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在社群平台X,發布與超微執行長蘇姿丰的合照,宣布x86生態系顧問團成立,並且說這是「重要的一天」。
這張照片引發科技界震撼,兩個在商場上競爭的對手,為什麼突然間「一笑泯恩仇」?
英特爾與超微這兩家公司的產品線高度重疊,在市場上競爭激烈。以往英特爾氣勢如虹,以「王者姿態」掌握市場,反觀超微在業績、市占率,皆遠遠落在英特爾之後。
但近年來態勢丕變,超微產品的性能快速提升,競爭力十足,能與英特爾匹敵,市占率節節高升,儘管超微在營收上仍無法追上英特爾,不過已大幅拉近兩者的差距。
2023年,超微營收達226.8億美元,英特爾營收為539億美元,超微營業額達英特爾的42.1%。
英特爾與超微會高調宣示合作,主要有兩個原因。
合作因素一:Arm架構RISC較省電,有望在AI PC占上風
首先,是Arm架構威脅捲土重來。Arm架構的RISC能讓AI PC有更佳的電池續航力,這讓英特爾x86架構的CISC感到深刻威脅。
英特爾、超微是PC CPU的主要供應商,自從IBM PC誕生後,PC就開始採用x86架構的CPU,沿用到現在,奠定英特爾稱霸半導體市場30多年的基礎。
x86架構屬「複雜指令集」(CISC),功能強大,缺點是運作時較耗電。
為了解決耗電問題,Arm架構的「精簡指令集」(RISC)應運而生,成為行動裝置(手機、平板電腦等)的首選。
x86架構在PC市場,Arm架構在行動裝置市場,兩者井水不犯河水。直到2020年,蘋果發表M1 CPU,用於Mac系列電腦,這才終於打破藩籬,Arm架構CPU開始進PC市場。
其實在蘋果之前,高通也曾嘗試將Arm架構CPU推入PC市場,並與微軟達成協議,2016年微軟推出「Windows on Arm」作業系統,讓Arm架構CPU能在PC運行。
可惜的是,高通Arm架構CPU「曲高和寡」,無法在PC市場取得一席之地。
蘋果推出M系列CPU後,氣勢如虹,在短短數年內所有Mac系列電腦,皆採用蘋果自行開發的M系列CPU,Arm架構CPU正式大舉踏入PC市場。
AI PC的降臨,讓Arm架構CPU有了新的機會,由於AI PC需要強大的運算力,因此較耗電。為了讓AI筆電有更佳的電池續航力,Arm架構CPU為不錯的選擇。
合作因素二:高通高調進入AI PC市場、輝達與聯發科合推CPU
另一個激發英特爾與超微合作的因素是,Arm陣營對AI PC市場的接連不斷地攻勢。
今年5月21日,微軟盛大發表新世代AI PC,內建AI助理Copilot以及全新功能,並設立新一代AI PC架構新標準「Copilot+PC」。
微軟攜同聯想、惠普、戴爾、華碩、宏碁及三星電子等一線PC品牌,推出搭載高通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達到微軟Copilot+ PC標準的AI PC,並且於6月開始出貨。
高通高調進入AI PC市場,讓英特爾、超微不禁為之悚然,不過高通推出的AI PC,第一波市場反應不熱烈,主要的原因是軟體相容性問題。
除了高通外,明年輝達與聯發科將合作推出AI PC CPU,Arm陣營對AI PC的攻勢,將一波又一波,這讓英特爾、超微產生危機感。
黃仁勳高喊新運算時代的來臨,「加速運算」將取代傳統的PC運算,x86陣營的前景岌岌可危,讓有些人覺得x86架構的末日似乎已快降臨。
x86不能亡!英特爾與超微化敵為友,展開大反擊
因此,英特爾與超微攜手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宣布成立「x86生態系顧問團隊」,主要的目標是透過提升不同平台之間的相容性,以及簡化軟體開發工作等方式,希望能夠找出幫助x86生態系壯大的新途徑。
顧問團的創始成員皆是赫赫有名的科技公司,以及PC、伺服器供應鏈的重要業者。包括惠普(HP)、慧與科技(HPE)、戴爾(Dell)、聯想(Lenovo)、微軟、Meta、博通(Broadcom)、甲骨文(Oracle)及紅帽(Red Hat)等公司。
新成立的顧問團隊表示,希望能夠在軟硬體方面改善相容性與客戶的可選擇性,同時簡化架構指導原則,以強化軟體一致性,並且將介面標準化,以發展出新的功能與作業系統,在框架與應用程式之間,進行更完善的整合。
顧問團隊的工作目標,是確保x86架構未來也能繼續成為開發人員與客戶的首選平台。
由於x86架構已主導PC及相關產業40多年,有深厚的基礎,很多應用離不開x86架構,因此大家群策群力,在共同在熟悉的基礎上,開發出新的應用、綻放出新的火花。
為了生存,大家可捐棄成見,放下以往的恩怨情仇,共同對抗來勢洶洶的Arm陣營,昔日的仇敵成為今日的戰友,英特爾與超微「一笑泯恩仇」,季辛格與蘇姿丰,同框拍照是順理成章的發展。
延伸閱讀:圖解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從「獵食者」到「被獵者」,關鍵轉折在這一年
黃仁勳小心了!超微谷底翻身後再拚高峰,蘇姿丰下一步:突破輝達CUDA藩籬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