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靠加密貨幣吸4100萬,鏈上數據揭真相:誇大了!現金更好用?
哈瑪斯靠加密貨幣吸4100萬,鏈上數據揭真相:誇大了!現金更好用?
2023.10.25 | 區塊鏈

哈瑪斯靠加密貨幣募到4100萬美元,數字被誇大了嗎?

以巴衝突持續,上週《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靠加密貨幣,募集到4100萬美元。區塊鏈數據分析公司Chainalysis跳出來表示,報導中的數字言過其實。

Chainalysis表示,阻止透過加密貨幣資助恐怖主義的行動至關重要,他們也積極協助各方組織中斷、凍結和扣押可能用於資助恐怖主義的數位資產,但該數據公司認為,了解加密貨幣被運用的真實場景也同樣重要,避免錯誤訊息,讓大眾對加密貨幣的用途產生負面偏見。

「我們看到報導引用被跨大後的數據、分析也存在缺陷,我們認為有必要澄清一些誤會。」

上週,《華爾街日報》報導巴勒斯坦伊斯蘭(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激進組織在2021至2023年間收到約9,3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哈瑪斯則是收到約4,100萬美元的資金。報導中的數據,有部分來自於 Chainalysis 競爭對手公司 Elliptic 的數據。

為什麼數字算錯?

Chainalysis 表示《華爾街日報》的標題,暗示加密貨幣直接資助哈瑪斯行動,但從鏈上數據來看,並不能看出這些款項是否全部流向激進分子。

數字被誇大的原因,來自於將當地加密貨幣服務商,所提供的日常交易服務也計入統計內。

在Chainalysis 的這篇部落格文章中舉例,他們發現一個被標記為恐怖主義融資相關的錢包,與20幾個可疑的資金服務商有資金往來。這些服務商有大有小,從用戶方收取到的總金額由 840 萬美元到11億美元不等。

而其中一個可疑的資金服務商地址顯示,在過去7.5個月內有大量活動,有1,300多筆存款、及1,200多筆提款。但在該地址收到的8,200萬美元資金中,僅有45萬美元的資金,被轉入被標記為恐怖主義融資錢包地址。

且從鏈上活動看來,控制 8,200萬資金錢包的團體、跟控制恐怖主義錢包的團體似乎不是同一批人,不能斷定該服務商是在有意、或無意的情況下,幫助了激進組織蒐集資金。

其他被標記為可疑資金服務商的地址也存在著類似現象,表示服務商的資金很大部分可能跟資助恐怖主義無關,僅為日常營運。

縱使區塊鏈技術的透明性,讓加密貨幣流向能被追蹤。但服務商(中心化交易所、場外交易提供商)內部的帳戶交易資訊只有服務商能取得,因此一旦資金存入服務商,會讓繼續追蹤資金動向變得更複雜。

不過 Chainalysis 表示,從數據上來說,只能斷定這些服務商可能在有意或無意的情況下,幫助了激進組織蒐集部分資金,但《華爾街日報》報導的「服務商的資金全流向激進組織」推論則太過武斷、且沒有依據。

追蹤加密貨幣其實更容易!現金才是激進組織好朋友

Chainalysis 在文章中也同意,包含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以及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的確使用加密貨幣募集、儲存及轉移資金,但僅佔總體加密貨幣交易量的極小部分,在加密貨幣的非法活動中,也是相對小的部分。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的透明性,可能對習慣在暗處行動的激進組織而言並不是個有效解決方案。

哈瑪斯曾在 2021年4月宣布暫停用加密貨幣募集資金,因為加密貨幣的可追蹤性,可能將協力的服務商、資金提供者面臨被捕或是更嚴重的風險。

「可能沒有人比哈瑪斯更了解使用加密貨幣募資的挑戰。」Chainalysis 在文章補充道。

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也同意 Chainalysis 的觀點,表示大多數恐怖分子的資金仍然依賴傳統現金,而不是加密貨幣。

在《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後,該交易所對外發表聲明,回應擔心加密貨幣多被用於非法行為的大眾,表示區塊鏈技術的透明度,讓追蹤加密貨幣仍比追蹤傳統現金容易。

儘管有必要制止加密貨幣用於恐怖主義的行為,但與特定國家的資助(尤其是來自伊朗)相比,目前激進組織仍主要透過哈瓦拉、空殼公司作為主要資金來源。

💡哈瓦拉(Hawala) 名稱從阿拉伯文而來,意思為轉移,是一種非正式的價值傳遞體系,源自於絲路交易,透過經紀人在龐大的非傳統銀行、金融交易網絡中傳遞金錢。目前主要分布在中亞、北美、非洲、印度。

延伸閱讀:輝達工程師被綁架,黃仁勳稱:活生生的噩夢!以巴無情戰火,怎麼燒到半導體界?

資料來源:CoindeskCryptoSlateChainalysis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

核稿編輯:高敬原、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在資訊爆炸的投資時代,面對琳瑯滿目的投資選項,你是不是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其實「選對工具」比「努力研究」更有效率。長期深耕金融科技的鉅亨買基金,早已洞察基金投資領域中資訊分散、選擇障礙、操作繁瑣的痛點,透過科技與使用者中心的系統設計,致力打造更方便、效率的智能投資體驗。

除了有全站基金終身 0 手續費的吸睛誘因,更重要的是鉅亨買基金解決了投資人的實際困擾;透過動態篩選熱門基金、自動化投資工具等創新功能,將過去需要專業知識和複雜操作的投資流程,簡化為直覺易懂的數位體驗,逐步改變了傳統的基金交易模式,讓理財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人人可及的日常選擇。

這次鉅亨買基金全新改版 App 正式上線,更進一步強化平台體驗。以看得懂、找得到、學得快的設計精神,整合多項創新功能,讓基金投資輕鬆上手、事半功倍。無論是理財新手、基金老手,或有多個家庭帳戶需要管理的財務大臣,透過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即可一站掌握市場情報、熱門標的、專業策略與帳戶總覽。

其中,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更力助投資人掌握高手秘笈,有機會跟著前輩練功,一步步練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眼光。

功能全開箱!一站搞定找基金、看標的、管帳戶

打開鉅亨買基金 App,最直覺的感受就是:乾淨、精準、快速。設計邏輯不複雜,透過快搜、熱門標的、帳戶整合與自選捷徑設計,將過去繁瑣的基金投資流程化繁為簡,打造一個隨時可啟動、易於操作的投資入口,讓資訊不再分散,動作更精準。為降低基金學習與決策門檻,即使尚未開戶,仍可下載App使用以下亮點功能:

一、基金搜尋:輸入關鍵字如「高股息」、「ESG」、「科技」等,即可快速列出相關標的。配合風險等級、配息頻率、基金品牌、幣別、投資區域等條件篩選,搭配報酬率或績效排序,為投資人有效縮短挑選時間。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快速輸入關鍵字,一鍵篩選條件,精準找到符合需求的基金。
圖/ 鉅亨買基金

二、夯股基金:針對市場熱門題材,使用者可點選最多五檔熱門持股,如輝達、蘋果等,快速查詢各基金的持股比例,並依喜好排序篩選。對於想掌握趨勢卻擔心判斷失誤的投資人而言,「夯股基金」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參與方式,透過專業基金經理人篩選與靈活操作,幫助新手建立題材導向的選基邏輯,同時分散個股波動風險,不漏接每一波趨勢財。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APP下方「找基金」中選擇「夯股基金」,再進行持股篩選,即可點選熱門持股,掌握基金布局,輕鬆跟上市場趨勢不怕踩雷。
圖/ 鉅亨買基金

三、首頁自訂:App 首頁支援「快捷功能」自訂,用戶可釘選「投資儀表板」、「定期定額查詢」、「追蹤清單」、「歷史交易」等常用模組,打造專屬操作首頁,一目了然。

獨家「大師榜」看懂行家怎麼買,用策略練投資

想知道高手怎麼配置資產、為何績效穩定領先?鉅亨買基金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為市場上少見的「社群式基金學習機制」,主打以「透明數據」與「解鎖追蹤」的方式,讓用戶可以實際參考高手的操作邏輯。

只要是已開戶會員,就能在首頁下方開啟「大師榜」功能,從每日更新的績效中,篩選出表現突出的高手帳戶,並依報酬率、AUM規模、投資方式(單筆投資或定期定額)與年齡層等條件進行排序比較。

鉅亨買基金
大師榜揭露高手投資組合,可依績效、規模等多條件篩選,輕鬆找出適合參考的對象。
圖/ 鉅亨買基金

看見感興趣的大師後,即可選擇追蹤,最多可追蹤 50 位;若想查看其前五大持有標的與近期申購紀錄,則可使用即享券解鎖。而即享券則可透過任務或活動獲得。

除了即時榜單,App 另設有「名人堂」,聚焦季度與年度績效穩定的代表性帳戶,適合進行中長期追蹤。所有已追蹤與解鎖紀錄,也整合在「我的專頁」中,便於隨時復盤與管理。此外,平台還支援多帳戶綁定與一鍵切換,讓家庭理財配置更直覺、清楚,亦能搭配大師榜策略靈活操作。

對投資新手而言,這項功能不只讓投資更有依據,也是一套練習市場判斷、進階布局的工具。善用大師榜,從觀察、到解鎖、再到內化策略,循序建立自己的判斷力與投資思維。

鉅亨買基金
點擊會員專區,在「會員權益/獎勵領取」中每週即可領取即享券,解鎖大師榜投資組合。
圖/ 鉅亨買基金

三分鐘開戶,鉅亨買基金終身0元手續費

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不只是投資資訊平台,更整合了策略學習、操作效率與資產管理功能,從搜尋、觀摩到實際執行,每一步都為投資人設計。

想掌握市場、練出判斷、做對決策,就從下載App開始,為自己打開一個更有效率的投資未來。目前 App 用戶只要完成開戶,即可享「全站基金終身0手續費」,從此投資每一步都更划算。

App 下載:https://anuefund.tw/bk7Yi
立即開戶,搶先加入行家行列:https://anuefund.tw/jbp5b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