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不只OpenAI!AI新創吸走全球1/3創投資金,一文盤點3大新晉AI獨角獸
【圖解】不只OpenAI!AI新創吸走全球1/3創投資金,一文盤點3大新晉AI獨角獸

現在, 每3美元的創投資金,就有1美元流向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

據研調機構CB Insights發布的2024年Q3全球風險投資狀況,第三季的募資金額與交易案件量持續下滑,市場環境回到2016、2017年的冷卻狀態。

CB Insights指出,投資者出手變得更加謹慎理性,並且把目光集中放在AI領域。即使美國聯準會(Fed)在今年9月宣布降息兩碼,可能推動整體風險投資市場活絡, AI新創公司仍被預測為接下來的主要投資方向。

AI催生獨角獸!人形機器人Skild AI、李飛飛World Labs受關注

這波AI熱潮,首先反映在全球新晉的獨角獸名單。

註:獨角獸,指成立未滿10年,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科技新創。

CB Insights報告顯示,與2021年~2022年的大撒幣時期相比,今年新晉的獨角獸數量明顯稀少,本季度僅有24家新創公司達到標準。其中,超過一半的新晉獨角獸來自AI領域。

例如,人形機器人團隊Skild AI,在今年7月宣布完成3億美元的A輪募資,背後投資者包含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紅杉資本、日本軟銀與卡內基美隆大學,使公司估值達到15億美元。

以及李飛飛創辦的AI新創World Labs,目標為AI系統帶來更強大的空間感知能力,至今籌集超過2.3億美元,最新一輪募資由NEA領投,其他投資者包含a16z、Radical Ventures。

李飛飛.jpg
「AI教母」李飛飛成立的World Labs,主要目標是研發「空間智慧」技術,利用類似人類的視覺資料處理技術,讓AI能夠擁有更強大的推理能力,幫助AI與現實世界的環境互動,甚至在虛擬世界中創造環境。
圖/ TED

由一群前律師、工程師創辦的Harver AI也值得關注,透過AI能夠識別文件中的法律條款,幫助律師更快地搜索和篩選出相關法律文件,並且回答法律、監管與稅務領域的研究問題。

據《路透社》報導,Harver AI在今年7月完成1億美元的C輪募資,投資者包含OpenAI、Kleiner Perkins、紅杉資本、Elad Gil 與SV Angel,募資後估值上看15億美元。

CB Insights觀察,投資者們願意將大筆金錢灑向AI領域,顯示他們期待AI領域將會出現新的科技巨頭,彼此之間明顯存在「害怕錯過」(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情緒。

全球募資市場:寒冬依舊,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早期新創

但整體募資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CB Insights既有的獨角獸名單中,許多成熟的新創公司需要下修估值;反倒是種子輪新創的交易中位數估值創下有史以來新高,達到1,350萬美元。

此一現象可以解釋成,投資人在近期更偏好新的投資項目,對於相對成熟、需要更高投資成本的項目,選擇觀望、甚至收手,這種情況可能不利於新創在未來幾年內出場(包含IPO與併購)。

AI看似在募資市場點火添柴,就連a16z和紅杉資本都不願意錯過,前者在今年7月籌集規模高達72億美元的創投資金,表明看好生成式AI與遊戲領域,但現實情況是,許多AI新創仍然面臨如何變現以及瘋狂燒錢的難題。

在高期望投資的背後,所有人會先聽到泡沫破裂的聲音,還是真正賺到真金白銀,目前是未知數。

延伸閱讀:專訪|AI手搖飲日賣1500杯!UG TEA進駐台北城東,父子檔如何擦亮歇腳亭30年招牌?
製造業也能不加班?台灣卓勒靠3大改革關鍵,讓離職率從9成降至1成!

資料來源:CB Insights

責任編輯:李先泰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