等11頻道也收攤

台灣也能與迪士尼打海外市場,有哪6大條件?

迪士尼也鼓勵台廠一起合作開拓海外市場。林家文特別提到,台灣在「絨毛娃娃」方面做得很好,也希望可以把更多台灣廠商的產品,帶到海外市場,「如果台灣廠商有意願打海外,像是想前進印尼市場,卻對印尼不熟悉,我們也願意牽線,找印尼當地的授權商來一起配合。」他也強調,以迪士尼的立場還是會避免授權商因為跨出海外市場而互相競爭,所以出海的品牌與商品都會經過挑選,或是要求品牌轉以供應商的角色,豐富海外市場原有玩家的產品線。

要求獲得授權的品牌跨境銷售也是很合理的策略,迪士尼向品牌收取授權費用以及分潤費用,營業額超過一定的標準還會有不同的分潤標準。簡單來說,品牌的商品賣得愈好、迪士尼也賺得愈多。

不過,要獲得迪士尼的授權並不簡單,至少有6個大方向的基本標準必須遵守: 產品開發能力、銷售能力、市場推廣能力、品牌管理能力、財務能力、工廠的認證 ,一般品牌約需經過2~3個月的前置評估期才會繼續往下談。

任職迪士尼消費品部門20多年,3個關鍵讓他敢推薦韓商來台設點

回到國家地理服飾在信義威秀商圈開幕,林家文也表示,從2002加入迪士尼以來,都在消費品部門任職,長期觀察多個市場不同的樣貌,他認為有3個重要的原因,才讓他敢鼓勵國家地理服飾來台開設實體店面。

國家地理服飾
國家地理服飾信義威秀旗艦店,重金打造由地面延伸天花板的大面積LED螢幕,用以傳遞更多的品牌訊息。
圖/ 國家地理服飾

第一,就是台灣對於外來文化的接受度很高。 「你很難定義台灣市場,也許受到日本的影響比較大,但也會受到韓國的潮流影響。」林家文說,因為接受度高、不受限,讓所有品牌都有機會在台灣立足。

第二,台灣實體零售市場的空間仍非常大。 相較於中國、韓國等地,台灣電商滲透率不滿20%,大部分的消費行為仍發生在線下。

第三,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的品牌力。 「國家地理是有故事、有背景的品牌,只要好好扎根跟台灣消費者溝通,就能讓更多知道這個品牌的故事。」所以國家地理服飾在信義威秀商圈的旗艦店,直接由韓國總部操刀設計,牆面採用由地面延伸至天花板的大面積LED螢幕,不斷播放形象主題的影像內容,就是希望能傳達更多品牌訊息給消費者。

而除了國家地理服飾的旗艦店開幕,迪士尼的消費品部門因應「迪士尼百年」的大日子也動作不斷,接連與7-ELEVEN、王傳德茶莊、舊振南餅店合作推出百年商品,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會有更重磅的聯名活動推出。

延伸閱讀:迪士尼股價4年跌40%、Disney+痛失400萬訂戶!一手好牌卻做錯這3件事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IP #迪士尼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在新興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的智慧轉型與產業的持續進化,仰賴跨域協創夥伴的協同合作。作為數位生態協創者的中華電信,近年來積極推動產業合作,並在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主題論壇「南方創新力:亞灣AI半導體經濟論壇」上,展示海地星空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運算與雲端資料庫等,彰顯其在AI時代的核心價值。此外,中華電信也分享了多項AI應用落地實績,示範如何透過Agentic AI的判斷與決策,以及各式客製化的創新流程,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副總經理梁冠雄表示,公司自1996年民營化以來,持續深耕電信本業並大力拓展數位整合服務,如今已躍居台灣市值前十大公司。近年來更瞄準AI趨勢,積極與生態夥伴、垂直應用方案業者跨域合作,一路由電信服務提供者(CSP)、數位服務提供者(DSP)、數位服務賦能者(DSE)走向數位生態協創者(DEC)。透過不斷的業務轉型,中華電信展現了身為電信業者在數位時代的新價值,同時協助企業提升數位韌性與創新競爭力。

為此,中華電信將持續整合以AI為首的七項新興科技,包括智慧物聯網(AIoT)、大數據(BigData)、雲端(Cloud)、資訊安全(Data Security)、邊緣運算(Edge Compute)、5G(fifth Gen)及生成式AI(GenAI),為企業提供從AI基礎建設到創新應用的一站式服務,希望加速賦能百工百業發展AI應用、共同創造更大價值。

中華電信3
圖/ 數位時代

AI關鍵價值1》:海地星空與全光網路,為AI落地應用加速

梁冠雄指出,中華電信透過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DC)與雲平台的AI基礎建設,為企業帶來三大關鍵價值。

首先,中華電信透過「海地星空」網路,打造具高度韌性的連網環境,解決企業通訊中斷的痛點。除了全台第一的固網與行動網路外,中華電信更持續強化海纜建設,近年來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衛星通訊,已具備低軌、中軌與高軌衛星的完整能量。藉此,無論國內外,中華電信都能透過海纜與衛星等高度韌性網路,為企業提供通訊雙重保障,確保暢通無虞。

同時,為因應AI大量資料傳輸的需求,中華電信亦積極佈局全光網路(All-Photonics Network,APN),2024年與日本NTT合作,以100 Gbps光傳輸頻寬進行跨國資料傳輸測試,資料往返時間僅需約為33.84毫秒,效率遠超過傳統單向傳輸需花費200~500毫秒。梁冠雄表示:「此次測試結果證明,全光網路有機會實現分散式AIDC的創新運作模式。」藉由全光網路超高速、低延遲和低功耗的傳輸特性,讓資料和運算資源可分散兩地,突破地點限制,賦予企業AI策略更高度的彈性。

中華電信4
圖/ 中華電信

AI關鍵價值2》:AI 資料中心升級,打造彈性高效的算力服務

在AI資料中心方面,中華電信已將既有的IDC升級為AIDC,並正式推出「hicloud AI算力雲」GPU雲端租賃服務,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AI算力雲租借服務。

梁冠雄強調,企業只需依照實際使用時間來支付費用,不必投入高額成本去購置硬體,即可滿足在AI高效能運算上的即時需求,大幅提升取得AI運算資源的靈活度與彈性,同時降低研發成本,快速搶佔技術先機。此外,考量到AIDC在耗能與散熱上的挑戰,中華電信亦規劃導入直接液冷與沉浸式等散熱技術,為大規模GPU部署提前做好準備。

AI關鍵價值3》:串聯台灣前四大公雲,提供AI特色服務與可靠雲端環境

中華電信完整布局公雲服務,除自有雲端品牌hicloud,亦是AWS、Azure及GCP三大國際公雲的重要合作夥伴,更自主研發各項雲平台特色服務,例如:雲網安整合的資安防護、CMX專屬電路直連雲端、CMP多雲管理平台及加密分持等,為企業打造更安全、穩定且高效的雲端運行環境。

舉例來說,企業可以透過CMP同時管理兩個以上的雲端環境,或透過加密分持服務,避免資料過度依賴單一雲端而導致的營運風險。梁冠雄說明,加密分持機制將企業的資料備份分切成三份,並分別儲存在不同公有雲上,日後若遇到資料毀損或系統停擺等情況,只要將三份資料集結起來就能恢得運作,達到高可用與高安全的效果。

此外,搭配自主研發的AI Factory平台,讓企業可以低代碼方式,開發AI模型與應用,並執行應用所需算力與雲資源。

中華電信1
圖/ 數位時代

Agentic AI應用》以數位韌性驅動智慧城市、交通與醫療創新

在AI基礎建設外,梁冠雄亦分享中華電信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與智慧醫療的Agentic AI應用實例。

以智慧城市應用為例,中華電信打造的AI淹水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能根據影像監控自動判斷災害等級,並據此自動進行應對措施決策,例如抽水設備調度、避難指引、淹水示警等。在智慧交通管理上,中華電信結合VLM技術打造的交通壅塞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不僅能判斷道路壅塞或車站人潮擁擠的程度,還能偵測交通事故,並依事件的嚴重程度及提供決策建議。在智慧醫療領域,中華電信同樣投入大量心力,以AI完善病患從看診前、看診中到看診後的所有流程,不僅提升了醫療效率,也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於病患照護,真正展現智慧醫療的價值。

梁冠雄強調,未來中華電信將以數位韌性為核心,持續深化AI基礎建設與創新應用的雙軌布局,並期待與更多新創攜手合作,將創意與技術落地,共同打造多元共榮的產業生態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