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衝著蘋果Vision Pro來!傳聯手LG開發新高階頭盔,價格會讓人滿意嗎?
Meta衝著蘋果Vision Pro來!傳聯手LG開發新高階頭盔,價格會讓人滿意嗎?

今年6月份,蘋果在 WWDC23 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宣布 2024 年將推出售價高達 3499 美元的 Vision Pro。

近日,據韓國媒體 Maekyung 援引行業消息人士報導,為應對來自蘋果 Vision Pro 的挑戰,Meta 決定與 LG 電子合作推出先進的頭戴式裝置。

Meta 在 2020 年後將其頭戴式裝置產品統一命名為 Quest 系列,並將其高價產品命名為「Pro」。售價約 499.9 美元的新款 Quest 3 也即將在今年秋季上市。

而據該消息人士了解,Meta 與 LG 電子共同研發的頭戴式裝置將在 2025 年推出,且由於這是一款高規格機型,業界認為聯名機型的名稱為「Meta Quest 4 Pro」。

相較於 Vision Pro 的 3499 美元,Quest 4 Pro 的售價可能會更低,大約 2000 美元左右。

這場雙贏的「聯姻」早在去年底就有跡象,Meta 高層曾前往韓國首爾訪問 LG 科學園,並與 LG Display 研究團隊的高層會面,探討了 AR/VR 高解析度顯示方案的合作。

如今,一旦合作進入量產環節,Quest 4 Pro 的零組件也將由 LG 集團附屬公司 LG Display、LG Innotek 和 LG Energy Solution 提供。

延伸閱讀:立訊狂吃蘋果單、營收飆84倍!一介「女狼人」王來春,怎麼成鴻海最大挑戰者?

習慣打「組合拳」的 Meta 深知價格對消費者購買欲望的重要性,因此在 Quest 4 Pro 上市之前,他們計劃在 2024 年發布一款低於 200 美元的低成本機型。

頭戴式裝置市場三國鼎立,三星合作Google、高通搶推出

頭戴式裝置賽道從不缺乏入局的新玩家,除了 Meta 和 LG 電子的強強聯合,三星和 Google 也「盯上」了頭戴式裝置市場。

今年 2 月份,三星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3」上宣布,將與 Google-高通攜手開發下一代 XR 頭戴式裝置。

類似於開發智慧手機,三星製造手機硬體,高通提供處理器,Google則負責底層安卓操作系統,三星電子移動部門負責人 TM Roh 在接受採訪時說:「Google 和高通在未來推出 XR 頭戴式裝置的開發中,扮演類似的角色。」

Google 安卓生態系統副總裁 Sameer Samat 也表示與三星建立 XR 合作夥伴關係,構建一個由安卓驅動的 XR 平台。

今年 6 月,蘋果的 Vision Pro 橫空出世,重新定義了 XR 概念,為沉浸式體驗和應用提供新的可能性,被譽為一次劃時代的突破。

蘋果 CEO 庫克將之定義為「首個空間計算系統平台」,在 WWDC23 主題演講上表示:

就像 Mac 將我們引入個人計算、iPhone 將我們引入移動計算一樣,Apple Vision Pro 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Spatial Computing)。

然而,面對 Vision Pro 的強勁競爭,或許出於對產品的不自信,試圖「圍剿」蘋果的三星在重新審視其研發頭戴式裝置規格之後,無奈地將發布日期推遲了 3-6 個月,並徹底修改產品發展的策略。

來自韓國的金融服務公司透露:「三星可能會將其產品定位在 Vision Pro 和 Meta Quest 之間,硬體性能上趨近於蘋果,但價格將更具競爭力,以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至此,全球頭顯市場大有「三國鼎立」之勢,蘋果、Meta-LG、三星-Google-高通形成三條明晰的競爭軸線。

頭戴式裝置出貨量下滑,還在漫長的發育期

競相搶占賽道是瞄準了 XR 頭戴式裝置的可觀前景,但在「累累果實」到來之前,當下的 XR 市場並未如預期般熱鬧。

據陀螺研究院統計,2022 年全球 VR 頭戴式裝置出貨量 1014 萬台,較 2021 年下滑了 8.65%。2023 年二季全球 VR 銷量也出現了下滑,同比下降 37%。

作為全球 VR 市場的龍頭,Meta Quest 系列頭戴式裝置的銷量已經明顯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

恰逢居家辦公千載難逢的時機,Quest 2 產品銷量的暴漲,銷售量達到了千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老舊,功能滯後等問題也凸顯出來。

Quest 2 逐漸後繼無力,繼任者 Quest 3 或許也難挑大梁。

今年 5 月,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曾受邀體驗 Quest 3,相比上代 Quest 2,更輕更薄的佩戴體驗,透視體驗更好的的兩顆 VST 鏡頭、自由調節的 IPD、高通驍龍 XR2 Gen2 等變化,顯著提升了 Quest 3 在 UI 交互、VST 透視、遊戲等方面的表現。

但不支持眼球追蹤、臉部追蹤等劣勢,也一定程度上使得 Quest 3 與蘋果 Vision Pro 在直接「搏殺」中處於下風。

消極的情緒不只流傳於 Meta,也同樣蔓延至蘋果公司。

歷史上,蘋果的不少產品已經證明了其能夠顛覆市場並創造出令人矚目的營收業績。

第一代 iPhone 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售出 100 萬台,到 2009 年,它創造了蘋果總營收的三分之一,iPad 問世的第二年就為蘋果帶來近 200 億美元的營收,約占蘋果總銷售額的 18%。

而在 WWDC23 大會召開的兩天之後,據韓國媒體 Pulse News 報導,考慮到高昂的售價和產能的限制,蘋果公司已將 Vision Pro 的銷售目標下調至 15 萬台。

而據 Mark Gurman 爆料澄清,蘋果在數年前給 Vision Pro 定下的首年銷售目標是數百萬台,但後面迅速降至 300-400 萬,然後是 100 萬,90 萬,再到如今的 40-50 萬台。

銷售目標的一再下探,也意味著 Vision Pro 仍需經歷一段漫長的「發育期」,短時間內想要成為支柱性的營收分支也顯然不太現實。

未來幾年的 XR 頭戴式裝置市場注定迎來激烈的「廝殺」,在這個前瞻性的時刻,究竟誰能在這場「廝殺」中脫穎而出,不妨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蘋果默默耕耘3年,Apple Watch要用3D列印了!黏合劑噴射成型技術好處在哪?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ifanr

責任編輯:蘇祐萱

關鍵字: #Apple #LG #meta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隨著政策法規開放與消費者行為改變,金融服務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加速數位金融服務往個人化、智慧化與互動化靠攏,觀察到這股趨勢,台北富邦銀行不僅積極展開轉型旅程,更於 2023 年中啟動 Fubon+ 行動銀行 App 專案:從使用者需求出發,以「簡單」、「直覺」、「懂我」三大設計理念重塑產品架構、系統介面與使用體驗,打造專屬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

北富銀以簡單、直覺、懂我為核心訴求,Fubon+化身專屬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集結跨部門 600 位同仁的力量、歷經一年餘的時間,台北富邦銀行在去(2024)年 11 月正式推出 Fubon+ App,在極短時間內協助高達九成的行動銀行用戶轉移,更因應使用者需求快速迭代功能服務,透過數據分析完善個人化體驗,成為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業務處副總經理傅奕樵解釋:「Fubon+ App 是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金融使用行為進行服務分類,並以牌卡介面提供信貸、信用卡、帳戶等服務,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直覺的點選與連結所需服務,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與優化使用體驗。」

富邦金控
Fubon+ App不僅系統介面翻新,功能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隨之擴充
圖/ 數位時代

根據統計,Fubon+ App 上線之初即整合超過 200 個功能服務,每月平均 以5 到 7 個新增或更新功能向上攀升,滿足不同使用場景。例如,針對偏好夜間使用App的族群推出深色主題介面、考量年長者需求提供五種字級選擇,以及因應使用者需求提供夜間換匯服務等。

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多元功能與使用體驗至關緊要,對此,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總處副總處長周郭傑認為:「功能越多元,系統介面與操作流程越需要簡潔直觀,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設計每一個互動細節與使用體驗。」以生活繳費為例,使用者只要以Fubon+ App繳交水費或電費,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並主動發出繳費提醒,降低遺漏與逾期風險,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Fubon+ App以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服務化身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具體作法有三:整合銀行、人壽與證券數據資料,讓使用者可以單一平台掌握各種資產數據,如銀行存款明細、人壽保單與投資績效等;其次是在App提供「富邦共學」等免費線上課程資訊,以及專屬的理財建議,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所需的理財資訊,以及透過「我的權益」提供使用者專屬優惠與回饋,加速使用者下達各種金融決策。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蒐集與分析使用者的數位軌跡,例如交易數據與互動行為,讓台北富邦銀行可以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提供專屬使用者的產品服務與資訊,例如在使用者的信用卡額度將滿時發送調額提醒訊息等,即時滿足使用者在不同金融場景的服務需求。

聚焦五大進化服務,Fubon+ App與時俱進滿足使用者需求

為擴大Fubon+ App設計理念與價值,台北富邦銀行將聚焦「安全」、「財富」、「暖心」、「便利」與「智能」五大面向,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能量。

傅奕樵表示:「資安風險與詐騙事件頻傳,讓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抱持戒心,為改變這個狀況,Fubon+ App全面提升系統安全、裝置安全與落實資料保護,針對信用卡戶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內連帳戶安全中心提供多重安全設定,包含裝置綁定跟透過OTP(MOTP)進行身分與交易認證等,更透過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以及知道如何降低風險,進而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此外,台北富邦銀行將於下半年度導入FIDO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讓使用者在線上交易時可以生物辨識的方式快速通過身分認證,更好保護用卡安全。

富邦金控
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
圖/ 數位時代

除了防詐安全,Fubon+ App更同步進化財富管理功能,以暖心設計與簡單直覺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在線完成資訊查詢與金融交易,如匯率到價通知、視覺化市場燈號,到個人化的消費與投資數據分析,為使用者打造一站式的智慧理財體驗。此外,還可依需求串聯實體分行,由專人提供即時協助。「我們將以使用者視角持續優化Fubon+ App,同時,攜手跨業合作夥伴一同滿足使用者在不同生活場景的金融需求,如旅遊金融等,成為真正『懂你』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關於Fubon+ App的未來發展方向,周郭傑如是總結。

了解更多Fubon+ >  https://fubonapp.taipeifubon.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