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查詢「產品推薦」的時候,想看的是「第一手親身經驗」。
但幾乎所有品牌提到「產品推薦」都只想吹捧自己商品,好像提到一點點別人的好就會少塊肉,但其實他們自己購買商品也想讀到真實心得。
正因為這種「換了位置會換腦袋」 的落差,你只要願意親自使用產品、寫下真實心得,就能輕易排上 Google 首頁。
以下是我當搜尋優化師 5 年,幫自己和客戶把大量推薦關鍵字排到第一名實證有效的步驟:
步驟 1、親自去買乳液來用
把評測文寫到 Google 第 1 名的方法,就是「親自給我去買每款推薦的商品」。
你有親自去用就會有「第一手」經驗;不親自用,寫作再強也只是二流水準。(而且你寫作也很難最強,綜合下來就是三、四流)
每個人對乳液的香味、質地、保濕性,都有自己的偏好和觀點,根本沒有唯一正確答案。只要親自用過,你就擁有世界獨一無二的「正確」。
這種資訊,正是讀者在購買之前最想看的東西。
在 AI 生成文字的時代下,這種情報更是 AI 寫不出來的。
很多人追問我:如果沒第一手經驗,可以改寫別人的嗎?比如上論壇收集買家心得,然後用自己的話彙整、改寫?
答案是:「當然不行」。
改寫別人經驗就不是「第一手」經驗,只是二手的;如果你參考的其實是「別人改寫的」二手心得?你就淪落成第三手,更慘!
也有人說:有人明明沒真的去評測也能排名。這完全沒錯。當賽場沒有一流玩家,你就算是二、三流也能當冠軍呀。
但你想確實有效、成為不靠運氣的一流?最佳做法就是親身經驗。
步驟 2、完全站在使用者角度寫評測
使用者想看的是「零業配」、只寫真實心得的評測文。
但絕大部分作者認為自己很重視讀者的時候,卻都自動寫這種業配文字:「這是一款劃世代,超越市售產品的頂級精萃⋯⋯」明顯就是站在「廠商角度」吹捧啊。
那要怎麼像普通人推薦身邊朋友那樣符合讀者期待呢?答案就是:把自己產品刪掉。
這是我訓練創作者和輔導客戶的時候,發現的機密做法。假設推薦 9 款乳液,那就先叫他把自家產品刪了,只寫 8 款。神奇的事就會發生:當全場只剩別家商品,一切「業味」都會歸零。
因為你不會想無腦吹捧別人,所以你只剩最純粹、最站在使用者立場的內容。
你真正用過之後,甚至還會主動寫「缺點」!
例如「SK-II 乳液黏黏的,是款蠻『雞肋』的產品。但搭配系列套組的話還行。」
沒人上 Google 搜尋是為了查「假好評,真業配」,大家要看的就是這種真實心得。
(有好幾次,我就是靠這招幫客戶直接空降 Google 前三,然後才發現排上的評測文沒寫自己產品,只好趕快補上)
步驟 3、套上結構清晰的評測文段落
我當顧問的時候,會給客戶整份「大綱擬好」的內容草稿。
但這種大綱其實超好寫,像這樣:
「乳液品牌 1」(150 字)
⤷ 味道、香氣(100 字)
⤷ 好推程度(100 字)
⤷ 保水性(100 字)
⤷ 推薦原因(100 字)
「乳液品牌 2」
⤷ 味道、香氣
⤷ 好推程度
⤷ 保水性
⤷ 推薦原因
「乳液品牌 3 – 9」
⋯⋯後面全部複製貼上
照這樣, 4,500 字推薦文一下就搞定了。
至於每款乳液的味道、質地,這些細節怎麼寫?只要你用手抹過、鼻子聞過、皮膚擦過,就能寫出最棒的真實心得,根本不用任何「文筆」。
步驟4、配上隨手拍的圖片
如何讓人瞬間看出你有親身經驗?配上「隨手拍」的照片就對了。
我在輔導「行銷公司」這種職業級客戶的時候,討論到「如何保證這文章 AI 寫不出來?」答案就是「附上親自拍的照片」。
大部分的人寫推薦文、評測文,都只會抓精美的「廠商去背圖」,但請你別這樣做。
請你拿手機直接拍。越業餘、背景越醜越好。
因為消費者想看的是你真的有去用乳液、有親手使用的證據,不是欣賞精美的攝影。
搭配真實照片你就能在一瞬間讓讀者知道:你有真材實料。
步驟5、加上每個產品的購買連結
Google 的演算法有明文:「請加入各項產品的購買連結。」
前面也說了嘛:請你「完全」站在使用者角度。
當消費者懶得看?你就讓他隨時跳出、不用看啊!你讓消費者只滑 2 秒、瞄到圖片和評測文字就能明白,你都寫那麼認真了,直接買推薦的、不踩雷就好,根本不用看字。
當使用者想買商品?你就直接給他連結、讓他「一鍵出站」嘛。
很多人對「連結別人產品」這件事很感冒,但這是錯誤觀念。
你嫉妒優秀的競品得到流量,這只是你的情緒;當你迎合使用者而排上首頁、拿到大量點擊,這才是數據。在數據面前,你的情緒毫不重要。
我手上就有排上第一名的「產品推薦」外部連結點擊流量分佈:
• 第 4 名:139 次
• 第 3 名:201 次
• 第 2 名:592 次
• 自家產品:1,126 次(年營收轉單 27 萬)
為啥順位越後面點擊越差?因為大家都懶得往下滑。
為啥自家產品這麼強?因為「自家產品」正是排上關鍵字的頁面,流量當然最大。
身為一個商人,我根本不在乎別人的好產品因為我而多得到流量,我只在乎自己有賺。(至於不站在使用者立場的網頁?那根本不會排名。連流量都沒有,其他就不用談了)
警告:用這招排名的副作用
我能跟你保證:這招絕對有效。
因為這是消費者期待看到的高品質評測文,也是《Google 排名指南》明文公布的演算法原則。
但我這樣操作,不只一次收到其他家廠商抱怨,甚至還有上市公司律師涉入。因為他們覺得,只要 Google 上有自己產品的缺點,或者自己不是第一名,那絕對就是虛假攻擊。
這不難理解。畢竟台灣評測文生態就是雇水軍在論壇洗假心得、開假帳號洗負評(比如我就真的認識有直男工程師,說自己曾收到業主要求「幻想自己是女生,使用美妝品」再寫推薦文的案件)。
但「每個消費者」的心態都是想看「真實心得」。所以這種罕見但正確的評測文,很快就能異軍突起、得到排名。
我用這招不只排上「乳液推薦」,還排上「牙醫推薦、床墊推薦、機車貸款推薦、冷凍水餃推薦⋯⋯」把各種有的沒的、很貴的推薦字詞衝上 Google 第 1 名。
但我也收過各種投訴。比如就有人看到自己的「推薦」比別家少一顆星星,就以為是行銷人蓄意攻擊,私訊我要求下架。後來我調出自己付錢、徵路人充當神秘客,親自去他店裡消費的親手評測,對方才認同我的專業(很慶幸他後來願意認可)。
p.s.那篇收到投訴的推薦文威力強到把「牙醫」這個字詞衝到 Google 第一。但因為風險太高,除了那家診所的評測文字在收到投訴之後全部刪除之外,花費將近 10 萬寫好的整篇文,也在客戶後續擔心之下,最終整篇刪光了。
只能說,我只能分享關鍵字高效排名的方法。其他商業法律攻防、風險規劃、口碑生態什麼的,不是我的專業。
p.p.s.這篇貼文提到的關鍵字,今天依然排在 Top1,但客戶也因此收過「被推薦人」的投訴。為了隱私,我的作品其實不是「乳液推薦」而是相似字詞,但不影響這篇排名策略分析的有效性。
延伸閱讀:AI摘要讓流量血崩!零點擊時代的SEO怎麼做?思考這件事比搶流量更重要
為何千萬別在社群寫日記?一文解析商業寫作2原則:寫越多自己的事,讀者就越少!
本文授權轉載自:Jemmy 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