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科技|REITs是什麼?台灣首檔REITs基金今年上市,有哪些REITs?怎麼買?
白話科技|REITs是什麼?台灣首檔REITs基金今年上市,有哪些REITs?怎麼買?

隨著金管會在2024年8月開放主動式ETF,下一個將獲准上市的新型金融商品,就是投信業界引頸期盼的新商機「基金架構REITs」,讓REITs成為經發會顧問、產業公會和金管會官員在論壇上的簡報焦點。

過去台灣僅有信託架構REITs商品,市場參與度偏低;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信心表示,未來REITs採基金架構發行,將為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活水。

究竟什麼是REITs?REITs為什麼被納入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藍圖?

REITs是什麼?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指的是「不動產投資信託」,也就是將房貸或不動產證券化的商品,並透過發行受益憑證方式,提供投資人認購。

換句話說,將價值龐大、流動性差的不動產產權,轉化為單位價值較小、流動性好的證券,小額投資人能以低門檻參與不動產投資,共享房地產市場的成長 ,另一方面也讓不動產打開新的籌資管道,藉此刺激投資與活絡市場。

各種不動產證券化商品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例如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的REITs ETF,讓投資人可以在集中交易市場參與房地產投資。

信託架構REITs市場為什麼冷颼颼?

台灣在2003年通過《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後,信託架構REITs就開始陸續上市;不過發展20年來,市場參與度不見起色。國內總共發行過10檔REITs,經過清算下市後,目前剩下6檔,市值約台幣700多億,僅占台股市值約0.12%。

台灣的REITs交易市場一直不算熱絡,許多投資人依然相當陌生,包括以下原因:

1. 消極管理: 信託架構REITs依法由銀行業者發行受益憑證,但銀行並未具備經營不動產的專業,因此委託物管公司來管理REITs,形成「有責無權」的現象,管理趨向消極。

2. 投資標的規定嚴格: 不動產隨著時間老舊,收益率只增不減;但在信託架構下,REITs如需更換、增減投資標的,必須修改信託契約,就得召開受益人會議,執行難度高。

3. 審查時程冗長: 發行一檔REITs審查流程耗時8到9個月,但近年台灣不動產價格的漲幅與速度,都比租金成長還要快。業主寧可在市場上直接買賣不動產,也不願長期持有,導致REITs市場規模難以擴大。

日本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REITs交易市場,產品60檔以上,總資產1500億美元;亞洲第二大REITs市場新加坡有超過40檔,總資產850億美元。與台灣同樣在2003年開始發展的香港,目前有11檔REITs,資產300億美元,規模是台灣的12倍,可見台灣還有不小的成長空間。

李長庚_國泰金控總經理_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與產業高峰論壇_2024-09-10_侯俊偉攝_06
經發會顧問、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建議,主管機關在訂定金融商品法規時,應多考量市場發展等面向。
圖/ 侯俊偉攝影

「台灣的REITs檔數、投資金額規模都落後晚進國家,為什麼?」行政院經發會顧問、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10日在論壇表示,2003年法規通過後,國泰就是最早推出REITs產品的業者之一,建議主管機關在訂定法規時,要多以金融市場發展角度來思考,否則市場上商品少、規模也不如人,將難以實現願景。

基金架構REITs有哪些優點?

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投信業者與公會近年力推基金架構REITs,就是為了扭轉交易市場冷清的現況。依照目前修法一讀通過的草案,基金型REITs商品將有以下優勢:

1. 改善管理效率: 開放投信業者發行REITs,主管機關將為金管會證期局。未來具有不動產管理專業的不動產投信公司,能直接作為REITs的管理公司,積極管理產品。

2. 可處分增值資產: 採用基金模式後,不動產標的如果資產增值,可以選擇處分回饋給投資人,可提高REITs的投資價值,提高獲利讓股價增漲。

3. 簡化追加募集程序: 提供彈性架構,並鼓勵投資海外不動產,以確保REITs規模持續成長。

此外,目前台灣REITs投資標的,近半數為辦公大樓,類型較單一;修法後投資標的範圍將擴展至資料中心、工業物流倉儲、醫療保健大樓及再生能源等領域,加速國內公共建設發展。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10日在論壇上表示,修法草案預計在新會期完成二三讀。

未來台灣REITs將成為舊版信託、新版基金的雙軌併行制,基金型產品可能命名為「T-REIT」,將成為台灣投信業者期待已久的藍海新商機。

REITs能如何協助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雙雙在論壇上公布將成立REITs專案平台。林修銘特別說明,搭配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證交所2025年到2026年的KPI目標,包括基金架構REITs上市檔數3檔,或總資產規模達225億元;主動式及多資產ETF合計上市檔數達18檔,總資產規模達1200億元。

林修銘_證交所董事長_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論壇.jpeg
搭配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提出KPI規劃,包括主動式ETF、基金架構REITs等多元金融商品發行目標。
圖/ 許靜之攝影

「如果沒有更多金融商品上架,錢就沒有地方去。」李長庚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善用證券化機制,進一步做大資本市場,才能引導資金流入台灣。以債券ETF為例,投信業者將債券轉換、包裝成ETF商品,從中能賺取行銷、管理費,也方便民眾購買債券相關商品。他認為,許多金融商品透過證券化機制,都能在市場上創造並留下更多價值。

目前台灣金融資產證券化標的資產,以房貸、車貸等債權性質金融資產為限,李長庚提議參考新加坡不限制標的資產為債權的規定,考慮讓有穩定收益的公共建設專案公司股權也能作為標的資產。

李長庚也提到,在金融監理上,早期日本、韓國與台灣一樣都是正面表列可銷售商品;不過近年日本改採負面表列、韓國改以概括表列,給予金融商品更大幅的彈性,將能有效活絡資本市場。

證期局表示,配合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壯大本國投信產業,將開放多元商品,由證交所成立專案小組,將公共建設證券化,並引導境內外資金由投信管理、建構良好私募基金發展環境,預計修正12項法規、6函令,2年後使投信投顧資產管理規模增加30%。

台灣有哪些REITs?怎麼買?

台灣目前掛牌發行的REITs共有6檔,皆為信託架構,標的以商辦為主,在股票市場上就能直接購買,利息配發方式多為年配和半年配,平均殖利率1.86到3.95%之間。

1. 京城樂富(01001T): 商辦、商場、住宅
2. 土銀國泰一號(01002T ) : 商辦、商場、旅館
3. 土銀富邦R2(01004T): 商辦、廠辦
4. 兆豐國泰R2(01007T): 商辦
5. 王道圓滿R1(01009T): 商辦、商場
6. 京城富樂R1(01010T): 商辦、購物中心

延伸閱讀:違約交割是什麼?會留下聯徵紀錄嗎?為何股市暴跌,違約交割也跟著飆高?

全支付進軍日本,2個步驟大賺30%回饋!PayPay哪裡可刷?一文看懂怎麼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50元硬幣大小的晶片決戰邊緣運算!鈺創科技以AI微系統概念,為百工百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用50元硬幣大小的晶片決戰邊緣運算!鈺創科技以AI微系統概念,為百工百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下,「大模型+高算力」似乎已成為技術競賽的主軸。然而,當AI應用要真正落地,走進生活並進入裝置與第一線場域時,卻面臨高成本、高功耗與硬體無法升級等瓶頸。尤其在台灣這個製造與應用密集的環境中,產業真正需要的是兼具低功耗、高效率與易於整合特性的解決方案,也就是小而精、小而強的AI架構。這正促使鈺創科技提出以記憶體為核心的「記憶體驅動AI邊緣系統平台」(Memory-Driven AI-Edge System Platform)構想。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顆很炫技的晶片,而是一種AI新架構,讓現有系統都能以最輕量、最安全的方式,加上一顆AI的腦。」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表示。

一顆50元大小的AI腦,為裝置插上智慧的翅膀

手上的一枚50元硬幣,盧超群指著說:「這個AI微系統就只有這麼大而已。」他語帶驕傲地表示。這正是鈺創科技整合30年記憶體設計經驗與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技術的成果結晶。其設計理念並非依賴大規模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資源,而是從「記憶體為核心」出發,將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與控制器進行深度整合,再透過「AI賦能器」的方式,成為主系統晶片(System on Chip, SoC)旁的一顆輕量協作處理器(Companion Chip)。

盧超群指出,不同於傳統以處理器為中心的架構,鈺創科技的「記憶體驅動」(Memory-Driven)設計能有效縮短資料傳輸路徑,大幅提升運算效率,同時顯著降低能耗與整體系統成本,這對於資源受限的邊緣裝置來說,是實現AI智慧化的重要突破。不僅如此,它還搭載鈺創科技獨有的遠端處理器通訊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與良品裸晶(Known-Good-Die, KGD)技術,在整體功耗與體積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也能同時保有即時運算與AI推理能力。

換句話說,不需要拆解原有平台,也無須仰賴雲端計算,既有設備便能快速升級生成式AI功能。這不僅解決了硬體升級的痛點,更為終端裝置的資料隱私與自主運算提供堅實保障,尤其是在對即時性與安全性要求極高的工業和車用領域,其價值更是充滿潛力。盧超群形容這是「加翅膀」的概念,「你本來有輪子可以跑,我再給你加上AI的翅膀,讓你可以飛。這不是全面取代,而是一種共生的AI策略。」

在實際應用層面,這顆晶片的最大突破不只來自硬體設計,更來自於一種嶄新的AI運算思維──視覺導向記憶體(Vision-Oriented Memory, VOM)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不再只「看到影像」,而是能「聽懂場景」的關鍵創新。

從影像到語意:讓AI真正「理解場景」並即時行動

現場說明如何將影像內容轉化為文字,以提升AI在智慧應用中的理解與反應速度。
現場說明如何將影像內容轉化為文字,以提升AI在智慧應用中的理解與反應速度。
圖/ 數位時代

舉例來說,以保全場景的網路攝影機發生異常為例,過去往往只發出警報,還需人力再去翻看影像辨識,既耗時又費力,但若能導入VOM技術,系統可即時將畫面影像以文字化方式標籤出來,如「左上角有一名戴帽子的人走進來」,有效減少誤報並提高反應速度。此外,在智慧機器人應用中,VOM技術則能讓機器人精準理解周遭環境的動態變化,例如「貨架上少了3個藍色盒子」,進而做出更精確的判斷與協作行為,大幅提升自動化效率。這種「影像語意化」的轉譯能力,將成為工業自動化、零售門市、智慧監控等領域的重要人機介面革新。

盧超群進一步指出,這種以記憶體為基礎、貼近任務特性化的設計,也為邊緣AI運算帶來新的效率模型。與其將所有任務丟上雲端處理,不如讓裝置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感知與語意運算能力,使AI不僅強大,更能即時、節能且安全,這也呼應了當前AI發展從雲端走向邊緣的趨勢,而鈺創科技的解決方案將成為推動AI應用廣泛落地的關鍵推手。

鈺創科技以這顆AI微系統作為主題,向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申請114年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盧超群表示這不僅是晶片的創新,更是一種能被多場域導入、易於整合且可廣泛擴散的AI架構策略。

「我們提供的不是單一產品,而是一種讓既有系統升級AI功能的解決方案。」盧超群指出,在晶創IC補助計畫資源的資源挹注下,不僅能讓公司擴大研發量能,也加速推動與軟體業者、新創團隊及終端應用方的合作對接,進一步將創新技術拓展至智慧家電、工業設備、服務業終端等百工百業。這樣的發展策略,也讓鈺創科技的晶片自一開始便具備可插拔、可搭載、可快速部署等模組化思維,成為推動AI普及化過程中的「加速器角色」。

不只晶片創新,更是主權產業的戰略佈局者

鈺創科技展現其在AI微系統領域的創新與領先地位。
鈺創科技展現其在AI微系統領域的創新與領先地位。
圖/ 數位時代

從打造這個AI微系統的概念便可看出,鈺創科技的發展歷程從來不只是為了追隨趨勢,而是在每一個技術躍進的節點上,選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開創另一條路。盧超群有感而發地表示,從1999年提出KGD概念、2004年於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大會(ISSCC Plenary Talk)發表系統積體電路(System IC)解決方案,再到近期推動異質整合與生成式AI應用的結合,鈺創科技始終扮演著最接地氣的創新者角色。正是這份堅持,讓鈺創科技不隨波逐流,反而能開闢出獨特的技術道路,為產業帶來真正具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也正因如此,盧超群始終強調「主權產業」的概念。他直言,若AI是全球未來20年的鑽石產業,那麼台灣不能只有護國神山,還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產品、平台與價值鏈,才能藉此掌握從設計到應用的一條龍自主能力。

「台灣擁有設計能量與製造基礎,理應能做出最適合邊緣裝置與在地應用的AI微系統,這不只是為了競爭力,而是責任感。」他說。展望未來,鈺創科技也提出「Six-I's」作為下一階段技術布局藍圖,亦即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半導體(Semiconductor)、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記憶體內嵌(DRAM-In)與個人智慧(Personal Intelligence)等6大面向。其廣泛的涵蓋範圍,將從雲端到邊緣端展開全方位布局,試圖在AI浪潮中建構出屬於台灣自己的創新戰略陣地。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鈺創科技
- 創辦人:盧超群
- 核心技術:專精型緩衝記憶體產品、USB高速傳輸產品及3D感測影像產品
- 資本額:新台幣32億5600萬元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鼓勵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