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2日,黃仁勳一早現身台北松山機場,展開一天旋風式行程,前往新竹拜會台積電,並向台積電高階主管發表演講,晚上則與張忠謀共進晚餐。
這種一天「快閃式」的訪台,不免讓人對黃仁勳此行的目的產生各種猜測。
黃仁勳表示,新架構「Rubin平台」有六款產品已在台積電「設計定案」(Tape Out),包括CPU、GPU、「NVLINK交換器晶片」、「網通晶片」、「交換器晶片」以及「矽光子交換器晶片」,因此前往台積電拜會。
不過也有人猜測,黃仁勳此行可能是為川普政府「傳話」,要求台積電將對美投資金額拉高至三千億美元。
最近又傳出,輝達為了提升Rubin平台效能,設計將「大幅翻新」,因此促使黃仁勳「快閃」來台拜會台積電。
最新的傳言是,黃仁勳當時可能告知台積電,輝達為配合川普政策,將投資英特爾,但這項投資不會影響輝達對台積電的訂單。
斥資50億美元!輝達成英特爾股東
9月18日,輝達宣布將以每股23.28美元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10億元),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大漲逾20%。輝達投資英特爾的交易完成後,輝達將持有超過4%的英特爾股份,成為第三大(或第四大)股東。
輝達與英特爾是在雙方經過近一年討論後,才拍板定案此項投資與合作。 此次投資協議聚焦於輝達與英特爾產品部門的合作,而非晶圓代工。不過,雙方並未排除未來在代工領域合作的可能性。
輝達表示,將與英特爾合作開發資料中心用的「人工智慧系統」,結合英特爾的「x86架構中央處理器(CPU)」、輝達的「圖形處理器(GPU)」以及網路技術。此外,英特爾也將銷售內建輝達GPU的個人電腦與筆記型電腦CPU。
輝達很快會「在NVLink機架」中支援英特爾CPU,輝達將從英特爾採購CPU,並將其串接成超級晶片,形成運算節點,最終整合至機架級AI超級電腦。同時,輝達也將把GPU技術導入英特爾推出的筆電與PC晶片,這是目前相對未被充分開發的市場。
黃仁勳指出,這兩項合作產品的總潛在市場規模高達五百億美元。意味著輝達將成為英特爾CPU的重要買家,同時也是英特爾晶片中GPU的重要供應商。
產品合作歸合作,晶圓代工歸代工
未來輝達是否會使用英特爾的晶圓代工,取決於英特爾的製程技術是否具競爭力。輝達投資英特爾將拉近雙方關係,但不會對是否採用英特爾晶圓代工產生重大影響。
對英特爾而言,有輝達「加持」有助於其業務,能將輝達GPU整合至英特爾CPU,提升英特爾產品競爭力。更重要的是,英特爾CPU能進入輝達AI伺服器,並可連接NVLink超高速晶片連接技術。
對輝達而言,與英特爾結盟,有助於進入x86架構世界。英特爾在一般伺服器CPU市場占有極高地位,雖近年被超微(AMD)搶走不少市占,但仍以約七成市占率穩居第一。藉由雙方合作,輝達可跨入此市場,創造新應用。
英特爾CPU縱橫PC市場,在終端使用者端具強大市場實力。AI進入使用者端,英特爾是重要玩家,從AI PC的CPU到邊緣端AI伺服器,英特爾皆有很強的市場力。
GPU+CPU:輝達劍指博通AI ASIC市場?
除了美國政府的影響力外,AI ASIC的崛起,也是促使輝達與英特爾結盟的重大因素。
谷歌多年來耕耘AI「客製化IC」(ASIC),Tensor晶片由博通「操刀」,性能一代比一代強。谷歌利用Tensor晶片建立AI伺服器,算力逐年快速成長,連蘋果也用上谷歌AI算力。
博通最近宣布獲得OpenAI百億美元ASIC大單,預估AI ASIC年營收上看兩百億美元。面對AI ASIC來勢洶洶,輝達推出NVLink Fusion,讓其他公司設備能與輝達設備串聯,以緩和AI ASIC帶來的衝擊。
輝達與英特爾結盟,可讓輝達與傳統CPU運算連結,打造邊緣、終端AI設備,讓原本專注「雲端」AI伺服器的輝達,拓展至離使用者更近的市場。
延伸閱讀:黃仁勳解答:輝達為何想入股英特爾?未來如何合作?台積電會受影響嗎?
2個月漲70%!博通躍升美國第7大最有價值上市公司:華爾街卻點出背後6隱憂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