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併購潮才剛開始」!永豐金2024獲利再創新高,下一步:把保險也納入版圖
「金融併購潮才剛開始」!永豐金2024獲利再創新高,下一步:把保險也納入版圖

正在準備京城銀整併案的永豐金控,3月13日法說會上公布2024年稅後淨利以222.3億元再創新高,每股盈餘(EPS)為1.75元。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信心表示,併購不影響股利發放,今年仍以現金股利為主,現金、股票股利都將優於去年。

值得留意的是,永豐金以稅後淨利3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1.1%,位居14家金控之首,正式告一段落的3年策略計畫已有所斬獲。

朱士廷在法說會上公布2025年起的新版3年策略計畫,並直言「金融併購潮還沒結束」。繼京城銀之後,永豐金未來尋找併購標的包括證券或投信,他也鬆口隨著2026年壽險業財務接軌新標準,將重新思考將保險業務納入版圖。

2024年獲利寫新高,永豐銀將申請承作財管2.0

永豐金2024年獲利以222.3億元寫下歷史新高,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1.29%,連續3年在銀證型金控排名第一,資產報酬率(ROA)0.76%也創下近10年新高,總資產並正式突破3兆元,年成長10.7%。

IMG_2304.jpeg
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表示,永豐金控今(13)日召開2024年第四季法說會,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表示,在過去3年策略執行有成下,2024年稅後淨利達222.3億元,年成長12.5%,續創歷史新高。
圖/ 許靜之攝影

朱士廷表示,永豐金控子公司銀行與證券獲利都顯著成長,其中銀行主要受惠於生息資產成長,利息淨收益為257.9億元。證券方面則受益於經紀與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成長,手收淨收益196.9億元,年成長達33.5%。

隨著金管會祭出亞洲管理資產中心政策,並在3月全面開放銀行辦理財管2.0,目前國內已有14家銀行獲准開辦,取得億元級富豪客戶承作資格,可望為財管或私銀部門挹注收入成長。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在法說會上表示,確定永豐銀行將遞件申請,預計在3月底董事會上爭取支持後,再行送件。

延伸閱讀:14金控淨利成長破6%!富邦金2月賺148億元登三冠王,為何新光金是唯一虧損金控?

未來3年計畫新5箭,重新評估保險業併購可能

2024年獲利寫下新高後,永豐金公布未來新版3年策略計畫,包括提升資本運用效率、深化科技影響、優化整合性體驗、發掘跨境商機與深耕永續金融等5大目標,期待維持成長動能。

在提升資本運用效率方面,永豐金ROE過去3年在非壽險型金控中都已穩定居冠,朱士廷表示,未來要讓資產配置更有效率,作為獲利再成長的關鍵,透過調整資產、客群及收益結構,提高風險性資產收益率(RORWA)。

優化整合性體驗的目標,是要進一步再整合銀行、證券兩大獲利引擎客群。朱士廷以永豐銀數位帳戶DAWHO結合證券大戶投,可以參與股票抽籤扣款為例,期待在遵循法規前提下,整合雙方客群,打造更流暢的跨業務服務體驗。

永豐金
圖/ 永豐金

朱士廷強調,銀行與證券就是永豐金控的核心經營能力,定位也在銀證型金控。不過,隨「新新併」掀起國內金融整併潮,加上保險業2026年接軌IFRS 17新標準後,財務體質將會一清二楚,兩項因素已促使永豐金重新思考是否將保險公司納入版圖。

呼應玉山金董座黃男州於2月表示,台灣已進入金控2.0的「金金併」時代,各家版圖和規模競爭將更激烈,朱士廷同樣認為,金融併購潮在短期內不會結束。

面對競爭態勢詭譎變化,朱士廷表示,未來不確定性只會越來越高,強調永豐將繼續努力在金融版圖上佔據一席之地,「大家會在不同領域更自發揮長才,這(併購潮)才剛開始而已。」

延伸閱讀:
聯徵信用評分是什麼?分數怎麼算?8大加分撇步一次看:如何讓銀行把你當貴賓?
殖利率衝9%!金融三業高息題材誘人,專家首推「這類股」,最佳買點這樣抓

關鍵字: #金融信託產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研究機構IDC指出,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AI Infrastructure)市場自2019年以來皆呈現兩位數成長,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超過2,000億美元,驅動市場快速成長的關鍵是AI伺服器相關投資。看好AI帶來的市場機會,台達早在許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因應晶片、企業、雲端服務供應商等不同類型企業客戶提供最佳電源方案。

為什麼台達能搶先布局市場?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鄭謝雄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不僅從技術創新、產品組合完整性,以及產品品質等面向切入,更與客戶進行緊密合作,從市場痛點出發,攜手打造符合需求的最佳方案。」

台達電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 鄭謝雄
圖/ 數位時代

AI基礎設施崛起,電源管理朝向高供電密度、供電穩定度與電源機櫃靠攏

AI的日新月異不僅重塑了運算架構,也加速電源管理變革。首先,有別於傳統伺服器的單一顆電源供應器(PSU)功耗較低,AI伺服器PSU功耗大幅上升至最高12kW,這也讓單一AI伺服器機櫃所需電力來到120kW甚至更高,傳統電源管理系統已經不敷使用,必須在相同體積下輸出更高瓦數,逐步提升供電密度。

其次,AI伺服器與機櫃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供電密度這個議題,如何確保供電穩定也至關緊要,理由在於,傳統CPU的EDPp峰值僅較平均值高出30%,GPU的EDPp峰值則高達65%。由於AI運算會造成劇烈電力波動,連帶影響電網負載能力,因此電源系統必須搭配高功率電容模組(Power Capacitor Shelf),透過內建的超級電容及放電或儲電,穩定電網運作。透過該模組以及備援電力單元(Battery Backup Unit;BBU)穩定電力供應,才能避免AI系統平台損害。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鄭謝雄認為:「隨著AI模型規模持續增長、GPU跟加速器的功耗密度節節攀升,以及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需求,AI伺服器與機櫃的總功耗將只增不減,傳統分散式電力架構不敷使用,集中式架構與模組化設計成為主流趨勢,將帶動市場對電源機櫃(Side Power Rack)的需求。」

從全方位解決方案到專業服務團隊,台達致力滿足客戶的多元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

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將電源系統從AI伺服器機櫃裡獨立出來,作為專門供電用的機櫃。台達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早在許多年前即開始關注高效能運算(HPC)與AI伺服器等議題,鄭謝雄指出,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因應算力需求高漲帶動電力不斷往上走,因此才需要將電源系統跟負責算力的AI伺服器分開,單獨將機架式電源、BBU、高功率電容模組、交換器等放置在一起,解決伺服器機櫃空間有限的問題,這也是台達在COMPUTEX 2025展示的800V HVDC電力架構的一個重點,也能優化電網到AI機櫃的電壓轉換效率。

台達電
台達新一代800V高壓直流電源方案
圖/ 數位時代

台達合作夥伴非常多元,從晶片商、企業客戶到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因此除了觀察市場趨勢,也會因應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此,鄭謝雄強調:「每一個客戶的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都不相同,台達除了透過模組化的方式提供包含電網到晶片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更透過一站式專業顧問與客製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舉例來說,同樣是5.5kW的電源方案,台達會在客戶系統開發過程中深度合作,定義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規格,因此需要一個懂電力電子技術、系統設計與產業知識的專業團隊提供最佳後援,這也是台達長年深耕電源技術能帶來的優勢。

另外,台達除了提供單一產品,也依照客戶不同需求合作,提供一站式電源及散熱解決方案,如此次在COMPUTEX展出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就整合了AI伺服器、1.6T交換機、電力、電池備援系統、液冷系統等,讓客戶在安裝上能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只要幾個星期就能完成資料中心建置,滿足AI運算、邊緣運算跟電信機房等多元場景需求。

持續深入技術創新與自動化生產,敏捷回應瞬變市場需求

為提供客戶最佳產品服務,同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提升競爭力,台達每年投入總營收的8%到9%進行研發。以電源管理與散熱這個領域來說,台達為了因應科技突破與客戶需求不斷迭代更新,在研發部份就投入了大量資源,同時也持續改善自動化生產製造流程,確保客戶需要的關鍵產品能準時、穩定量產交貨。

鄭謝雄進一步解釋:「考量全球在地生產趨勢,以及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等議題,我們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就同時思考如何提高自動化生產能力,目標是每一代產品的自動化比例都要比前一代高,確保在技術創新之際,有可靠的生產後盾可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市場競爭力。」

在AI新世代來臨之際,台達不僅持續關注AI應用、語言模型、加速運算與基礎設施變革,同時也針對電源管理與散熱方案扮演關鍵角色。透過長期研發投資、模組化創新產品設計與自動化生產製造等方式,台達提供了客戶節能、高效、穩定的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從電源到晶片、從伺服器到基礎設施的多元需求,與客戶攜手實現綠色AI的願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