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表會於台灣時間 9 月 10 日登場,除了全新的 iPhone 17 系列,以及 AirPods Pro 3,本次 Apple Watch 更新一口氣三機齊發,形成了清楚的產品梯隊。
入門 SE 3 迎來 Always-On 顯示與更快充電;主流 Series 11 帶來「高血壓偵測」與首度在標準款導入 5G,續航提升至 24 小時;旗艦 Ultra 3 則把電力推到 42 小時,並加入衛星連線、邊框更窄的大螢幕。
綜觀 Apple Watch 產品陣容,可以將這次定價理解為「三階梯」,對應三種人群與痛點。
解析「庫克的刀法」:3 款 Apple Watch 差在哪?
在入門 SE 3 方面,把 Always-On 與快充推進入門價位,讓首次購買者、親子設定族群、舊錶升級但預算有限者,都能感受到「明顯體驗提升」。定價落於 7,900 元起,有利消費者「入坑」。
至於主流 Series 11,則以「高血壓偵測」和「5G + 24 小時續航」拉開和 SE 的價值差,價格 12,900 元(鋁金屬)、22,990 元(鈦金屬),其中鋁金屬款與入門款 SE 維持 5,000 元以內價差,創造「捏一下預算就可向上升級」的選購空間。
而旗艦 Ultra 3,則以 42 小時電力、衛星連線、專業耐用性與新外觀(黑鈦),鎖定高端與運動探險族群,定價 26,900 元起,明顯鎖定高消費力族群。
總結來說,AOD(Always-On Display)、睡眠分數等「日常體驗」本次下放入門,以利擴大 Apple Watch 母群;但 5G、高血壓偵測、24~42 小時續航、衛星連線等「結構性差異」仍鎖在 Series/Ultra,以確保中高階具備清楚升級理由。
入門 SE 3:平價 Apple Watch 有多「大碗」?
Apple Watch SE 3 作為入門級智慧手錶,不僅搭載全新 S10 晶片,首度導入 Always-On 顯示(永遠顯示)功能,可讓用戶無需抬腕,即可隨時查看時間與資訊。
在軟硬體升級之下,新一代 S10 晶片帶來更流暢的操作體驗,並支援手勢操作如雙指點擊與手腕揮動,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充電速度也大幅提升,首次支援快速充電,15 分鐘即可補充 8 小時電力,45 分鐘可充至約 80%,大幅縮短等待時間。
健康功能方面,SE 3 新增睡眠分數、回溯性排卵預測、睡眠呼吸中止症通知及手腕溫度感測,讓用戶能更全面掌握自身健康狀態。這些功能過去僅見於高階型號,如今下放至 SE 系列,顯示 Apple 持續強化入門產品線的競爭力。
Apple Watch SE 3 同步支援全新 Workout Buddy(健身夥伴)功能,這是 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慧)驅動的個人化健身語音教練,能根據用戶的運動數據與歷史紀錄,於運動過程中即時提供語音激勵與建議。
Workout Buddy 將率先支援英語,適用於多種熱門運動類型,並可搭配藍牙耳機與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的 iPhone 使用。此功能不僅提升運動動機,也展現 Apple 將 AI 技術融入日常健康管理的企圖心。
中階 Series 11:多花 5,000 元,解鎖高血壓等更多新功能
Apple Watch Series 11 本次主打「睡眠分數」(Sleep Score)功能,透過全新感測器組合,能追蹤心率、手腕溫度、血氧、呼吸速率等數據,結合最長可達 24 小時電池續航力與 5G 行動網路支援,預計將進一步鞏固其健康裝置定位。
睡眠分數功能可讓用戶一目了然掌握睡眠品質。該功能依據睡眠時長、就寢時間規律、夜間醒來頻率及各階段睡眠時間等指標,生成分數並提供細項分析。透過分數拆解,使用者能清楚了解哪些環節影響睡眠,進而調整生活習慣以提升睡眠品質。
同時,Series 11 首度將高血壓偵測功能納入智慧手錶。此項新功能結合光學心率感測器與背景演算法,能在 30 天內持續分析血管對心跳的反應,並於偵測到高血壓訊號時主動通知使用者。
雖然蘋果強調該功能無法偵測所有高血壓案例,仍預計將改變消費者對穿戴式健康監測的期待。目前該功能尚待美國 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其他各國監管單位核准,正式上市時將成為蘋果手錶健康生態系統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Apple Watch Series 11 也變得更耐用。鋁金屬機型採用經離子交換強化的 Ion-X 玻璃,並加上 Apple 自家陶瓷鍍膜,抗刮能力比前一代提升 2 倍,官方宣稱可應對日常撞擊與運動磨損。
鈦金屬機型則延續藍寶石玻璃覆蓋,強調頂級抗刮與抗裂性能。錶殼提供 42 公釐與 46 公釐兩種尺寸,鋁金屬款有太空灰(新色)、曜石黑、玫瑰金、銀色,鈦金屬款則有原色、金色、石瓦色。
軟體層面,watchOS 26 同步登場,導入 Workout Buddy(健身夥伴)功能,首度結合 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慧)AI 技術,能根據心率、配速、距離、活動圓圈等多維數據,於運動過程中提供語音激勵。
而新「體能訓練」App 支援自訂訓練、配速員、路線競速,並可自動播放 Apple Music 或 Podcast,根據個人喜好推薦內容。
高階 Ultra 3:螢幕更大、電力更持久,Hardcore 玩家首選
Apple Watch Ultra 3 本次以「歷來最大螢幕」及「長達 42 小時電池續航力」為核心賣點,進一步強化運動、健康與安全功能。
新款 Ultra 3 結合 LTPO3(低溫多晶氧化物)與廣視角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螢幕邊框縮窄 24%,在不改變錶殼尺寸下大幅提升可視面積,並支援 1Hz「永遠顯示」更新頻率,讓使用者無須抬腕即可精確掌握時間。
Ultra 3 同時具備業界最精準 GPS、低耗電模式下最長可達 72 小時續航,並支援快充 15 分鐘供 12 小時使用,滿足長時間戶外運動及日常生活需求。即使 iPhone 不在身邊,Ultra 3 仍可透過行動網路接聽電話、傳訊及聯絡緊急服務,並於訊號弱區自動啟用雙系統天線,提升連線品質。
軟體方面,與 Series 11 一樣,首度引入「睡眠分數」功能,整合心率、手腕溫度、血氧、呼吸速率及睡眠階段等多項指標。另外也包含 Workout Buddy(健身夥伴)功能,能根據心率、配速、距離、活動記錄及個人里程碑,於運動過程中提供個人化語音鼓勵。
Ultra 3 針對跑步、自行車、游泳、健行、潛水、高爾夫等多元運動場景,提供精準 GPS、WR100 防水、離線地圖、潛水電腦等專業支援,並與 Nike Run Club、Strava、Runna、TrainingPeaks 等第三方 App 深度整合。
總結來說,Apple Watch Ultra 3 和 Series 11 的主要差別在於更大的螢幕與續航力,以及更精準的 GPS。如果只是日常用、輕度運動,Series 11 就很夠用;但如果你常做戶外、進階運動,或想要更長電力、更強健康追蹤,Ultra 3 會是更好的選擇。
SE 3 對多數人已夠用!升級可把重點放在健康監測及續航力
綜觀本次更新,如果你要最低入手門檻、但體驗要夠完整(含常亮螢幕、快充),建議可選 SE 3。它把 Always-On 顯示與更快充電帶到入門,健康與運動功能對多數人已足夠,電力標榜可達 18 小時。
如果你是一般日常用戶,但想要更好的續航、連線與健康預警,建議選 Series 11。它把續航提升到 24 小時,並新增「高血壓偵測」通知(屬健康提示,仍待各地法規核可)。
如果你有戶外運動、長途旅行,或可能經歷極限運動場景,用電與連線可靠性最重要,可無慮選 Ultra 3。它提供最長 42 小時電力(低耗電 72 小時)、5G 與衛星連線、更大的(更窄邊框)顯示與鈦金屬耐用機身。
延伸閱讀:iPhone 17來了!Pro大變身、Air史上最輕薄,一次掌握蘋果發佈會重點
蘋果AirPods Pro 3大翻新!2倍降噪+心率感測+語音翻譯:一副7,490元值得手刀升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