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旗下的通訊軟體 Messenger 日前發布全新標誌,捨棄先前的多彩漸層設計,改採與 Facebook 相同的藍色調。
此次更新不僅將 2020 年引入的粉紫色調替換為單一藍色,同時對閃電圖形也進行細微調整,輔助版本則以黑色或白色呈現。對此,Meta 發言人向外媒表示:「我們經常優化設計以提升產品的外觀和感覺,基於這個精神,您會發現我們更新了 Messenger 的配色方案。」
根據 Meta 於 2025 年 2 月更新的品牌指南,Messenger 正式定位為「來自 Facebook 的通訊應用程式」。新版品牌指南明確指出,Messenger 圖標的主要版本採用 Facebook 藍,同時也可以根據可見度挑戰或製作限制,以單色黑色或單色白色呈現。品牌指南還詳細規定了圖標周圍的最小淨空區域為圖標寬度的 1/4,四邊均勻適用。數位應用的最小標誌尺寸為 16px 寬,印刷品的最小尺寸為 6mm 寬。
從分家獨立到重回「FB 的懷抱」
Messenger 最初稱為「Facebook Chat」,於 2014 年從 Facebook 分拆為獨立應用程式。當時的 Messenger 標誌採用從淺藍到深藍的漸層,與當時 Facebook 的標誌相匹配。2020 年,Messenger 重新品牌化,改用多彩漸層設計;爾後才又回歸漸層藍,直至近日,又將 Logo 色調整為無漸層版本的 FB 藍。
這次品牌視覺調整背後代表更深層的戰略考量。根據 The Verge 的報導,Messenger 此前的彩色漸變從藍色過渡到紫色、橙色和粉色,這種設計似乎暗示了從 Facebook 到 Instagram 的橋樑;有一段時間,Messenger 確實允許用戶跨平台聊天。然而,到了 2023 年,Meta 取消了 Messenger 的跨平台即時通訊功能。
Fast Company 指出,Meta 取消跨平台聊天功能的同時,該公司還在爭辯歐盟的某些反壟斷規則不適用於 Messenger,理由是它是 Facebook 的功能而非獨立的通訊應用。雖然 Meta 最終在去年宣布將遵從歐盟《數位市場法》要求,為歐盟用戶開放 Messenger 及 WhatsApp 與第三方聊天的功能,但新的 Messenger 標誌表明該公司仍致力於強化 Messenger 與 Facebook 的連結。
「Messenger 是來自 Facebook 的通訊應用程式,」Meta 品牌指南如此說明。這種連結現在通過顏色得到了清晰的表達。
社群熱議:設計師對新標誌評價兩極
Meta 此次品牌視覺調整在設計圈和社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討論,評價呈現兩極化。這一變更甚至在 Reddit 和其他社群平台上掀起了熱議,許多用戶質疑此舉背後的動機。
根據 Creative Bloq 的報導,有網友猜測,這一變化可能與 Zuckerberg 此前表示公司需要更多「陽剛能量」的言論有關,或者是他希望回歸「原始 Facebook」感覺的願望。另有用戶認為,回歸藍色可能是為了與他最近取消事實查核員的決定保持一致,表明公司正在轉向更保守的立場。
也有人從品牌戰略角度進行解讀。有評論認為,藍色通常被認為傳達信任感——這正是 Meta 在推動其 Meta AI 工具融入 Messenger 時所需要贏得的。但也有人認為,這種變更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這是一家公司在回歸『舊有方式』」。
The Verge 報導中的評論區同樣觀點紛呈。用戶評論道:「它感覺如此企業化且無聊。」而另一位用戶更是直言:「Meta/Facebook 的設計如此無趣,讓微軟看起來年輕活力。」也有用戶表示:「我從來不喜歡舊的顏色,但至少它容易識別。」
一切都沒變,還是一切都倒退?
自從人們習慣了 2021 年的標誌後,此次改版後的設計現在看起來「太基本」。「它感覺如此單調——就像 2016 年的產物出現在我的主屏幕上,」一位用戶抱怨道。
對此,外媒指出,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因,這一顏色變化恰好反映了應用程序跨平台通信能力的減弱。2020 年的彩色標誌曾被 Meta 自豪地宣布為「什麼都沒變,一切都變了」,四年後,Meta 真的讓「什麼都沒變」,回歸了最初的設計理念。
本文授權轉載自Shopping Design,作者為盧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