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電(HTC)於8月14日發表首款AI智慧眼鏡VIVE Eagle,同時公布台灣大哥大為獨家合作通路之一。對於台灣大來說,VIVE Eagle將以子品牌「OP響樂生活」的科技生活套裝中提供,台灣大哥大資深副總經理暨商務長林東閔喊話,預計通路能搭配電信方案銷售出上萬支眼鏡。
台灣大於2022年9月推出OP響樂生活,從影音、遊戲、科技產品和智慧家庭面向,累計推出超過20組套裝方案、與電信捆綁銷售。林東閔表示,目前搭配OP響樂生活的方案已經銷售約11萬套,加上其它「好速成雙」、「mo幣多」專案,台灣大2成以上的用戶都使用獨門方案。
這次與HTC合作VIVE Eagle,台灣大推出搭配1,399元以上資費,能0元起入手VIVE Eagle的專案。林東閔表示,台灣大的策略就是:「在全球範圍內找各式各樣,對我們用戶有利的產品,然後獨家地來拉高非典型移動裝置的(營收)佔比。」
「HTC不是唯一選擇」但為何中選?商務長談攜手HTC的3大原因
表面看起來,這是典型的「硬體、通路、服務」結盟模式。HTC專精於硬體研發,而台灣大則擁有近千萬的用戶基礎和線上、線下銷售管道;但從深層看,台灣大選擇與HTC合作AI眼鏡,也扣合公司近年在AI應用與服務的策略。
特別是面對房市與車市緊縮,整體經濟不確定性高、消費力道趨於保守的大環境,台灣大的手機銷量年增率連續8個月逆勢增長。林東閔表示,這代表台灣大「做對了一些事」。
所謂「做對的事」,以這次合作VIVE Eagle來看,可以了解到台灣大的3大策略。
策略一:從「賣產品」到「當顧問」,解決AI市場的集體迷惘
「民眾不知道為什麼非換AI手機不可,以及什麼真的是AI手機?」林東閔表示,從AI手機到AI PC,儘管話題火熱,消費者對AI裝置普遍感到困惑與疏離。電信業除了能透過電信補貼,讓消費者降低他入手新科技產品的門檻,也能協助鎖定需求。
因此,台灣大今年啟動了大規模的「數位科技顧問認證」計畫,目前已經有超過千名門市人員通過內部認證。林東閔表示,賦能的教育意涵在AI時代既有溫度又值錢,「我們不是只有在賣東西,而是賦能用戶、讓他走進來一個小時後,會了原本不會的東西。」
舉例來說,台灣大今3月推出AI搜尋工具Perplexity合作方案,讓資費599元以上用戶免費使用1年,目前已經有24萬用戶加入Perplexity Pro。「我們不只免費給用戶,還教他怎麼用。」林東閔表示,台灣大內建20多人的講師團隊,會在門市開課教民眾怎麼用AI,「這些都不是以前電信公司在做的,卻讓我們意外地產生別人沒有的收穫。」
AI眼鏡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既陌生又會感到好奇,正好是台灣大數位科技顧問的一大試煉場。除了提升通路價值,也進一步建立起服務的護城河。
策略二:3生活痛點,讓AI眼鏡搶百萬級潛在市場
「我認為10年之內,台灣智慧眼鏡的總量是可以挑戰百萬級數的。」林東閔也從3個台灣的社會文化脈絡,剖析AI眼鏡的潛在市場。
首先,是台灣人「敢想不敢問」的求知焦慮。林東閔以紅極一時的「Yahoo奇摩知識+」為例,指出台灣人不太舉手發問,但喜歡偷偷問、私下問。而AI眼鏡提供了私密的提問渠道,無論是翻譯菜單、辨識路人,甚至在社交場合需要話題靈感,都可以透過輕觸或語音指令完成,完美切中了使用者既渴望知識又害羞內向的矛盾心理。
其次,是追求極致便利的「免手持(hands-free)」需求。 林東閔解釋,AI眼鏡的優勢為徹底解放雙手,能依照需求自動拍照、隨時問話,「大家都想要可以『所見即所得』,而且我的視角就是AI的視角,這是最棒的。」
最後,林東閔提及台灣人的近視率高,相對地更習慣配戴眼鏡,降低了AI眼鏡的心理與物理門檻。這也促使AI眼鏡不會是突兀的科技產物,而是在既有習慣上無痛升級。
策略三:賦能「國際名模」、練兵「在地小模」,佈局下世代AI生態系
對於台灣大的長遠佈局而言,HTC眼鏡不僅是一個硬體,更是一個「AI出海口」。林東閔提出了「名模」與「小模」的觀點,揭示台灣大的AI生態系戰略。
他口中的「名模」,指的是OpenAI的ChatGPT、Google的Gemini等全球頂尖的大型語言模型。HTC VIVE Eagle底層串接Gemini模型,意味著用戶能享受到領先的AI運算能力,而台灣大透過這次合作,也將同等級AI服務整合進自己的通路與資費方案中。
此外,更關鍵的是「小模」。林東閔認為,台灣真正的機會在於發展無數個能解決在地化、垂直領域問題的「小模型」。他表示,台灣大正在透過「Taiwan Talks」計畫,訓練AI模型從語氣、腔調到文化脈絡,都是真正「懂台灣的中文」。
台灣大近年透過AppWorks投資AI新創,內部團隊也開發許多企業客戶的專屬AI應用。林東閔透露,台灣大背後的思維是如何透過技術資源,服務國際的AI模型,讓「名模」可以在台灣可服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