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催生「逆分工」時代!當人人變通才, 如何變成同事中「最亮眼的那一個」?
AI催生「逆分工」時代!當人人變通才, 如何變成同事中「最亮眼的那一個」?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是台灣第一代的程式設計師。在他小學時,當大部分人還在摸索電腦是什麼,他已開始寫程式。大學一年級,他開發了一款名為《決戰俄羅斯》的遊戲,狂銷近十萬套,風靡全亞洲;他也是全台第一個將 AI 導入俄羅斯方塊的人,讓 AI 能與人類一較高下。

在「2025 未來經理人年會」中,他將當前 AI 的洶湧浪潮,定義為「2020~2040 這 20 年間唯一的『巨浪』(Mega Wave)」。

如今,我們正處於這場浪潮的正中心。這讓許多人開始焦慮,AI 是否會帶來失業、資安與倫理等災難。然而,蔡祈岩指出,最大的風險並非 AI 本身,而是「沒有跟上這波 AI 浪潮」。

他以曾稱霸影音租賃市場的百視達(Blockbuster)為例,百視達並非因為嘗試線上串流而失敗,而是因為拒絕轉型,最終在數位洪流中被網飛(Netflix)所取代。

2025未來經理人年會
2025 未來經理人年會
圖/ 經理人

「逆分工」時代來了,老闆該怎麼管理團隊?

人類文明的演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分工、愈分工愈強大的歷史。從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我們透過專業分工、水平分工、高度專業化,創造了令人讚嘆的效率。

這套模式運作了超過一萬年,直到 AI 的出現。AI 正在顛覆這套運作邏輯,開啟名為「逆分工」的全新時代。

他比喻,AI 就像一個博覽群書的「博士」,它的硬實力比任何單一的專業工作者都更廣、更深。AI 的到來,使得過去「產、銷、人、發、財」等涇渭分明的部門界線開始消融。未來,老闆可能只需要「財」,其他則能透過 AI 處理。

面對這波由 AI 掀起的巨變,企業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管理者必須擺脫舊思維,擁抱幾個新管理觀念。

延伸閱讀:PayPal用戶注意!可免費領「一年Perplexity Pro訂閱」,7步驟教學一次看

觀念1:人人皆通才,將成為新常態

這種顛覆,代表 AI 能大幅降低跨領域的門檻,讓「專才」變成「通才」。

曾經,行銷人要學寫程式,工程師要學市場分析,都需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在 AI 的輔助下,這一切變得觸手可及。AI 不再只是輔助工具,它正在成為我們的「超能力」,賦予我們跨越專業藩籬、成為多面手的潛能。

蔡祈岩提醒,過去的 I 型人才(單一領域專家)若想在 AI 時代中生存,必須學習與 AI 協作,將自身專業與其他領域結合,成為能橫跨多個專業的複合型人才。

觀念2:叫員工用 AI 卻沒有革新業務模式,就像「讓蒸汽機拉風帆」

許多企業在導入 AI 時,往往只是將 AI 視為提升舊有流程效率的工具,卻未能思考如何藉由 AI 來徹底重塑業務模式。

蔡祈岩將這種思維比喻為「讓蒸汽機拉風帆」。若只是用 AI 加速舊流程,而非思考如何減少流程中的步驟與所需人力,將無法發揮 AI 的真正潛力。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
圖/ 經理人

觀念3:與員工溝通 AI 轉型,應聚焦「把餅做大」才能激發熱情

在推動逆分工時,與員工溝通 AI 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可能成為領導者需要處理的潛在衝突點。

舉例來說,如果老闆對員工說「AI 提升了 10% 生產力,所以明年可以減 10% 的人」,那麼公司明年將不會有人使用 AI。

蔡祈岩建議,企業應該將焦點放在 AI 如何「把餅變大」、促進增長。當 AI 帶來 10% 的生產力提升時,應該強調這份提升可以帶來更多業績、更多利潤,讓大家分紅更好。

這種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溝通,能有效化解員工對 AI 的恐懼,並激發他們主動投入變革的熱情。

AI 時代下,工作者如何提升個人競爭力?

對於工作者來說,AI 既是威脅,也是個人成長前所未有的機遇。

你不需要比熊快,只要跑得比同事快就好

蔡祈岩將 AI 比喻為一隻「吃人的熊」。當熊在追逐一群人時,你不需要跑得比熊快,只需要「跑得比別人快」就好。

也就是說,第一步,便是立刻開始使用 AI,將它融入你的日常工作中。你不需要成為 AI 專家,只要比身邊的同事或競爭者更快地掌握與善用 AI,就能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愈會用 AI 的人,愈忙!「能者多勞」將成為新常態

社會上有個普遍的迷思:AI 會讓工作變得更輕鬆。但根據調查顯示,這兩年使用 AI 愈好的人,反而愈忙。

這符合組織的常態。蔡祈岩解釋,因為主管會將任務交辦給「能辦成事的人」。就像村莊裡第一個學會用弓箭的獵人,每次打獵都會被帶上,因為效率更高。

因此,不要將「多勞」視為負擔,而是應該將這個情況,視為自身在組織中不可或缺的證明。

延伸閱讀:矽谷最重要的「上古魔法」:Excel仍是科技業必備技能,為什麼有了AI還是要懂試算表?

強化人際技能、跨足其他專業,成為複合型人才

蔡祈岩指出,AI 最擅長處理知識性、邏輯性強的硬實力,例如程式碼撰寫、數據分析,甚至律師、醫師的專業知識。

因此,人類應轉而強化溝通、協作、領導力、同理心與抗壓力等軟實力。這些人際互動與情感智慧在 AI 時代將變得更珍貴,因為它們是 AI 難以複製的特質。

此外,AI 打破了專業壁壘,單一專業已不再能提供足夠的競爭優勢。我們應該學習將自身專業與其他領域結合,例如行銷結合數據分析、設計結合使用者體驗,將能創造出更大的個人價值。

未來,那些願意擁抱變革、不斷學習、善用工具並強化人際軟實力的人,將能成為這個新時代的贏家,不僅在工作中找到新的定位,更能在這股浪潮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全新價值。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作者為林柏源

關鍵字: #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