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只是調整員工排班、代班,為何就提升9000萬營收?提升獲利,老闆還能怎麼做?
Gap只是調整員工排班、代班,為何就提升9000萬營收?提升獲利,老闆還能怎麼做?

在台灣買家電,會到燦坤、全國電子,在美國的首選就是「百思買」(Best Buy)。這家全美最大的消費型電子與家電產品零售商,曾在 2012 年遭遇營運危機,單季虧損超過 17 億美元(約新台幣 510 億元),資本報酬率(ROIC)下滑至 - 16.7%。

當時亞馬遜(Amazon)推出電子產品零售,用優惠價格,吸引顧客;沃爾瑪(Walmart)則引進熱門款家電產品,搶攻新生意。在電商與零售的雙夾擊之下,百思買的市占受到大幅衝擊。

2012 年百思買找了旅宿業卡爾森集團(Carlson)的執行長修伯.喬利(Hubert Joly)救火,推出「Renew Blue」計畫。該計畫的核心概念是「為顧客創造價值,提高產品價格」,同時「為供應商創造價值,降低商品的採購成本」,最後讓百思買以低成本進貨,用高價格賣出產品,改善他們的 ROIC 與獲利。「Renew Blue」的每項行動方案都遵循這個邏輯。

舉例來說,百思買設立了「店中店」,邀請索尼(Sony)、三星(Samsung)、微軟(Microsoft)等在賣場內設品牌店,從顧客角度,他能一次體驗各種廠牌商品,而且有專業的服務人員提供諮詢,提高顧客購買意願; 對供應商來說,在店內營運更省錢,因此他們願意補貼在百思買品牌店內工作的員工薪資,優化服務品質。

同時,百思買提升線上商品的出貨速度。種種的改善措施逐步奏效,2016 年喬利宣布計畫達標: 百思買的 ROIC 從負值爬升至 22.7%,稅前淨利繳出倍增的成績。

創造獲利的精髓:提高顧客的願付價格、降低供應商、員工的願售價格

哈佛商學院教授菲利克斯.奧伯霍澤-吉(Felix Oberholzer-Gee)在《哈佛最熱門的價值策略課》(Better, Simpler Strategy)一書中,以百思買的故事開場,他認為百思買業績能夠反轉,歸功於「價值導向」策略。

何謂「價值導向」策略?意即確認每項策略之下的行動方案都能創造價值。奧伯霍澤提出「價值桿」(value stick)工具,衡量促成價值的 2 個力量:顧客購買產品的願付價格(WTP,willingness to pay);員工、供應商提供服務與產品的願售價格(WTS,willingness to sell),亦即工資或進貨成本。財務表現優異的公司,會藉由提高 WTP,降低 WTS,來創造最高獲利。

產品功能佳未必賣得好,消費者體驗才是關鍵

價值桿的概念聽起來容易,實踐上卻不簡單。以提升 WTP 來說,企業直覺是開發更好的產品,但「愉悅度」才是顧客掏錢的關鍵。

2012 年亞馬遜電子閱讀器 Kindle 搶下 62% 的市占率,將索尼 Librie 的 2% 拋諸在後,但其實索尼才是率業界之先推出閱讀器產品者,並在 2004 年制定電子墨水的規格,也投入競爭對手 2 倍的行銷費用推廣,比起 2007 年才推出的 Kindle 早了 3 年。

延伸閱讀:亞馬遜Kindle在智慧型手機的洪流中,為何仍有大批擁護者?

為什麼索尼會失敗?因為它只專注在提升產品規格,但產品力只是顧客購買的其一要素。反觀亞馬遜關注於「顧客體驗」(顧客從接觸產品、了解、購買到售後服務的歷程),像是推出網路存取技術,顧客在網路平台購買電子書後,能直接下載至 Kindle 上,而索尼的使用者必須將書籍下載至電腦,再轉傳至 Librie,再加上索尼電子書平台上的書籍未如亞馬遜的豐富。相較之下,Kindle 更便利,市場隨之導向亞馬遜。

解決員工工作痛點,留才不全然靠高薪

從消費歷程的每一步,尋找帶給顧客愉悅感的機會,會比聚焦於產品,更有機會提高顧客願付價格。同理也適用在人才招募上,與其調高薪資,不如讓工作變得更具吸引力。當企業能為員工帶來價值,不定要花重金留才,員工的願售價格(WTS)就會降低。

服飾業 GAP 在提高員工滿意度上,不是循著提高薪資、教育訓練等業界常見的模式,而是改善零售業兼職者的痛點:不可預測的工時。在零售業有 9 成兼職者表示,每周工時變化都會變化,這讓他們難以提前規畫行程。

對此, GAP 抽取部分店家試行「固定班表」的計畫,要求店經理為員工安排同樣的班,並導入「代班即時通」應用程式,讓店經理更容易找到代班者。 經過為期 10 個月的實驗,GAP 發現試行計畫的店家,員工生產力提高 6.8%,銷售額增加 3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9000 萬元)。

薪資對員工來說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雇主透過全面了解員工的工作生活,就能找到許多提高員工滿意度的機會。 這套邏輯也適用於與供應商的合作方式,像是運動品牌 Nike 就輔導供應商精實管理,讓供應商省去學習成本,連帶 Nike 進貨成本降低,互相合作的結果,WTS 也降低了。

最後,奧伯霍澤提醒,好的策略應該著重投資「少數」能夠提高 WTP、降低 WTS 的要素,並確保這些投資能與競爭者的價值主張區隔。明智的選擇不做什麼,才能夠讓組織更聚焦於優勢。

從企業經營、顧客服務、員工體驗,檢視組織策略體質

《好策略的關鍵》

奧伯霍澤在書中提到,策略訂立目的在於「聚焦資源,投入在能夠創造價值的事情」,跟《好策略的關鍵》概念呼應。作者認為好的策略要幫助組織克服挑戰,而不是盲目喊口號,該書詳盡介紹訂立策略的方式,以及如何展開有效的行動。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時間|2022.09

《峰值體驗》

《哈佛最熱門的價值策略課》建議,從顧客體驗出發,思考哪些時刻能帶給消費者愉悅感,就能提高顧客的願付價格。《峰值體驗》建議在消費者進店、購買、重複購買、推薦他人購買的關鍵時刻,放大自己的優勢,創造更好的體驗。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出版時間|2022.01

《讓人才自己來找你》

如果企業希望找出高薪留才之外的其他方法,降低員工的願售價格,就要為員工創造價值。
本書由104人力銀行編寫,介紹「雇主品牌」概念,幫助企業識別自己對人才有哪些吸引力,從中擬定有別於競業的招募策略、員工福利或管理制度。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時間|2023.12

延伸閱讀:當員工安靜離職時,企業年損近百億元!破壞者、溫和脫離者⋯該如何讓他們找回熱情?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