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Google 在過去一年裁減了35%的小團隊經理職位,目的在提升組織扁平化效率,減少官僚體系,許多人轉任為非管理層繼續留在公司。
重點二: Google 推出「自願離職計畫」,已在十個部門實施,並成功吸引3%至5%的員工接受,成效優於預期。
重點三: 儘管進行大規模組織精簡,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的股價在近三年持續上漲,顯示投資人對此策略的正面看法。
繼2023年初宣布大規模裁員12,000名員工,並在隔年採用「小規模、分批次」模式持續裁員,Google這場「精簡風暴」仍未停歇,最近一次的裁員潮中,更特別聚焦於中階管理層。
根據流出的內部音檔,在過去一年內, Google已裁減了35%負責小型團隊的經理職位,主要針對管理少於三名員工的經理 ,公司聲稱是精簡組織架構、減少官僚文化,並讓領導階層佔整體員工的比例逐漸縮小。
Google 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在會中重申,公司在擴大規模時必須更有效率,「不應只靠增加員工人數來解決所有問題」。此番言論呼應了財務長阿納特·阿什肯納齊(Anat Ashkenazi)去年加入後,曾表示將「進一步推進」成本削減的方針。
儘管這項裁員影響了大量經理,但據消息人士指出,其中許多人並未被直接解僱,而是轉任為「個人貢獻者」,繼續留在公司中擔任專業職位,顯示 Google 意圖重新部署人才,而非單純裁減。
Google推「自願離職計畫」,3-5%員工響應
除了直接裁員, Google 也在今年初推出了「自願離職計畫」(Voluntary Exit Program),已在搜尋、行銷、硬體及人資等十個產品部門實施 。Google 人資長 費歐娜·齊科尼(Fiona Cicconi)在員工大會上表示,這些部門約有3%至5%的員工接受了這項計畫,並形容成效「相當成功」。
齊科尼指出,許多員工選擇自願離職是為了尋求暫時休息,或是花更多時間照顧家人。皮蔡也為此計畫背書,強調相較於全面性裁員,自願離職更能賦予員工自主權。
雖然引發員工對未來職涯發展的擔憂,但 Google 認為,這項政策將有助於公司提升決策速度與競爭力。
Google大刀闊斧整頓,Alphabet股價卻逆勢飆升
另一方面,Google 正處於大幅度調整階段,母公司 Alphabet的股價卻持續表現亮眼。 根據《CNBC》報導,Alphabet股價在2023年飆漲58%、2024年再成長36%後,今年以來又上漲約10%, 顯示投資者普遍看好這項決策。但令外界質疑的是,這些公司改革究竟是為了長期穩健營運,還是僅用於滿足投資人對成本控制的期待。
在員工福利方面,有員工提問 Google 是否考慮採納競爭對手 Meta 的「充電假」(recharge),即工作滿五年後可享有的一個月帶薪休假,Google 福利資深總監亞歷山德拉·麥迪遜(Alexandra Maddison)則回應,公司目前已提供具備競爭力的休假方案,並無此計畫打算。
皮蔡也以半開玩笑反問:「我們應該把 Meta 所有政策都拿來用嗎?還是只挑我們喜歡的?」
儘管 Google 內部士氣因裁員受挫,但組織重整符合科技業當前趨勢,包含微軟、亞馬遜與 Meta等巨頭,都正積極裁撤中階管理職,加速組織扁平化並提升營運效率。
延伸閱讀:25億Gmail帳戶個資外洩?Google證實「系統遭駭」:萬年懶人密碼怎麼改?如何啟用Passkey?
Google挑人才最看重這「4種特質」!人資長:英文好、名校畢業不是關鍵
資料來源:CNBC、Business Insider、Peoplematters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