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Kobo電子書在2016年進軍台灣如今已邁入第8年,持續穩健成長中。樂天Kobo執行長邁克爾·坦布林(Michael Tamblyn)在今日(22)出席TiBE台北國際書展,提到在2023年樂天Kobo在台灣的會員數與銷售額皆有雙位數成長。台灣穩居Kobo在日本之外,經營最成熟的亞洲市場。
另外,台灣讀者在電子書上的閱讀時間,在去年成長12%,有聲書聆聽時間則達20%成長。在樂天Kobo的調查中,也發現台灣用戶當中有85%表示,每年購買書籍習慣的分配上,就有一半以上的書籍是以購買電子書為主,而這個數字在2022年為65%。
樂天Kobo電子書在全球經營190個國家地區,包含77國語言的出版品。談起全球電子書產業趨勢,坦布林說,「現在最大的市場是北美地區,但我們預期未來最大動能是亞洲。」
由於看好亞洲市場,近期樂天Kobo也在台灣與香港推出「Kobo Plus訂閱制」,提供3種訂閱方案。其中包含可閱讀超過150萬本電子書的「Kobo Plus暢讀」方案,以及可聆聽超過15萬本有聲書的「Kobo Plus暢聽」,亦有整合電子書與有聲書內容的「Kobo Plus聽讀暢享」。
為何將訂閱制看作成長動能?坦布林指出了背後2大關鍵。
關鍵一:撈新客利器!義大利訂閱制7成為新客
目前,樂天Kobo已在加拿大、法國、義大利、荷蘭、澳洲等12國推出Kobo Plus訂閱制。在世界各地推行「吃到飽」模式的訂閱制時,出版商時常會擔憂消費者加入訂閱制之後,單書銷售成績會到影響,而降低加入的意願。
坦布林說,在推出訂閱制之前,必須要花時間與作者、出版商溝通,而樂天Kobo的優勢就是已經在許多區域有成功案例,能讓當地出版商更理解訂閱制的好處。
他舉例,像是荷蘭在2017年推出Kobo Plus訂閱制之後,發現有60%的訂戶是先前沒有買過單本電子書的新會員;在義大利的Kobo Plus訂閱制訂戶中,也有70%是新用戶。
「訂閱制帶進了新用戶,開始嘗試電子書,」坦布林觀察。在過去這些新用戶讀者更為偏好到圖書館借閱或是購買二手書,甚至可能是閱讀盜版書籍,但是訂閱制出現,讓他們願意嘗試電子書。
另一方面,他指出在義大利的Kobo Plus訂閱制訂戶中,有30%同時也有購買電子書。「在義大利推出之後,沒有影響單本書籍銷售,反而是訂閱制與單本銷售同時成長。」
關鍵二:創造「冒險閱讀」,讓更多新銳作家被看見
「讀一本書,真的是一個賭注,在賭我會不會喜歡這本書,」坦布林說。「因此,一般消費者都會以新書排行榜、熱銷榜、知名作家等原因去購買書籍,但相對地也縮窄了讀者閱讀書籍的種類限制。」
他認為,Kobo Plus訂閱制就能滿足讀者以固定月費的需求,提供不必投資「不知道自己適合與否」的書籍成本,帶來更多「冒險閱讀」的機會、擴大閱讀範圍與興趣以外,同時也能為新晉作家的書籍提供更多曝光機會。因此,坦布林認為,Kobo Plus訂閱制也能擴大讀者的廣度,以過往的經驗中,也觀察到讀者訂閱前後的閱讀量會有所提升,進而促進更多單書購買。
「一本書剛推出時,讀者可以購買單本電子書,隨著一本書出版時間長了,就能慢慢納入訂閱制方案中,」他舉例。也就是說,Kobo Plus訂閱制的推出,讓書籍可以有更多元的銷售、行銷方式。對於讀者、出版社與電子書平台,都能有更彈性、多元的操作方式。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