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首檔「香水股」光速火箭在10月1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自去年10月興櫃,預計11月前轉上櫃。
比起其他居家生活類股業者,多半只做香氛商品的經銷生意,光速火箭是國內首家僅憑銷售自創香氛、香水品牌,就做到年營業7億元,足具掛牌上櫃規模的企業。且光2024年旗下兩大香氛品牌合計熱銷超過44萬瓶香水、擴香,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熱銷關鍵一:全球香水市場紅利助攻
全球香水市場增長力道大於整體產業,是大環境給光速火箭的第一個利多。近幾年美妝產業低迷、成長趨緩,看向國際兩大巨頭萊雅、雅詩蘭達集團,前者上半年營收僅成長3%,雅詩蘭黛截至6月底的2025財年則下滑了8%。
不過詳閱財報,香氛品牌各自成為集團旗下逆勢成長的小金雞,不只萊雅集團旗下主打氣味的保養品牌Aesop以強勁雙位數增長成為集團明星,雅詩蘭黛旗下以Le Labo 、Jo Malone為首的香水品牌成為全集團唯一正成長的品類。
視角拉回國內,據CMRI美妝行銷總研數據觀察,近5年國內消費者對香水香氛關注度,從所有美妝保養產品中佔比僅2.95%,到今年上半年已躍升至4.7%,關注度累積成長60%。另外根據調研機構數字,目前規模約200億元新台幣的台灣香水市場,在2025~2030年也將以6.4%年複合增長率成長。
即便有著審慎樂觀的市場前景,但真正讓光速火箭銷量穩定的是其搶到對的市場空白區。 攤開香水價格帶,3000元以上的香水香氛產品,多由進駐百貨專櫃的國際品牌,憑藉奢華品牌形象、大手筆行銷推廣費用所搶占。
熱銷關鍵二:切入大小對手不願做的空白價位帶
至於1000元以下的產品線,多由無法規模化量產、賦予更高品牌價值的小型本土業者瓜分。 「我們兩大香水品牌(合計占營收8成):SHARECO、KLOWER PANDOR(下稱KP)搶佔的,正是1000~3000元的市場空白區。」 光速火箭共同總經理李冠霆說道。
為何光速火箭能搶進本土品牌上不去,精品香水下不來的價位帶?
不管是2016年成立的KP或2020年推出的SHARECO,表面上光速火箭兩大香氛品牌是靠韓國女團i-dle成員舒華、瘦子E.SO等藝人網紅代言而迅速竄紅,但真正撐起銷售的核心關鍵,其實是李冠霆與董事長陳冠愷兩位創辦人出身電商底子的行銷功力。
熱銷關鍵三:以數據驅動的一條龍銷售鏈
「我們從Day1就決定開發自有的下單系統平台。」從選品電商創業的陳冠愷,不急著接受市面上現成的開店平台工具包。而選擇自創系統,將消費者每個瀏覽行為產生的數據都攬在手裡端詳。
舉例來說,多數一頁式下單系統只能從後台看到多少瀏覽者進到頁面後,沒下單就離開。「但無法知道多少人有把頁面拉到底,這樣我不會知道是底端售價嚇跑人,還是中間文案說明不吸睛。」該系統甚至獲得許多純電商品牌青睞而使用,至今仍替光速火箭帶來一成營收。
把每分投廣、行銷費用都花在刀口,好換回有用的數據洞察,這樣的堅持也讓光速火箭催生出,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銷售的一條龍模式,李冠霆將之稱為「SPL迭代強化品牌策略」。
比起電商圈常聽到的D2C(品牌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光速火箭的SPL把最上游的產品研發、設計也掌握手裡。如此大費周章,與香水的產品特性有關。
「香水是所有美妝保養品中,最訴求感性價值的產品。」旗下握有日台最大美妝口碑網站「@cosme」「美妝行銷總研CMRI」的艾思網路副總經理顏維逸指出,多數保養品在行銷上要溝通的是成分、效用,但香水幾乎都以抽象概念、情緒記憶為出發,留給團隊在行銷上更靈活的操作空間。
除了理性數據分析:像是當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香材、各族群偏好的味道等數據。李冠霆指出香水產品最重要的還有在商品開發時,就具備的企劃包裝能力。點開SHARECO產品頁面:極晝、極夜、清醒夢、灰燼等香水品名多是看起來與味道無關的詞彙,「重點是為了勾起消費者心裡的記憶、畫面以及情感連結。」
行銷本領成公司實力內核,未來能否再複製新爆款?
從KP一開始推出的首支香氛沐浴乳產品就實現獲利,到如今兩大品牌行銷費用都控制在銷售額25%以下的水準。對照當今多數本土美妝保養品牌行銷費用至少佔掉4成營收,以及純電商快消品牌,ROAS很難超過2(每投1元廣告成本,換得2元營收)的市場環境中,光速火箭等於打破本土品牌起步註定得狂燒錢、難獲利的局面。
目前KP、SHARECO線上線下營收已占各半,而實體22家直營據點,也已打入國內多數百貨體系。展望未來,明年光速火箭要再推兩大產品線,尋覓新成長動能:分別是與星座專家唐綺陽合作開發,結合星座運勢、占星潮流的香氛品牌「撩撩」,以及進攻開架式通路的平價沐浴品牌,目前已與屈臣氏、寶雅洽談。
被問到有沒有信心能再捧紅新品牌,李冠霆認為爆款行銷其實沒什麼秘訣公式,反而像打高爾夫球這種多關節運動。「從上游設計到賣進消費者手裡,如果每個發力環節都精準運作,自然能漂亮揮桿。」
以電商行銷為核心競爭基石,操作香水品牌闖出一片天,光速火箭未來能否在香氛市場紅利消退後,持續擴張,甚至跨入其他品類操作,是後續關注關鍵。
延伸閱讀:台灣第一家香水股!「光速火箭」成立僅十年,年銷逾20萬瓶、營收衝7億元
AI也能調香水!荷蘭香水新創用AI「嗅」出新商機,打造5千億種客製配方
責任編輯:李先泰