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 AI」選美比賽,參賽者跟評審都是假人?
選美比賽歷史悠久,最早的比賽,甚至可以追溯到約200年前的匈牙利。隨著新科技不斷誕生,選美也跟著「進化」,近日一場名為「Miss AI」的比賽,公佈了角逐選美后冠的前10名入圍名單,不過該場比賽選的不是人類,而是AI創造的模特兒。
這一場比賽由社交訂閱平台Fanvue與World AI Creator Awards(WAICA,世界AI創作者獎)共同舉辦。特別的是,不僅參賽者是AI,就連評審艾塔娜.洛佩茲(Aitana Lopez)以及艾蜜莉.佩萊格里尼(Emily Pellegrini)也都是AI打造出來的KOL。不過,該場比賽還是有兩位人類評審參與其中,包含公關顧問安德魯.布洛赫(Andrew Bloch)與選美專家莎莉安.福塞特(Sally-Ann Fawcett)。
進入前10的參賽者們,除了有自己的社群帳號之外,還有非常完整的人設。例如名為Ailya的參賽者是一位擁有日本與非洲血統的巴西藝術家,熱愛攝影和表演藝術,且經常前往東京與歐洲的時尚活動。種種人設和超真實的照片,都讓人分不清她們究竟是真人還是AI。
事實上,「Miss AI」一開始有1,500份來自全球AI內容創作者的申請,並交由評審選出目前的前10名參賽者,而美貌、技術,以及粉絲互動數都是選評的標準。最終,前三名的「Miss AI」比賽得獎者,可獲得超過20,000美元的獎品,包含冠軍的5,000美元現金,以及由Fanvue 提供的AI指導計劃和公關服務等。
Fanvue共同創辦人威爾.莫南奇(Will Monange)認為,這個獎項顯示了AI領域創作者的高度參與。他還預估,全球大約有10,000名AI創作者,而透過「Miss AI」,也讓許多有才華的創作者被大家認識。
AI模特兒引爭議
雖然「Miss AI」是由正式單位所發起的比賽,但它卻不是第一個AI參與的選美活動。
許多創作者或社群,本身就嘗試過評選AI打造出來的人物。而2016年的「Beauty.AI 2.0」選美比賽,更曾使用AI評審來評估超過6,000張人類像片,透過分析年輕度、皮膚質量、對稱程度等,來選出符合該場比賽標準的得獎者。
雖然AI模特兒聽起來有趣且非常新奇,但當AI越來越「擬真」之後,AI模特兒其實是具有爭議性的。健康和美容產業已經因為不切實際的美感標準,面臨了許多不滿和鬥爭,一項在英國進行的研究發現,60%的消費者覺得自己在健康和美容廣告中沒有得到代表,而43%的人更喜歡展示「真實用戶」的廣告。
因此,有些著名品牌拒絕使用AI模特兒,美容品牌多芬(Dove)曾表示:「隨著進入預計 2025年90%的內容都將由AI生成的時代,我們想傳遞的訊息仍是保持真實的美麗。」品牌更指出,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因為在網路上看到的內容,而認為需要改變自己的外貌,即便她們早知道那些圖像是假的,或是由AI所生成的。
然而,儘管存在爭議,AI網紅和模特兒在時尚和美妝產業中的受歡迎程度,似乎是無法抵擋的趨勢。軟體公司Sprout Social的《2024年影響力人物行銷報告》顯示,有將近一半的Z世代受訪者,對擁有AI網紅的品牌感興趣。
AI生成要如何與真實內容做平衡,將會是AI大規模採用後需要謹慎面對的課題。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