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台灣人最愛哪些劇?Netflix、Disney+ 年度夯片有哪些?4張表秒看懂
【觀點】台灣人最愛哪些劇?Netflix、Disney+ 年度夯片有哪些?4張表秒看懂

作為疫後之年,2023年台灣人在串流平台仍然大量看劇嗎?看什麼樣的劇?也看電影嗎?隨著今年大家報復性出國與出遊,疫情紅利大幅趨緩,此時串流平台的人氣作品是否有所位移,相信是所有人矚目的焦點。

本文為大家整理目前台灣人在兩大已落地的最大國際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與Disney+都在看什麼,各自拉出電影與劇集的前20名名單。考慮到HBO MAX仍未登台,使用HBO GO的人數過少,作品與功能也不齊全,我們就暫且不談,且讓我們期待明年HBO正式加入台灣戰局。

Netflix排行榜解讀:獨家串流與大IP電影獨領風騷,韓星韓劇仍大殺四方

Netflix 2023 最夯電影排名Top 20

排名 中文片名 英文片名 類型
1 《玩命關頭9》(美) F9 動作
2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台) Marry My Dead Body 動作/喜劇
3 《格殺福順》(韓) Kill Boksoon 動作/驚悚
4 《饑渴遊戲》(泰) Hunger 驚悚/劇情
5 《消失的她》(中) Lost in the Stars 犯罪/驚悚
6 《驚天營救2》(美) Extraction 2 動作/驚悚
7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韓) Unlocked 動作/驚悚
8 《鋒迴路轉:抽絲剝繭》(美) 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 犯罪/喜劇
9 《罪後真相》(台) The Post-Truth World 懸疑/驚悚
10 《攻心諜戰》(美) Heart of Stone 動作/驚悚
11 《芭蕾復仇曲》(韓) Ballerina 動作/驚悚
12 《慈母殺心》(美) The Mother 動作/驚悚
13 《超難搞先生》(美) A Man Called Otto 喜劇/劇情
14 《千面特務》(法) AKA 動作/驚悚
15 《疫起》(台) Eye of the Storm 劇情
16 《想見你》(台) Someday or One Day 奇幻/愛情
17 《黑的教育》(台) Bad Education 驚悚
18 《我是千尋》(日) Call Me Chihiro 劇情
19 《路德探長:落日之殤》(英) Luther: The Fallen Sun 推理/驚悚
20 《認賊作爸媽》(美) The Out-Laws 動作/喜劇

2023年的Netflix電影榜比起以往更加集中,顯現Netflix受眾確實更加集中在動作驚悚兩大元素,甚至是票房平平的台灣電影《罪後真相》也擠進年度十大,遲至十月才上線的《黑的教育》也擠進前二十名,代表在Netflix串流平台上,驚悚類型掌握著絕對的優勢,不管是泰國、英國還是法國,唯一一席入榜電影都有驚悚成分。

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在動作驚悚上或許不是特別擅長的國家或創作者來說,要「躋身上流」,或許可以參考的是 喜劇和真人實事改編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有動作元素,但大類型仍是喜劇,和兩部入榜的非大製作美國電影《超難搞先生》、《認賊做爸媽》可說在榜單上遙相呼應。

更有趣的是,完全沒有驚悚或喜劇元素,以正統劇情片之姿殺進榜內的只有兩部電影,一部是台灣的《疫起》、一部是日本的《Call Me Chihiro 我是千尋》,這兩部電影都是基於真人實事改編,並有著帶觀眾進入一個神秘世界(被隔離的醫院、性產業)一同旅行的框架。

除了上述幾條路,當然還有一條明擺著的路,就是先去做一個全亞洲知名的劇的IP,然後你就可以上榜了(笑)--暫且不把《想見你》和奇幻愛情列入討論,因為這個IP現象太過獨特,值得一提的倒是《想見你》從劇集到電影,都有著輕驚悚懸疑的元素。

延伸閱讀:Netflix十年最大考驗來了!廣告策略轉彎、砍寄生蟲⋯能救訂閱數嗎?

Netflix 2023 最夯影集排名Top 20

名次 中文劇名 英文劇名 類型
1 《黑暗榮耀》(韓) The Glory 懸疑/驚悚
2 《咒術迴戰》(日) Jujutsu Kaisen 動作/冒險
3 《浪漫速成班》(韓) Crash Course In Romance 浪漫愛情喜劇
4 《歡迎來到王之國》(韓) King the Land 浪漫愛情喜劇
5 《車貞淑醫生》(韓) Doctor Cha 劇情
6 《有生之年》(台) Living 劇情/家庭
7 《哲仁王后》(韓) Mr. Queen 奇幻/浪漫愛情喜劇
8 《大力女子姜南順》(韓) Strong Girl Nam-soon 動作/犯罪/喜劇
9 《摸心第六感》(韓) Behind Your Touch 犯罪/喜劇
10 《驅魔麵館》(韓) The Uncanny Counter 奇幻/犯罪/恐怖
11 《無人島的DIVA》(韓) Castaway Diva 劇情/喜劇/音樂
12 《藥師少女的獨語》(日) The Apothecary Diaries 劇情/歷史
13 《卿卿日常》(中) New Life Begins 劇情/喜劇/歷史
14 《壞媽媽》(韓) The Good Bad Mother 犯罪/喜劇
15 《去有風的地方》(中) Meet Yourself 劇情/愛情
16 《八尺門的辯護人》(台) Port of Lies 劇情/犯罪
17 《長月燼明》(中) Till The End of The Moon 奇幻/冒險/劇情
18 《戀愛不可抗力》(韓) Destined with You 奇幻/喜劇/劇情
19 《與惡魔有約》(韓) My Demon 奇幻/喜劇/劇情
20 《單身即地獄》(韓) Single’s Inferno 愛情/真人實境秀

劇集部分,都說台灣觀眾訂Netflix是用來看韓劇,在2023年這個說法再次被印證,上榜的20部劇有13部來自韓國(其中有1部是真人實境秀《單身即地獄》),能夠和年度兩部高人氣韓劇《黑暗榮耀》、《浪漫速成班》相提併論的是日本王道動畫《咒術迴戰》。在「韓劇」之外,日本動畫以類型迥異的王道動作格鬥動畫《咒術迴戰》,和歷史劇《藥師少女的獨語》擠進榜中。

整體來看,劇集榜相較於打打殺殺的電影榜,顯得「溫柔」許多,雖然仍有以動作驚悚為賣點的《驅魔麵館》等作品,但浪漫愛情喜劇和奇幻、歷史卻佔了大宗,劇情類的作品也仍然可以打動人心。

年度表現最好的台劇是《有生之年》和《八尺門的辯護人》,前者是家庭劇,後者是犯罪劇情中帶有社會議題和懸疑元素,這個成績或許再次提醒著創作者, 對台灣觀眾來說,類型和定位固然有其必要性和搶市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仍然是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然而大熱台劇《模仿犯》、《此時此刻》跟《人選之人-造浪者》雖在國際上擴散表現良好,但意外沒進前20讓人感到意外,而這是因為FlixPatrol是以每日TOP 10排名綜合評分,這幾部都屬一次上,不如週播相對在名次上吃香,有較為長播岀的時段,比如《黑暗榮耀》也是第二季帶第一季火力加持拿下第一。

延伸閱讀:圖解Netflix首份收視報告!上半年最夯片是誰?

Disney+排行榜:「老IP」成為救命稻草!情境喜劇仍拔頭籌,但韓劇正式入「主」

Disney+ 2023 最夯電影排名Top 20

排名 中文片名 英文片名 類型
1 《黑豹2:瓦干達萬歲》(美) 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 奇幻/動作/冒險
2 《元素方城市》(美) Elemental 奇幻/動作/冒險
3 《阿凡達:水之道》(美)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奇幻/動作/冒險
4 《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美) 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 奇幻/動作/冒險
5 《小美人魚》(美) The Little Mermaid 奇幻/冒險
6 《星際異攻隊》(美)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ume 3 奇幻/動作/冒險
7 《詐團團》(台) Scamsgiving 犯罪/喜劇
8 《阿凡達》(美) Avatar 動作/驚悚
9 《蜘蛛人:新宇宙》(美) 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科幻/動作
10 《威尼斯魅影謀殺案》(美) A Haunting in Venice 犯罪/恐怖
11 《天龍八部之喬峰傳》(港) Sakra 動作/冒險
12 《做工的人電影版》(台) Workers The Movie 喜劇/家庭
13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美) Indiana Jones and the Dial of Destiny 動作/冒險
14 《樂透大作戰》(韓) 6/45 喜劇
15 《姦臣:色誘天下》(韓) The Treacherous 犯罪/歷史
16 《五星饗厭》(美) The Menu 恐怖/驚悚/喜劇
17 《頭七》(台) The Funeral 恐怖/家庭
18 《鐵達尼號》(美) Titanic 劇情/愛情
19 《本日公休》(台) Day Off 劇情/家庭
20 《大谷翔平:超越夢想》(美) Shohei Ohtani: Beyond the Dream 運動/紀錄片

相較於Netflix的榜單,Disney+的榜單不意外地仍以 漫威電影 為大宗,因此奇幻/動作/冒險元素佔據前二十名榜單,包括Disney今年新推出、同樣屬於這個類型的《元素方城市》、《小美人魚》、《阿凡達》等。

其次,IP也不意外地成為迪士尼榜上的關鍵字,即使是票房與評價雙雙失利的老IP印地安那瓊斯,仍然可以在串流上有穩健的表現,擠入前二十名。同樣可以說是標準「老」IP的,還有《天龍八部之喬峰傳》,意外在榜上開出12名的好成績,甚至1997年的經典電影《鐵達尼號》也擠進前20名,可見對迪士尼平台的觀眾來說,明顯 不嫌IP老,只要IP好

而搶進榜上的台片《詐團圓》和《做工的人電影版》都是家庭喜劇(連恐怖片《頭七》其實都有非常家庭的元素),再次證明 迪士尼的家庭向特質,觀眾偏傳統偏年紀較長 ,從榜單上完全可以反映出來。

Disney+ 2023 最夯影集排名Top 20

排名 中文劇名 英文劇名 類型
1 《摩登家族》(美) Modern Family 喜劇
2 《異能》(韓) Moving 奇幻/動作/冒險
3 《災後調查日誌》(韓) The First Responders 動作/冒險
4 《浪漫醫生金師傅》(韓) Dr. Romantic 劇情/愛情
5 《惡鬼》(韓) Revenant 奇幻/恐怖
6 《台灣犯罪故事》(台) Taiwan Crime Stories 犯罪
7 《原來這就是愛啊》(韓) Call It Love 劇情/愛情
8 《惡中之惡》(韓) The Worst of Evil 動作/犯罪
9 《潘朵拉:偽造的樂園》(韓) Pandora: Beneath the Paradise 動作/驚悚
10 《地下菁英》(韓) Big Bet 動作/犯罪
11 《實習醫生》(美) Grey's Anatomy 劇情/愛情
12 《洛基》(美) Loki 奇幻/動作/冒險
13 《偶然成為社長》(韓) Unexpected Business 真人實境秀
14 《曼達洛人》(美) The Mandalorian 奇幻/動作/冒險
15 《非法正義》(韓) Vigilante 動作/驚悚/犯罪
16 《天國大魔境》(日) Tengoku Daimakyo 懸疑/冒險
17 想見你》(台) Someday or One Day 奇幻/愛情
18 《神秘五金行》(台) Mysterious Hardware Store 真人實境秀
19 《秘密入侵》(美) Secret Invasion 動作/冒險
20 《噬亡村》(日) Gannibal 恐怖/科幻

(註:劇集《如懿傳》和《特務家族》在榜單上亦有相當亮眼的成績,惟在FlixPatrol上被錯誤歸屬到電影類,點數計算方式無法放入影集榜單,只能不列入兩個榜的計算。)

而在劇集部分,迪士尼過去幾年努力「搶」韓劇有成,此次前二十名劇集已經有9部韓劇,恐怕不久的將來,訂迪士尼追劇的觀眾也是為了韓劇而不是漫威了呢!

但好玩的是,或許是因為韓國電影台多半已經把主流愛情家庭韓劇賣給Netflix,迪士尼的韓劇反倒多以奇幻動作、驚悚犯罪為主,跟大家想像的平台屬性反而連不起來。不過從《摩登家族》和《異能》高居前兩名來看,《異能》雖是奇幻動作類型,卻一樣有大量的家庭劇戲份,或許還是可以看出在劇情中親情佔比的重要性。而韓劇《惡鬼》、日劇《噬亡村》則雙雙以劇集較罕見的恐怖類型上榜,或許也預示著國際影集的新趨勢,2024年是否有更多此類作品能在市場上受到矚目,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重點。

延伸閱讀:Spotify免費用戶佔了6成,卻能成功變現!做對什麼?兩個策略解析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Netflix #Disney+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