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這是我被任命為執行長後首次主持產品發表。你們肯定不知道。」2011年,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他的初次發表會中,用詼諧語氣向觀眾展現誠意,「很高興為大家主持,我熱愛蘋果,在這裡工作是我一生的榮幸。」
庫克剛接蘋果執行長時,外界並不相信他的能耐,從果粉到投資者,幾乎所有人都悲觀看待,認為庫克缺乏賈伯斯對產品的敏銳度,蘋果將注定走向平庸。庫克曾透露,面臨好友離世、外界的批評與質疑接踵而至,那段時間是他最為孤獨的時候。
然而庫克職掌蘋果的15年裡,蘋果市值成長逾10倍、突破3兆美元,iPhone年銷2億部,還推出AirPods、Apple Watch等熱賣產品,讓穿戴式裝置成為營收第3高業務,並將軟體服務打造成不可逾越的護城河。
蘋果多樣化的服務甚至深入金融、影視,讓它從一家純粹的科技公司,轉變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庫克為蘋果重新設計了供應鏈、建立即時庫存系統,大幅降低庫存成本。他相當重視團隊合作,並調整賈伯斯時代設計先行的作法,要求商業營運團隊必須從產品開發初期就與工業設計團隊緊密溝通,以控制產品成本。《華爾街日報》曾以「慎重、合作及策略」形容庫克的管理風格。
3月AI亂流震人事、7月營運長又「告退」
庫克長袖善舞的本領,同樣在主導蘋果的政經關係上發揮莫大作用。尤其中美關係日漸緊繃,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蘋果可說如履薄冰。但庫克憑藉外交手腕,不僅順利在川普貿易戰期間,數次為蘋果產品取得關稅豁免,即使持續轉移供應鏈,也未曾遭到中國政府報復。
「庫克可能無法設計出像史蒂夫那樣的產品,可他對世界的洞察之深,在我過去60年遇過的執行長之中,只有極少數人得以比肩。」波克夏海瑟威執行長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庫克如此高度評價。
儘管庫克帶領蘋果攀上新高峰,這家科技巨頭仍面臨更嚴峻的挑戰:iPhone銷量成長停滯、電動車計畫胎死腹中,Vision Pro的商業價值仍待評估;同時蘋果在AI領域進展緩慢,Apple Intelligence公布超過1年,功能依舊令外界霧裡看花,AI Siri更是因技術瓶頸遙遙無期。
今年3月,蘋果便傳出調整AI部門負責人賈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部分任務,AI Siri改由Vision Pro主管洛克威爾(Mike Rockwell)接手;另一項由AI團隊負責的機器人專案,也交給了硬體工程資深副總裁特努斯(John Ternus)。與此同時,蘋果還深陷反壟斷泥沼。
然而庫克已年屆65歲,距離美國法定退休年齡只剩2年時光,這些橫跨軟體、硬體及經營管理層面的問題,很可能是下一任執行長必須面對的關鍵挑戰。「我現在的任務是培養幾個有能力接班的人,並希望是在蘋果內部。」
2024年11月,庫克在BBC的Podcast上透露,「我們制定了非常周密的接班人計畫。天有不測風雲,我說不定明天就會遇到危險。」
當然,庫克不一定會屆齡退休。庫克是眾所周知的工作狂,他曾表示自己不打算賦閒在家,想要一直思考、持續投入工作。只要庫克有意願,蘋果董事會勢必歡迎他繼續帶領公司。
至於庫克口中的接班人是誰?原先被認為是短期接班頭號人選的營運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在7月宣布於2025年底退休,交棒給營運資深副總裁可汗(Sabih Khan),使得接班人的討論再次點燃。
5字頭軟體業務、硬體工程擔當呼聲高
軟體業務負責人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被認為是潛在人選。他年僅56歲,代表著即使庫克第一時間沒退休,仍能領導蘋果好一段時間。他可說是除了庫克之外,最廣為人知、受到網友喜愛的蘋果高層,每年會在WWDC開發者大會中,向果粉介紹最新的軟體功能。
費德里吉過去曾在NeXT負責開發工作,隨著該公司1997年被蘋果收購而加入,雖然一度離開,仍於2009年重返蘋果領導macOS部門。目前他管理蘋果核心的iOS及macOS作業系統,並負責將AI功能整合到軟體應用層面,也與Siri虛擬助手團隊負責人洛克威爾共同監督AI Siri的發展。《Fast Company》指出,費德里吉對科技在現代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有著深刻理解,包括科技如何影響隱私、社會到地緣政治等面向。
而有一方觀點認為,如果庫克打算再多當幾年執行長,最可能接班的會是硬體工程資深副總裁特努斯。彭博記者古爾曼(Mark Gurman)就直言,特努斯最有望接棒成為蘋果執行長。
特努斯年約50歲,是庫克接班名單中最年輕者,有更高的可能性長期領導公司。特努斯自2001年加入蘋果產品設計團隊,2021晉升為硬體工程資深副總裁,領導了蘋果幾乎所有成熟硬體產品的開發。
蘋果內部人士指出,特努斯相當受到庫克等高層青睞,「提姆很喜歡他,他演講精采、個性溫和,從不在信件中發表爭議內容,決策謹慎,有很多與庫克相同的管理特質。」服務業務資深副總裁庫伊(Eddy Cue)曾私下表示,特努斯應該會成為下一任執行長。
近年庫克也持續給予特努斯舞台,去年舉辦的「Top 100」──極度機密、限定高階主管參加──共同討論蘋果未來的年度會議上,庫克就特別邀他在參加者面前介紹新款iPad Air等產品。
寧可做好不衝快!iPod行銷功臣也被點名
全球行銷資深副總裁傑斯維克(Greg Joswiak)也被視為熱門的接班人選。候選人之中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蘋果。他從1986年就在蘋果任職至今,曾在麥金塔團隊工作,並參與了第一代iPod及iPhone的開發。
傑斯維克曾在iPod的行銷中立下戰功,iPod當年以黑色剪影人物搭配白色耳機線的廣告,成功傳達抽象的音樂體驗,被視為蘋果iPod時代最經典的視覺案例。他表示,他認為蘋果不一定非得成為第一個做某件事的公司,「但我們希望是第一個把事做好的。而要做好,就代表要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體驗。」
談到蘋果的AI布局時,傑斯維克強調蘋果不打算在AI競賽爭先恐後,而是要將技術深度整合至作業系統,打造用戶毫無察覺自己正在使用Apple Intelligence的無縫體驗。作為行銷業務高層,傑斯維克可能是最理解蘋果品牌理念,以及懂得向世界傳達這一點的人。
蘋果目前對誰是庫克接班人仍保密到家。無論誰出線,都必須扛住來自軟體、硬體、地緣政治、監管單位等跨領域的挑戰,才能延續庫克時代的成功。
責任編輯:謝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