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爛貓、小海豹都是她捧紅的!LINE貼圖事業部解密:光10組LINE貼圖,就注入逾3億業績
白爛貓、小海豹都是她捧紅的!LINE貼圖事業部解密:光10組LINE貼圖,就注入逾3億業績

你有幾組 LINE 貼圖呢?即使不常買貼圖,也可能看過朋友使用過白爛貓、貓爪抓、貓貓蟲咖波、無所事事小海豹等台灣原創 IP 作品。推出這些貼圖的主要操盤手,就是台灣連線(LINE)貼圖暨創作者事業部副總經理呂苔君。

2024 年是 LINE 原創市集(讓用戶自行上架貼圖販售的平台)上線第 10 年,台灣創作者人數突破 100 萬名,在台灣上架的貼圖組數也超過 1000 萬組。

LINE原創市集-全台100萬貼圖創作者的搖籃.jpg
在 LINE 原創市集,已有 100 萬名貼圖創作者。
圖/ LINE 提供

根據 LINE 於 2024 年 12 月初公布 2024 年台灣市場創作者平均累計銷售額,光是 TOP10 銷售額就達 15.2 億日元(約新台幣 3.23 億元),較前一年的 14.5 億日元,成長近 5%;如果以一組貼圖 35 元(等於 LINE 50 代幣)的方式計算,台灣消費者光是購買前 10 名台灣創作者的作品,就買進將近 923 萬組貼圖,數量驚人。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台灣和日本是 LINE 貼圖最大的重點市場,」呂苔君笑說,「台灣人玩貼圖的程度,已經可以玩到爐火純青,」比如 2024 年 5 月 LINE 推出的貼圖拼貼樂功能,最多可以自由組合 6 張貼圖,一開始因為怕伺服器負擔太大,只開放 10% 用戶使用時,就在社群平台上未演先轟動,貼圖用戶紛紛敲碗全面上線,想要自己組合出有趣的貼圖訊息(比如便當菜色)。

如何讓台灣成為 LINE 貼圖最大的市場之一?呂苔君直指關鍵就是對台灣本地創作者的投資。

有趣的貼圖才能在聊天室傳播!溝通首重「在地化」

LINE 貼圖的主要獲利模式,是來自於平台貼圖銷售的分潤。先扣除官方應用程式商店 30% 抽成,剩下 7 成再各拆分一半給創作者和 LINE。

2015 年加入 LINE 團隊的呂苔君認為要讓獲利模式成型,首先,創作者一定要賺到收入,「貼圖服務也才能夠 sustain(維持),這個市場才會健康,」因此協助發展 IP 產業就變得非常重要,當創作者人數、貼圖組數持續增加,就更好推動 LINE 貼圖的銷售。

其次是在地化,呂苔君指出,有些梗是台灣人才懂的,難以向外國人說明,而海外創作者的貼圖經過翻譯,也會難以原汁原味地呈現語境,比如諧音梗。她意識到,要讓人人都使用貼圖,貼合本地人的語境是重點。

延伸閱讀:LINE手機版添新功能!新增粗體字、變色⋯讓訊息更搶眼,實用教學一次看

拓展 IP 與授權合作,逐步擴大創作者生態圈

然而,這條路既遙且難,有 2 大原因。一是台灣創作者生態當時尚未成熟,市場上沒有大量創作者投入;二是當時 LINE 為了推廣自家服務,平台上大多是免費貼圖,消費者購買貼圖的意願普遍不高。

為了解決前述 2 個問題,呂苔君一邊挖掘創作者,一邊改革貼圖銷售排行榜、舉辦實體活動宣傳,協助創作者打造自己的 IP,成功推動周邊商品及授權合作,讓他們成為大眾面前的「明星」,一步步形塑創作有價的概念。

她一一跟 LINE 貼圖排行榜上的創作者接觸。呂苔君說,原本平台和創作者的互動很簡單,貼圖上架、收入進帳,彼此幾乎不會打照面,「但我認為,要容易被他們找到,我一方面可以了解他們的背景、個性,一方面才有機會做更多後續合作。」

李苔君_LINE貼圖_2024-11-15_侯俊偉攝_ (3).jpg
呂苔君表示,LINE 貼圖創作有時候反應出一個人的故事、個性、特質,讓他們被外界看見、認可,是她能力所及該做到的事。
圖/ 侯俊偉攝影

她發現,貼圖創作者來自各行各業,其中有一半不是藝術領域出身的人,他們的創作靈感多元,大多來自日常生活或職場,包括療癒、厭世、醜怪、可愛的貼圖,「什麼樣的內容都會有人喜歡,所以塑造內容的多元性是我們要去做到的。」

因此,她改善既有的 MVP 制度(每個月各個榜單銷售第一即為當月 MVP),除了額外獎金、行銷宣傳以外,將新人(指推出 5 組以內貼圖的創作者)從銷售總榜中獨立,如此一來,新人創作者就更容易出頭、被看見,進而擴大 LINE 創作者生態圈。

首次實體活動宣傳人潮爆滿,協助創作者成企業合作對象

原本 LINE 貼圖的部門規模還小,不傾向舉辦花時間、金錢和人力的實體行銷活動,幾乎只有線上宣傳活動。呂苔君在 2016 年開始布局線下的實體活動,目的是讓創作者和粉絲有實質互動、跳脫「在電腦前畫畫的人」的框架,並和受眾建立連結,因此她建議創作者一起參加台灣文創產業知名展會「臺灣文博會」。

因為是第一次參加實體策展,不知道線上排行榜能否化為實際人潮,呂苔君和團隊盡可能集結高人氣的最強陣容,包括小學課本的逆襲、廢物女友等 12 位創作者。她告訴創作者,只要圖畫好、人到場,其他事情她來解決。結果跌破團隊眼鏡,第一天上場,人潮就爆滿。

2024是LINE原創市集推出10週年,圖為參與2024臺灣文博會。.jpg
圖/ LINE 提供

前前後後,呂苔君帶團隊去了文博會 4 次,包括 2022 年移師高雄舉辦的文博會,協助籌備紅極一時的愛河巨大化創作。為了創造活動聲量,她推出原創 IP 代表隊,這些 IP 們很有機會推升聲量,包括 PP mini 小小企鵝、ㄇㄚˊ幾兔、豆卡頻道等 6 組 IP。

呂苔君笑說,當時還只是試充、監修階段時,因為實體太巨大、太顯眼了,就被路過的粉絲拍照上傳,後來更成為活動期間的打卡聖地。「回想十年前,絕對想不到有這一天,」她形容,台灣創作者就像「沙子裡的鑽石」,需要有人去發掘。巨大化所帶來的熱度,讓許多企業紛紛來洽談授權合作。逐漸讓創作者獲得重視、甚至形成一種產業,對呂苔君來說,是最大的成就感來源。

推新功能、創新行銷方案,維持貼圖銷售熱度

除了對貼圖創作者的支持,呂苔君也要負責做好後援,包括活動行銷、推新功能或服務,才能維持 LINE 用戶購買貼圖的熱度。

她提到,現在台灣用戶對貼圖的需求,有時甚至出現連日方都沒有想過的功能,比如 LINE 貼圖超值方案(即吃到飽方案,價格最低為每月 60 元)裡的釘選服務,可以將常用貼圖釘選在用戶的貼圖清單內,不必另外花時間找貼圖,在台灣市場推出後立刻成為超值方案用戶的愛用功能。

延伸閱讀:LINE ID免刪帳號也能改!ID可以改幾次?怎麼取名才不會洩個資?簡單2步驟教學

但是,功能更新不是短期就可以做到的,它可能要花好幾個月走完跨國團隊溝通、使用者調查、開發等流程,呂苔君表示,內容就相對有機會做到,像左手(或非慣用手)畫貼圖系列、諧音梗系列,就是找到台灣使用者會喜歡的切角,推出新系列貼圖的成功案例。團隊從這裡面學習到的是,不一定要是功能上的創新才會吸引人,讓人感覺到「這很有趣」,市場就會願意買單。

當創作者經濟建立起來後,IP 就愈來愈有機會獲得商業合作,這時,社群經營是相對重要的影響力指標,因為客戶會在意合作是否可以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但是,從 LINE 貼圖起家、走紅的創作者,在社群平台不一定有相同程度的影響力,甚至可能要從零開始經營,「這是我們 2024 年開始推創作者 LINE 社群帳號的契機,」買了貼圖以後,就可以加入創作者的 LINE 官方帳號,確保一推出新貼圖,他的粉絲就看得到。

呂苔君推動台灣的 LINE 貼圖創作將近 10 年,但她的目光從不侷限在 LINE 貼圖本身,不會只談創作者要如何販售更多貼圖,而是聚焦在「下一步可以做哪些事」,比如商業授權合作、周邊商品等等。她認為,如果讓他們的目標只放在貼圖排行榜第一,發展變得侷限。IP 的多元發展,才能讓貼圖服務走得更久。

延伸閱讀:Netflix台北有辦公室了,首位台灣主管是她!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關鍵字: #LIN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2025.05.16 |

生成式AI自2022年推出至今,已在全球蔚為風潮,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無不致力從中找尋各種新應用。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聚落,也有健全的資通訊產業,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正朝「百工百業用AI」的目標邁進。為了尋找兼具AI實戰經驗、國際視野與雙語能力的AI產業創新人才,由電子時報DIGITIMES主辦、國家發展委員會合辦,以及雲端技術領導者Amazon Web Services(AWS)作為AI技術支持夥伴的第二屆「雲湧智生:臺灣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於4月26、27兩日正式登場。本屆賽事由企業出題、參賽團隊解題,題目包括Cooler Master的「智競工坊」、中華電信的「韌性未來」、台新金控的「金融創新」、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的「石化智造」、研華科技的「邊雲智控」、華新麗華的「智慧製造」、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分為黑客和創意交流兩組競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100組團隊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在兩天之內,提出他們對產業命題的創意解方。
圖/ 數位時代

連結政府、產業、開發者 跨域挖掘生成式AI機會

AWS 指出,生成式AI問世以來,企業積極從中探索機會,都想知道如何透過AI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和營利。AWS擁有全台最大的開發者社群,在此次競賽中,連結了政府、產業和開發者,一方面提供生成式 AI 基礎模型託管服務 Amazon Bedrock 上的 Amazon Nova、Anthropic Claude 3.7 Sonnet 等高效能基礎模型及技術資源,同時藉由和大家在一起的兩天時間,一同集思廣益,看看能怎麼在生成式AI的道路上,跨域協作、激發新火花。

細看各組參賽隊伍,不僅將自動語音辨識服務 Amazon Transcribe、文字轉語音服務 Amazon Polly、軟體開發的生成式 AI 助理 Amazon Q Developer 等各項工具用得純熟,還大膽挑戰、勇於嘗試各種創意。像是來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土木工程、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五位大三學生,因為被分到賽前不太熟悉的研華科技,必須處理邊雲整合議題。團隊透露,過程雖然緊張,卻是全新體驗,「要結合硬體跟軟體,是我們組的一大挑戰,但我們最後還是克服了!」

被安排到東森購物、以「零售創新」為題的團隊「我柚吳嚴儀隊了」,是由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團隊讓AI利用已知的客戶對話紀錄、星座等資訊,判斷對方的MBTI,再讓對話機器人以盡量符合顧客性格、喜好的方式對話,「現在大家都喜歡用MBTI分析性格,所以我們認為應用在銷售上,可能會是不錯的手段。」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BTI,以貼近顧客偏好的方式回應,獲得評審一致的讚賞。
圖/ 數位時代

團隊表現驚豔 技術、創意兼具

「創新地運用MBTI人格分析,研究客戶喜歡什麼、是什麼樣的屬性,讓機器人更貼近客戶,等於運用心理戰來銷售,是很棒的點子!」東森購物大數據副總經理周玫芳不吝讚賞參賽團隊的表現。由於東森購物原先便將全受管的機器學習服務 Amazon SageMaker,用在電話行銷的業務上,取得良好成效,此次作為出題企業,希望能有更進一步的應用,像是將AI當成銷售人員的助理,甚至取代銷售人員,進行精準銷售。她特別提到,團隊的想法都足夠周延、縝密,技術的串連與應用也相當創新,有些組別還會細分銷售階段,再訓練不同階段的機器人,與客戶對話,並克服了AI的延遲問題,令人眼睛一亮。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學生們不同的思考角度,給了他研發上的很多創新激盪。
圖/ 數位時代

對於參賽團隊的表現,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同樣感到驚豔。橘子集團看好生成式AI能改變娛樂產業,影響偶像、粉絲跟品牌間的互動,因此近來推出為偶像名人打造虛擬偶像「Vyin Star」的新服務與產品。此次競賽中,橘子集團也以「AI偶像」為題,期待年輕的開發者發揮創意,包裝AI偶像的體驗。結果,有團隊認為,偶像和粉絲並非單向互動,粉絲其實可以影響偶像,達到「雙向成長」;有參賽團隊說,AI偶像可以有部分偶像的靈魂,卻未必要複製偶像本人,還可以注入更多品牌元素;還有團隊發想出線上線下的體驗串聯,「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陳冠宇透露,不少參賽學生主動詢問暑期實習機會,橘子集團也動員人資前來現場,期待接下來能與更多年輕世代交流。

逾400人參賽 探索未知、貢獻一己之力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經過前期的企業數據工作坊、AWS生成式AI示範工作坊等豐富培訓課程,以及兩天的黑客松競賽後,100組團隊均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

最終,「黑客組」由「風中凌亂」、「Cloud Ninjas」、「水獺叩艇」、「Alpha三人行」、「板上有名」、「雲科網管」、「AWS黑肉鬆」等團隊取得優勝;「創意交流組」的優勝則由「去找另一隊復仇」抱走。獲獎團隊可獲得33萬元的總獎金和企業實體面試資格。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強調,身處技術快速變化、風起雲湧的世界,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需要人類共同探索未知,找出答案。而透過黑客松競賽的舉辦,AWS在提供AI技術支持之餘,也連結了產業、官方、新創與開發者社群,「相信透過彼此連結,我們能在生成式AI的發展道路上,不僅推進台灣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甚至對於人類的文明進展、創新應用,也貢獻台灣的一己之力。」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oler Master、中華電信、台新金控、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研華科技、華新麗華,橫跨不同產業領域,共創AI新可能。
圖/ 數位時代

【創業者必參】NVIDIAX三菱地所XKKDay,鏈結美日台與大廠資源,立即報名AWS AI Connect

Startup AI Connect:From Here to the World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