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大廠光寶科技(2301)於7月30日舉辦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2季與上半年營運成果。在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需求爆發的趨勢下,光寶科Q2合併營收達404億元,年增21%、季增11%,稅後淨利為31.6億元,每股盈餘(EPS)1.39元。
至於上半年稅後淨利則達到66.1億元,每股盈餘(EPS)2.89元,年增20%,經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息2元。
展望後市,光寶總經理邱森彬坦言,雖然新台幣升值、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仍是主要不確定性挑戰,但在AI電源、能效整合系統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出貨強勁的情況下,今年第三季營收有望達到季增與年增「雙成長」。
AI資料中心與電源系統成營收巨擘
光寶科技在法說會中指出,雲端運算與AI相關產品已經成為營收主力。攤開今年第二季財報, 雲端物聯網部門營收達167.28億元,佔整體營收的41% ,成為光寶科最大的營收來源,展現AI資料中心建置需求的旺盛。
邱森彬強調, 雲端電源是今年成長力道最強勁的業務,尤其在AI資料中心的動能,成長幅度高達5成以上,高效備份電源系統(BBU)及33kW機架式電源(Power Shelf)的需求持續增加,成為推動業績的雙引擎。
同時,光寶科指出,72kW Power Shelf與Sidecar Power Rack、液冷散熱系統(Liquid to Air)等高階解決方案也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始出貨。
除了在AI伺服器電源領域高歌猛進,光寶科的其他核心事業也表現穩健,例如光電部門佔第二季整體營收的19%。同時,受惠於新能源與工控市場的回溫,高階光耦合器(Optocoupler)的需求回升;再加上Mini LED應用也逐步擴大,涵蓋新一代電競PC與智慧手機, 推升光電部門第二季營收至75.5億元,從第二季起開始貢獻營收。
在資訊及消費性電子部門,佔比第二季整體營收的40%,因為高階產品比重持續提升,除了遊戲機與電競相關電源出貨穩定外,應用於低軌衛星(LEO)的電源產品需求尤為強勁,已成為該部門重要的成長推力。
在整體營運策略上,光寶也持續投入研發,第二季研發支出佔營收5.2%,年增近兩成。重點聚焦在AI、雲端、光電、5G與新事業發展,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直面關稅與匯率挑戰應對,推進台灣、越南與北美三地的產能擴充計畫
「全球化是光寶必走的一條路。」邱森彬強調,光寶科正加速推動涵蓋台灣、越南與北美的全球產能擴充計畫,預計在第三季便能如期完成。不僅是為了應對短期的關稅壁壘,更是著眼於長期的全球營運韌性。
光寶科表示,透過在不同區域建立產能,能更靈活地就地供應市場,縮短供應鏈距離,並透過導入數位模擬、強化自動化能力,實現跨廠區的彈性生產。
例如,部分資訊與消費性電子(ICT)產品的產能正從中國轉移至越南新廠,而BBU的產能則規劃由台灣與北美各佔5成的比例分擔,而位於美國德州的新廠,也已進入規劃階段。
邱森彬在法說會上表示,第二季新台幣對美元的劇烈貶值,確實對營收與獲利造成一定壓力,若排除匯率變動的影響,第二季的營收年增率將可再年增約4%,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能有更佳表現。
此外,針對美國的關稅政策,邱森彬透露,部分出貨至美國的BBU產品需直接面對10%的關稅衝擊,公司在第二季甚至為客戶先行墊付了約新台幣四億多元的關稅費用。他強調,與其在美國設廠生產,目前在台灣生產加上關稅仍具成本優勢。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